![]()
|
班主任情绪控制的策略
作 者:徐艳丽
(昆明呈贡新区第五小学,云南 昆明 650500)
大
中
小
摘 要:情绪管理是只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对合适的对象准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绪的管理的目的不是要压抑情绪,而是在察觉情绪后,调试情绪的表达方式。心理学家认为情绪调节是个人或群体对自身情绪的认知、协调、引导、控制和驾驭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要通过一定的谋略和机制,使情绪得到疏导。这样说,情绪固然有好也有坏,但真正的关键不在于情绪自身,而是情绪的表达方式。以恰当的方式在恰当的情境表达合适的情绪,就是情绪管理方法。 关键词:班主任;情绪;控制
情绪是个体和群体对外部事物的刺激而产生的主观感受。我们没有办法监控内在的感受,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外在显现的行为来进行推断。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都在体验着不同的情绪。情绪的发展和变化是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产生的。情绪在控制着人,也在成就着人,不一样的情绪有着不一样的生活。情绪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所有大大小小的心理问题都源于情绪。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不但需要正面的情绪,还需要负面的情绪;不仅需要调节,还需要宣泄;不仅需要控制,还需要驾驭运用。我们只有发掘积极情绪和调节消极情绪,才能更好地掌握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看材料:
材料一:根据据我国史书记载,伍子胥与公子胜在过昭关时,进退两难,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结果却因极度的忧虑一夜间白了发。
材料二: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才华才华横溢,范成大誉他为"世间豪杰英雄士"。但确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气量狭小,嫉贤妒能。诸葛亮利用他的这一弱点,巧设计谋,他被气得吐血身亡,临到绝命之时仍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仰天长叹。
材料三:吴敬梓创作的《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为科举考试喜极而疯。
这就是人们的情绪,情绪过激的时候,甚至可以断送生命。所以,我们要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管理。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任何人都会生气,这没什么难的,但要能适时适所,以适当方式对适当的对象恰如其分地生气,可就难上加难。"据此而言,情绪管理是只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对合适的对象准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绪的管理的目的不是要压抑情绪,而是在察觉情绪后,调试情绪的表达方式。心理学家认为情绪调节是个人或群体对自身情绪的认知、协调、引导、控制和驾驭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通过一定的谋略和机制,使情绪得到疏导。这样说,情绪固然有好也有坏,但真正的关键不在于情绪自身,而是情绪的表达方式。以恰当的方式在恰当的情境表达合适的情绪,就是情绪管理方法。
随着阅读的书目的增加,管理经验地不断丰富,我更加意识到,班主任遇到学生违纪、犯错问题时,要沉着冷静,妥善处理,才能发挥真正的教育力量。我们要铭记我们的身份是一个教育者,克制比发泄更有利于我们工作的开展,从而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那么,当班主任面对自己的学生十分暴躁时,该如何控制管理好自己情绪呢?
一、把尊重给予学生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里都期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是只有你先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天底下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相同的叶子,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人,但所有的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只有关心人的自尊,才能让学生通过不断地学习而受到教育。我认为,要善于赏识他人,接受他人,不能够讥笑他人的缺点。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对待别人不如自己的方面,要能包容,也容许他人有比自己出彩的地方。
例如,我们班有一个男孩在学习方面比起其他的孩子要弱一些,特别是在语言表达方面,但是他也有他的优点,就是在课堂上表现得特别积极,每一次不管我提什么问题,他都把小手高高地举起,我也从不打击他的积极性,经常让他起来回答问题。可是他一起来就比较容易紧张,更是半天话都说不清楚,要么就是说不出来。像这样的时候,我从不催促他,而是让全班同学耐心的等待,认真地倾听他的回答,说得好实施后给予表扬的掌声,讲的不完善的时候,其他的同学做补充。久而久之,他的自信心越来越强了,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有一天,他到办公室找我,我那时正跟另一个老师在谈着事情,他也没打扰我们,而是站在一旁默默的等待,等我们说完了,他才走到我的跟前说:"老师,您有空吗?可不可以帮我兑换一下心愿卡?"你看,这是一个多么会尊重人的孩子呀!
二、有效地解决问题
有一天,数学老师来找我,他跟我说我们班上的小杨同学课堂上经常不听课,老师提问题也不知道,做练习了连老师让他做哪里都找不到。根据数学老师反映的情况,我向他的家长了解的:小杨从小就是在家里的爷爷、奶奶、外公和外婆溺爱中长大,没有任何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概念,整天做什么都是很随意,不用心。平时我还发现他胆量特别的小,和老师交流从不说话,总是点头和摇头,但他很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我让他当我们班的 "墙饰员",专门负责班级文化墙,如果文化墙上有损毁的地方他就负责粘贴好。自从他当了"墙饰员"后,我发现他每一节课下课都要去看看文化墙有没有哪里损坏了,哪里翘起来就认真地粘贴,比其他的班委都认真负责。他慢慢地也好学起来。
我在处理这个事件时,避免了批评和指责,而是激发了他的责任心。如果我直接批评他一场,就不能达到我预期的教育效果了。
三、要有宽广的胸襟,把孩子需要的爱给他们
人在发怒的时候,就难免做到心平气和。学生的"恶劣事件"一旦产生,绝大多数的教师就会焦躁不安,情绪激动,甚至暴跳如雷,对学生进行施暴也难平息心中的怒火。班主任情绪激动时,指责、咒骂,更甚至体罚学生,轻点来说破坏了自己教育者的形象,降低了自身在学生面前树立的威信;重的话严重的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心理留下了巨大的阴影,将会影响他的一生,同时受到相关的部门严厉惩罚,离职,更有甚者接受法律的制裁。
我们要明确地知道:教师的职责是教育——传道、授业、解惑。最终教会孩子们怎么样做人,怎么样与人相处,怎样融入我们的社会中,幸福、快乐地生活。而如果我们作为教师的都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经常对学生恶语相向,甚至拳打脚踢,又让我们的学生如何对待自己身边的人呢?我们要怀着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学生,那么,他们也会报之我们满园的桃李芬芳。
有这样的一则事例:我们班来了一名英语的实习教师叫小崔,崔老师对待孩子们非常的友善,孩子们也很喜欢她,平时一下课就围着崔老师问东问西的,崔老师不厌其烦地一一回答他们。临近期末了,实习的工作接近尾声,崔老师就要走啦!同学们仍然像往常一样,我还以为他们不在乎呢,结果班上一个比较调皮的男孩走到我跟前,他羞涩的说:"老师,我舍不得崔老师走。"我问他:"为什么呢?"他说:"我很喜欢崔老师。"是啊!孩子的语言是最真实,最直白的,一句"我很喜欢崔老师不仅道出了孩子对老师的爱,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老师对孩子的爱。我相信我们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都是认真负责的,但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教育效果,就是我们还没学会静下心来,给孩子需要的爱。
四、避免误解学生
下课了,我要通知一件事情而要走到教室去,刚要走出办公室的时候,班上一个比较调皮的孩子——王晓就哭着来找我,他委屈地说:"老师,李强打我",我立刻就让其他同学把李强叫来,李强来了,我问他:"你是不是打王晓啦?"他理直气壮地说:"是的。"李强从开学到现在一直都是一个积极上进爱学习的孩子,从没看见过他去打谁,今天打了人,还那么的没意识到自己错了,我听到他的回答后,非常的生气,大声地质问他:"你为什么打他?难道老师没有教过你不能打小朋友吗?要和班上的同学友好相处,你看看你现在是怎么做的?"李强听了我的质问,委屈地哭了,他一边用手抹着眼泪一遍哭着说:"我不想让他吃小棒嘛!"原来事情的真相是:王晓把学具盒里的小棒放在嘴里嚼,被李强看到了, 李强知道用嘴巴嚼小棒对身体不好,就去制止王晓,结果王晓不听,李强就去抢嘴里王晓的小棒,两个人就打了起来。
我在没有调查清除事情的来龙去脉的情况下冤枉了一个做好事的学生!这都是不加思量导致的错误,只有保持冷静的头脑,平稳的情绪,正确的认知,才能跟学生平等的交流,才能做办事到公平、公正!
我们常说冲动是魔鬼,人在冲动的时候怎么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做出正确的判断,有效地解决问题呢?下面有几个方法可以给供大家参考。
1、阿Q精神胜利法
当我们产生暴怒的情绪,焦躁不安,又难以控制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阿Q精神胜利法来暂时的缓冲一下,默默地告诉自己还不是最糟的时候,事情可能出现转机,也许有人会帮我一起处理。通过这样的良性暗示和启迪,缓解自己不安的情绪,最终平静下来在认真地处理。
2、倾诉法
倾诉就是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毫不保留的告知他人。生活中难免会有心情不佳的时候,在这样的时候,我们的好朋友、同事、家人就发挥作用了,你把你的不快向他们倾诉,在倾诉的过程中,你的情绪得到了慢慢的平复,同时他们会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由此可见,倾诉可以做到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3、运动法
运动不仅可以强健我们的体魄,同时也是是一种很好的宣泄方式,伤心时,痛苦时,压抑时,你就奔跑吧!出一身汗,不快一消而过。
4、注意力转移法
5、往正面想
6、将情绪告知他人,减少冲突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是学生的楷模,班主任要有宽广的胸襟,也要有一颗博爱的心,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用你的热情积极地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让学生也感受到你的热情,激发学生,培养出健康向上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情绪心理学》 陈少华著 暨南大学出版社
[2] 《情绪管理》 曾仕强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3]《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美]汤姆oGo吉诺特著 冯杨译 海南出版社
[4]《班主任愤怒情绪的控制》《溧水教育》2007年第01期
作者简介
徐艳丽 女 汉族 1978年8月出生,大学本科毕业,小学一教教师,1998年8月参加工作,现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已2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