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人文精神培养的高中政治教学对策探析
作 者:谷化英
(濉溪县第二中学,安徽 淮北 23510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已经成为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目的。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内容不仅是重要的教学内容,还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关注人文精神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传递,积极创新政治教学内容和方式,才能实现政治学科的精神指导作用。 关键词:人文精神;政治;高中;思想
前言
政治学科教学,具有塑造人社会行为的作用。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今天,政治教师要认识到学科特殊性,认识到政治教学在学生人文精神水平提高方面的作用。利用高中政治教学内容,开发其人文内涵,转变教学思想和手段,促进当代学生人文精神内涵的丰富水平的提高。
一、重视教师成长,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渗透人文精神,需要教师关注个人精神面貌的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榜样。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需要教师具有正确的三观。高中政治教师的任务,不仅是给学生讲解学科内容,让学生了解政治知识体系和考试题型,更要引导学生感受政治学习内容中的人文内涵。要促进人文教育的实施,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
首先,教师要端正个人思想,提高个人人文修养水平。人文教育的要求是无形的,更是高水平的。教师的主体思想端正,才能让自己的言行值得学生模仿和学习。教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是践行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举措。
其次,教师要关注个人教学理念的转变,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核心地位。尊重学生的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在师生关系得以平等化和谐化的前提下,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更多的主动性,才能促进课堂内容的有效传递以及学生对政治教学内容中人文精神内涵的接受。
另外,教师要关注个人思想的开放。在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位高中学生的个人思想观念都有所不同。教师要根据当前的社会形势,接受学生之间的思想差异。在政治课堂中,利用相关政治知识的讲解,将社会公认的正确的道德素养、思想观念和人生态度传递给学生。在强大人文素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实施具有人文教育价值的政治教学工作。做一位仪表端庄,业务精良和文明修养,表里如一的教师,才能促进高中政治教学人文精神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利用体验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体验教学,能够促进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的创新化,也能让学生有全新的政治学习体验。在长期的教育环境中,人文精神教育没有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素质教育的实施以及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让社会各行各业对当代人才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日常行为有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也正是端正全民思想和行为的表现。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过程中,教师要借助课堂教学手段的调节,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融入到对应的情境事件中。体会不同的思想和不同的行为带来的不同结果,提高学生对政治人文精神内涵、思想观念感受力。
在利用体验教学法组织教学时,教师要对高中学生现有的人文精神素养进行有效定位。结合学生现在的文化思想接受能力,选择合理的情境组织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体会正确的人生态度和道德观念,感受人文内涵,才能推动教学过程的形象化和学生个人收获的真实化。
像在讲解"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了解跨国公司的产生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能够正确对待国际竞争与合作,了解对外开放以及相关的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合作。深入体会"引进来"和"走出去"这样的经济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合理竞争与合作有效开放带来的益处和挑战,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给学生播放经济开放与经济全球化的解析类视频。让学生跟随纪录片一样的视频资源,去体会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社会大众生活的日常影响。小到身边的一件小商品,大到出行工具、战略武器的发明与制作。引导学生在认可经济发展策略的过程中,建立开放理念,能够学习其他先进的思想,模仿先进的行为,应对与之而来的挑战。
三、加强课堂讨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高中政治知识包含范围较广,在引导学生体会人文精神内涵,提高个人思想道德水平的过程中。教师要将互动作为课堂的重要环节,引导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交换思想,取他人之精华,其个人之糟粕。互动,能够活跃课堂氛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也能让学生将内心的想法分享给同伴,更容易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与端正。在无形的交流过程中,解决政治学科学习问题和思想偏离问题。
像在讲解"个人收入的分配"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实际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含义。能够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制度。教师可以给学生引入社会热点话题或常见的生活实例。让学生结合所学习的内容,共同分析案例中所包含的政治原理。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不同职业员工的不同月工资。让学生相互讨论,说一说不同的职位对应不同的工资相关资料说明了什么,并尝试分析他们的收入属于何种分配方式。此活动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互动分享自己的想法,能够在交流中传递出学生对收入的看法,以及收入分配方式合理性的评价。借助互动,端正学生对收入分配的态度,引导学生认知多付出才能有更多回报,有助于学生个人观念的端正。借助一切主题,抓住一切机会促进人文精神理念的传递,才能让政治学科具有思想性、文化性、开放性与引导性,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接受人生思想力量,更好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政治课堂,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阵地,更是促进学生道德水平全面提高的重要实践。利用教学观念的改革和教学行为的创新,在不断提升个人业务水平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接触更多的正能量与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目的和政治学科教育改革目的。
参考文献
[1]刘钢.高中政治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探讨[J].考试周刊,2018,(95):143.
[2]罗小欢.高中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对策[J].中外交流,2018,(37):170-171.
[3]陈爽.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人文之友,2019,(1):157.
[4]吕其果.高中政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情感读本,2019,(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