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互联网下家校共育促进幼儿良好行为 习惯的养成策略初探
作 者:朱晓丽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莲池幼儿园,安徽 阜阳 236000)
大
中
小
摘 要:幼儿教育属于启蒙性教育,现阶段儿童正属于身心成长的黄金时期,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共同呵护、共同教育,为幼儿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对于幼儿的教育应该遵循科学要求,从兴趣、性格等方向出发,挖掘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的重要性因子。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幼儿教育提倡家校共育,为幼儿提供家庭校园两个教育环境,共同承担幼儿的身心发展。这里就以互联网下家校共育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策略初探做研究分析,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其健康、快乐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家校共育;良好行为习惯
引言
幼儿习惯的养成与幼儿生存环境有着重要联系,因此在幼儿发展中,家庭因素与校园因素将成为幼儿性格养成的关键。很多幼儿从小就养成不良习性,如乱吞东西、护食、不随心便大哭大闹的行为,这些都与家庭教育有关。有些父母行为举止不正确,很有可能成为幼儿临摹的对象,久而久之导致幼儿养成不良习惯。因此当前幼儿教育越来越关注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针对这一问题,当前在幼儿教育中便提出了家校共育思想,让幼儿在家庭、校园两个地方都可以受到良好教育,为幼儿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其发展,下面就做具体研究。
一、 家校共育的意义研究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会伴随其很长一段时间,对其一生都将带来深远影响,因此家庭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幼儿园则是幼儿踏入社会,认知世界的第一个门槛,两者在幼儿的教育中都将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缺一不可。因此幼儿在早期教育中,需要校园与家庭共同教育,给幼儿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其健康发展。就相关调查发现,良好的幼儿教育对幼儿未来的发展有些重要意义,在幼儿时期,幼儿有诸多表现优势,这些就包括了巨大的感染性、天然的早期化、强烈的针对、间接的传递性等。如果在幼儿教育中突出这些优点,家庭与校园共同对幼儿进行教育,必将激活幼儿这些天赋,帮助其更好的发展,并在其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互联网下家校共育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策略
(一)构建良好的家园教育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也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现在大部分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养成了娇生惯养的习惯,而这不利于幼儿未来的身心发育。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应该注重思想、行为引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在家庭教育中,幼儿属于家庭核心成员,将受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宠爱,因此在家庭教育中,需要避免溺爱,对幼儿采取行为引导教育。如养成吃饭洗手、爱干净,爱整理、讲礼貌、学会分享等习惯,这些都需要家庭成员的教育。除了在行为习惯上进行教育,家庭成员还应该对幼儿的思想发育做启蒙性教育。如教会幼儿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友善与小朋友打招呼、让幼儿学会独立、自主思考,能够为他人考虑的思想。这些都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幼儿身心发育还不完善,很多时候需要家长的引导,配合着校园教育共同对幼儿进行培养。幼儿的家庭教育注重启发、关心、关注、鼓励以及奖励,这样才可以让幼儿建立信心,让幼儿坚定自我思想,帮助其更好的发展。
(二)构建互联家校共育机制
校园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场所,在校园环境,幼儿将接触更多的伙伴,对周围环境也将有一个更深的了解,是幼儿走向独立思考、独立成长的关键一步。因此幼儿教育将是幼儿发展的垫脚石,这段时期幼儿不管是行为习惯、思想都将发生很多变化,幼儿将变得更加活泼、开朗,逐步稳固思想行为,成为以后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应该构建良好的家校共育机制,对幼儿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幼儿在学校接受启蒙教育,教师以鼓励、关心引导幼儿成长,而在家庭环境,教师将与幼儿家长建立良好联系,了解幼儿在家庭状况,并为幼儿家庭教育提供良好支持。为了更好的开展家校共育工作,教师可以与幼儿家长建立幼儿家园工育群。借助信息化平台,如微信群,或者幼儿辅导平台等,与幼儿家长保持联系沟通,对幼儿进行全方位指导教育。同样幼儿家长在家也可以了解幼儿在校表现,为幼儿家庭教育提供重要指导意见,更好的对幼儿进行教育,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分享与传播幼教经验,让家长更主动的参与幼儿教育
互联家校共育机制的建立,将更注重幼儿经验的分享与评价。教师将会记录幼儿在校园的生活点滴与学习状况,并配合家长要求对幼儿进行科学化管理,在整个管理过程中,教师需要记录每一个幼儿的发展状况,如通过拍照、记笔记等形式记录幼儿的各个成长轨迹,并将这些幼儿成长瞬间与家长分享,让每个家长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同时由于建立了家校共育平台,教师也会定期的传授育儿经验,并告知家长幼儿身心成长需要注重的细节。如一些幼儿有不良的习惯,教师可以给家长分享一些教育理念,如通过奖励与惩罚的方式纠正幼儿不良习惯,或者通过语言行动等形式为幼儿灌输正确的观念,让幼儿能够理解某些行为是不对的,帮助幼儿家长更好的教育幼儿,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四)基于网络科技开展家指导教育工作
家校共育中,家庭与学校都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在幼儿家庭中,教师可以指导家长进行幼儿教育,其中要做到这几点:首先是努力为幼儿营造一种和谐、民主、愉快的家庭氛围;其次是创建优美家庭环境,平时家园要注重整洁,一些不利于儿童的物品要收好;最后是树立榜样模范,如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说话方式都应该规范。在幼儿教育中,应该注重循序渐进、切勿乱发脾、打骂幼儿,这行为都要尽力避免,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活、教育环境,帮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结束语
家庭与校园是幼儿身心发育成长的两个重要场合,而父母与老师则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引路人,因此在幼儿教育中,两者应该深入合作,借助信息化工具建立良好交流,在家庭与校园对幼儿进行共同教育,从而帮助幼儿完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志秀.家校携手共塑学生美好心灵[J].名师在线,2019(32):89-90.
[2]康丽颖.家校共育:相同的责任与一致的行动[J].中国教育学刊,2019(11):45-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