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高中地理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

高中地理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

作 者:李嘉菁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中学 226300)

 摘   要:生活化教学是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学内容实现生活化就能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印象,实现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的教学目标,有效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师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法来开展高中地理实践教学,在增强学生对生活认知的同时,也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地理;策略;探析
引言
高中地理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自然学科。可是一些学生因没有找到地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契合点,没有看到地理知识的用处,也就对地理这门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地理知识的应用意义,科学地、正确地认知地理知识。而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展开生活化的教学,将实际生活融入地理课堂中,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得到激发,进而认识到学习地理知识的意义。
一、传统地理课堂教学现状
地理这门学科在高考中所占据的分数比例较小,学校没有足够重视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在课程安排上也就进行了相应的缩减。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教师和学生从思想上就会对地理学习有所忽视,再加上地理是属于糅杂了文理知识的一门学科,具有显著的综合性和理论性,学生在学习时也就会感到吃力,进而产生了畏难情绪,也就影响了地理知识的学习效果。地理被划分到文科科目里面,这会导致学生沿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去学习地理知识,可是地理学科中还有一些知识需要进行推理和计算,这些知识点是无法依靠死记硬背去掌握的。此外,教师没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看懂图册、记忆知识点这样的表面之上,没有对知识点进行内化,面对考试中的一些题目就会显得束手无措。教师在思想上没能认识到地理具有很强综合性的这一本质,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采取默许的态度,这无疑是会限制学生思维能力和变通能力的发展。针对这一系列的现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应用生活化教学手段,能够使这些问题得到一定的改善,实现"轻松教",学生也就能实现"轻松学"。
二、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在这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社会中,单纯掌握知识的这一类型人才已逐渐被时代所淘汰,当下是需要能够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综合型人才。地理的生活化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地理因其学科性质使得自身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地理知识能够促进学生掌握各个方面的知识,逐渐发展成综合型的人才。传统的教学方式机械呆板,降低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而且传统的教学方式脱离了生活实际,学生仅仅掌握了理论知识,却没能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地理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习环境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因素之一,传统的教学方式所营造的课堂环境是死气沉沉的,学生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而在生活化教学方式之下营造出的教学环境是轻松的、愉快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生处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进行学习,能够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就能促进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了解,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及时调整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学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因此在教学中无论采取哪一种教学方式,都不能偏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诚然,生活化教学方式也不例外。每个人都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在特定的人文背景之下展开各种各样的人类活动,这必然会促使我们从不同的途径去了解地理知识,而高中的地理知识大都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教师可以将周边的生活现象和环境等现实素材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呈现的理论知识去探究生活现象形成和发展的地理原因,实现地理课堂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结合。教师还可以进行"反向"引导,引领学生将所学的地理理论知识带入到实际生活中,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和知识储备量去理解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并深层次地去探索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地理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积极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教师除了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还要注意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所学的知识有真正的落脚点。首先,教师需要转换课堂的主题位置,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之上去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充分结合"教"与"学",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传统的教学方法只重在"教",而没有体现出学生的"学",且传统的作业布置也停留在理论层面,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在题海中"遨游"。例如,在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期观察天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记录这一周的天气变化,根据学生的记录,教师在引导学生联系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行讨论,探究这一周的不同天气是受到那些因素的影响,从而切实掌握低气压系统、高气压系统、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不仅扩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结语
总言之,将生活化教学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教学增添趣味,并且让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收获生活经验。教师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挖掘生活中隐藏的地理知识,探寻地理教材中隐含的生活实际,找寻地理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联结点,有效地将生活元素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全面提升学生地理素养。
参考文献
[1]吕志忠.基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生活化教学案例探析[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02).
[2]蔡璐.地理生活化教学资源开发路径探析[J].成才之路,2019(02).
[3]麻瑞莹.基于生活化情境教育的地理教学设计模式构建[J].地理教学,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