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小衔接数学活动的开展探究
作 者:杨 婧
(昆明市第三幼儿园 650000)
大
中
小
摘 要:数学课程游戏化在如今的幼儿教学中得到了大量应用,其对幼儿早期的数学思维形成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是对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小衔接数学活动的开展探究,以希望推动幼小衔接数学活动的不断发展,助力于幼儿数学思维的早期形成,从而促进其之后的数学学习。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小衔接;数学活动
前言
从整体上看,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概括和知识性的学科,因此,在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小衔接中,需要以培养幼儿数学学习兴趣为主[1]。通常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由于幼儿难以实现注意力的有效集中,从而给授课幼师带来极大的授课难度。而结合幼儿园整体教育发现,游戏存在于幼儿园诸多活动中,因此,将游戏融入幼小数学衔接教育中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一、课程游戏化
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之一,能够使幼儿全情投入其中,不受外界干扰[2]。因此,在幼儿教育中,进行相应课程游戏化的改造,不仅能够降低课程的乏味度,还能在幼儿参与相关课程游戏活动中,提升对该课程学习兴趣。同样,将课程与游戏结合,还能对传统幼儿游戏进行改造,使游戏具有充分的教育意义,从而使幼儿能够以一个愉悦的心情完成玩和学,以实现对其的启蒙教育[3]。因此,对课程进行游戏化的改造,有利于对幼儿教育空间的拓展,在对幼儿教育的形式、方法等上进行丰富,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课程游戏化在幼小衔接数学活动中的意义
在幼儿数学教学中,将数学课程与游戏结合,形成多样的数学游戏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幼儿对数学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4]。同样,做好课程游戏化对幼小数学衔接教育也有着重要意义。幼小数学衔接教育相对于幼儿数学教育来说,除了培养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还更加注重对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启蒙培养。并且在幼儿数学教育中,不同于其他年级的学生,老师还需要通过大量针对性的游戏引导,以使幼儿对数学学习兴趣盎然[5]。因此,在幼小数学衔接教育中,做好课程游戏化改造,有利于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以便于其在玩乐中形成早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使其在面对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时,有一定的兴趣基础和思维基础。
三、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小衔接数学活动的开展策略
在对幼小数学衔接教育的课程游戏化改造上,需要从做好数学课程游戏活动的创设、开展和评价三个方面入手,以使课程游戏化的改造始终与幼小数学衔接教育理念相吻合,从而助力于幼儿数学兴趣和早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做好数学课程游戏活动的创设
在对数学课程的游戏化创设上,需要根据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游戏情境的创设,并制作相应的游戏道具。在游戏情境的创设上,幼儿老师需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幼儿具体情况,进行相应情境的创设。例如在1~10的数数上,可以设置一个老虎、狮子、大熊猫等的动物形象分组活动,让幼儿自行选择站队,然后让幼儿以自己站位作为起始点,让其向前向后数数,指导数到10为止,并让幼儿说出前后两个10上的动物为什么,以此在游戏中锻炼幼儿数数的能力。并且在游戏道具制作上,幼儿老师同样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幼儿此年龄阶段的特征,进行道具可爱化、形象化的制作,并且还可以让幼儿一起制作。例如在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的认识和区分上,幼儿老师可以通过道具使幼儿加深印象,并在有一定印象后,幼儿老师可以开设制作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让幼儿在亲手制作中加深认识。
(二)做好数学课程游戏活动的开展
在对数学课程的游戏化开展上,幼儿老师需要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游戏方式的选择和有效结合,以保证数学课程游戏活动的新鲜感十足,从而能够使活动始终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实现对其的有效教育。例如在在对幼儿进行10以内加减教育上,幼儿老师通过设置小动物换水果的游戏活动,将单纯的数字符号进行转换,并赋予幼儿角色扮演的权利,让"小猴子"去跟"小象"换香蕉,让"大熊猫"跟"小熊猫"换苹果等,以此来激发幼儿扮演角色的兴趣和交换水果的兴趣,并从中获取相关数学知识和运用相关数学理论和思维,以此不断培养学生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
(三)做好数学课程游戏活动的评价
在对数学课程的游戏化评价上,幼儿老师需要根据相应的数学游戏化教学内容和结果进行相应的教学评价,并在评价中找出需要改进和值得保留的地方,以此,不断推进数学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发展,使其更加与幼儿数学学习相匹配,更能推进幼小数学衔接的发展。并且,在完成一堂数学游戏化教学课后,幼儿老师还可以添加辅助游戏以检验幼儿的学习情况,从而完成相关教学的评价。例如幼儿老师设置海洋动物世界的游戏主题,并划分出东南西北四海界限,幼儿被随机分在四海内并被告知,如若要想离开所在海域,就需要找到对应海域相对应的海洋动物,进行两两加减比赛,不管哪一方获胜都可以为其所处海域赢得零食,海域内可进行分食,如此还自动完成评价。
四、结束语
总之,为了做好幼小数学衔接教育,幼儿老师在游戏教育中,需要充分发掘一切有利于提升幼儿数学学习的教学资源,并将相关教学内容与游戏相匹配,让幼儿在游戏教学中能够充分玩和充分学,从而不断提升幼儿的学习效率。并且将数学教学活动与游戏相结合,更有利于幼儿获取在认知上得到满足和成就,从而使幼儿在情感上认同数学。因此,在幼小数学衔接教育上,需要做好课程游戏化的改造,使幼儿在快乐中实现对数学兴趣和早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林倩,郑勇军.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培养[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9,34(04):132-136.
[2]陈莉.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研究[J].才智,2019(20):74.
[3]王瑞.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优化策略[J].学周刊,2019(10):171.
[4]禹莉沁.对课程游戏化项目的认知与思考[J].华夏教师,2018(30):8-9.
[5]尹默.游戏活动:基于幼小衔接与儿童立场[J].小学教学研究,2018(23):4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