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游戏 ——让小学数学课堂活力生长

游戏 ——让小学数学课堂活力生长

作 者:王 琪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朝晖实验学校 315040)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推进,越来越多新颖的教学方法如同雨后春笋般涌进课堂,在众多教学方法中,本人最推崇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最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将知识融于游戏之中,更容易被学生接受。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游戏活动,能够快速激活课堂,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本人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借助游戏,让小学生数学课堂活力生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游戏
前言
将游戏巧妙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能够实现"玩中学 学中乐",是寓教于乐的最直接体现。与其让学生枯燥地记忆、反复地训练,不如机智地将知识融入到游戏活动之中,让学生以一种自由、轻松、愉悦地状态去认识数学规律、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真正在游戏中学有所思、有所想。这种教学方式真正是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有效策略,更是真正让传统的"死寂沉沉"的课堂"活力四射"的有力举措。
一、课前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古至今,从幼年到成年,游戏都是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调味品",更何况课堂教学了。对于小学生而言,单纯的讲授知识是非常枯燥的,"日久天长"的枯燥教学只会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故此,我们常以趣味化的游戏活动辅助传统教学模式,其最直观的价值在于激活课堂氛围,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
以"倍的认识"这一节内容教学为例,"倍数"这一概念对于小学生而言是非常抽象的,理解起来不仅难度大,也不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前我们就可以采用游戏导入法。
师谈话引入游戏:上课前,老师和同学们先一起玩一个小游戏:我拍,你听!(师连续拍2下)老师是怎么拍的?
生。拍了一个2下(或两下两下地拍)
游戏一:(师拍3个2下)现在老师是怎么拍的?思考,如果用算式可以怎样表示?
游戏二:师生一起拍2个4下。
师:同学们真棒,听着同学们欢快的拍手声,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可爱的小动物(出示教材主题图),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它要告诉我们什么吧!
借助游戏导入新课,让学生快速地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为构建和谐、自由、民主地课堂氛围助力,能够快速地活跃课堂氛围,瞬间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带着求知的欲望走进课堂,步入下一阶段内容的探索之中。
二、课堂游戏体验,促进学生合作探究
游戏除了可以应用于课前导入环节,同样可以作用于课中知识探究之中。通过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知识,提高学生课堂专注力,促进学生对于新知识的主动探究,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针对此,笔者的建议是多开展具有竞争性的游戏,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自主探索。例如教学"找规律"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动手操作,加强学生的感知,我们可以开展如下游戏活动:
首先出示教材中的例题"做一做":☆★○●    ●☆★○   ○●☆★        ;其次提出要求:让学生按照规律摆出第四组图,拿出卡片摆一摆。接着启发学生思考两道题图形排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启发学生用找规律的方法来找它的规律?并且小组内互相交流,摆一摆,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探索出答案。
再比如在"概率"相关内容教学中,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创建合理的数学游戏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以小组为单位,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先让每组学生通过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来竞争出两名小组代表,然后每组两位小组代表一起背靠背夹气球。接着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测一、二、三、四小组获胜的概率有多大,并认为哪个小组最终能获胜,说一说原因?
小学生求胜心切,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基于小学生这一身心发展规律,我们设计诸如以上带有竞争性的游戏,既能够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唤醒学生的竞争意识、求胜意识,团结意识,从而让学生在真实的游戏情境中开展高效率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并且真正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不断思考和探索。
三、课尾游戏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课尾应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一节课结束前的总结和升华。往往一个好的结尾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提炼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针对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以游戏的形式开展趣味练习,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练习题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及快感。例如"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内容教学中,笔者就进行了如下尝试:
首先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设计了一个"小红帽与大灰狼"的趣味游戏。其次给学生讲清楚游戏规则:大灰狼要吃小红帽,小红帽想办法团结起来对付大灰狼,老师请9个同学上台扮演"小红帽",老师扮演大灰狼,其余学生扮演"编剧"说:"灰狼灰狼几点了?"老师说:"2点了。"那么9个同学中就2人一组抱成团,请其余学生根据同学们的表演出示正确除法算式:9÷2=4(组)……1(人)。通过不断变换"小红帽"的人数,让学生列出不同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借助此类游戏,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达方式,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概念知识的理解。将传统枯燥的课堂习题训练转变为游戏活动,强化学生学习体验,让学生真正在有趣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应用方法、解决问题。 
结束语
"唤醒学生最好的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游戏是课程改革的趋势所向,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有力措施,更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需求。作为新时代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合理引入游戏,正确实施游戏,巧借游戏之吸引力,让学生感受数学之魅力,以生动有趣的游戏激活课堂氛围,点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活力不断生长的趣味学习"天堂"。
参考文献
[1]欧容成.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J].亚太教育,2016(9):19 
[2]郑西林.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43):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