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试论如何进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

试论如何进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

作 者:黄先芬 (贵州省威宁县二塘镇艾家坪小学 553103)

班级管理,简单地说是指班主任对全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劳动、生活等各项工作的管理。它是学校内部的基层管理,是贯彻学校工作计划,落实学校管理活动的主要手段和方式,对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实施和开展有着直接的影响。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参与者,就必须要搞好班级管理,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贯彻和落实。那么,如何搞好班级管理呢?本人认为,至少应做好以下四方面:
一、树立良好的班风,增强班级凝聚力。
身为班主任,抓好班风建设,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优良的班风,是班集体的生命线。一个班集体,是否优秀,最主要的是看它在班风上的表现。好的班风能够激励人,可以改造人。
我们班主任所要面对的是一个成绩有好有差,能力有高有低,性格有急有慢,兴趣和爱好等都又着千差万别的学生,如果每个人都我行我素,各行其是,班集体岂不成了一盘散沙?因此只有让所有的学生心往一处想,汗往一处流,劲往一处使,有着很强的凝聚力,班主任工作才能得心应手。因此良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良好班集体建设的第一步。在此方面可以给班级及时的、递进的提出一些鲜明、生动、富有感召力的共同的奋斗目标,如争取本周没有迟到的或没有欠交作业的同学,或争取夺得第一期流动红旗等等,在提出一个目标的同时强调每位同学的重要性,一个同学的好永远不能代表一个集体的进步。当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这一目标时,要不失时机地进行鼓励,并让同学们了解这份成功中有着自己的一份功劳,让他们为自己小小的成功感到自豪,以此树立起同学们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只是有了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不够的。遵规守纪的自觉性是良好班集体建设的第二步。在这一方面我主张“先专政后民主”,一个班级必须要有铁的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凡是违反纪律的学生一定要对他的行为负责,而且班主任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一旦有一次你没有遵守你自己的原则,那么你将变成一个没有原则的人。在你处理违纪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少数学生对于处理不满意,而我的原则就是平等、公正、及时、先讲校纪班规,再谈客观原因。另外在教育学生守纪方面,我并不只是靠学习规范守则,那样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有时候一些看似无形的习惯,在学生良好行为意识培养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习惯培养很重要??学生入学后,这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习惯、学习习惯、遵纪守法习惯、劳动习惯和卫生习惯。因为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学习进步的起点,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保障,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条件。因此,班主任要明确要求,严格训练,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桌凳的摆放要横竖对齐,清洁工具的摆放要整齐有序,学生每节课前准备活动,班级公物不可以随意动,对于黑板报,我提出的要求是从出完的那一天起到下一期板报前,上面的一字一画都要完好如初等等。
二、以强化常规训练带动教育教学工作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因此,要扎实有效地加强一个学生的常规训练。 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以及路队常规等等诸多方面。训练可以通过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或全面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三、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管理积极性
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再用过去管、卡、压的方法是行不通了。因此,班级要进行民主化管理,班主任要尊重、相信学生,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予他们一定的主动权,让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用自己的思想和集体的力量来开展班级工作,通过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达到自强、自主的目的。当然,小学儿童缺乏社会经验,独立、自理能力弱,教师必须加强教育引导,增强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他们明确道德准则,培养自理、自主能力,使班主任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相结合,充分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在此,班主任要通过民主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学生班干部来促进班级的自主管理,班干部对集体有着“以点带面”,“以面带面”的作用。因此,民主选举中,班主任要加强引导,当选的班干部必须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一旦选定,班主任要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鼓励其大胆工作,在指导其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求他们做到以身作则,为班级、同学树立带头模范,同时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级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从而促进班级的自主管理。
四、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训练
对学生的能力训练,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小学生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贪玩又缺少自我控制的能力,所以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以及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都要严抓学生能力的培养。班主任要明确班级的行为规范,并精练的讲给学生听,在日常的各种训练活动中,也要培养学生的严谨的态度。对于大多数的日常工作,要经常督促小学生应该做怎么,怎么做。虽然有些小事看起来无关紧要,但是仍然要用严谨的态度去处理,把工作落到实处,这样不仅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使班级的各项管理更加规范。由于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所以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都会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项经常而又长期的工作,有其复杂性,多变性和艰巨性,但只要我们在管理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做到把教师率先垂范,培养学生责任感;严慈并济,贯彻班级规范;尊重学生,培养自主管理,搞好文化建设,活动代管理四方面的工作做“细”做“实”,那么,对一个班级的管理就有了实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