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之关键词句的理解与运用

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之关键词句的理解与运用

作 者:周应斌 (海南省东方市新龙中心学校 572600)

 摘   要:多个词语构成一句话,多句话构成一个段落,多个段落组成一篇文章,关键词是构成文章的最小单位,理解一篇文章往往可以从关键词句入手。而抓好、抓稳、抓对关键词句往往能够帮助学生更精准地解读一篇文章的中心、主要内容、人物形象、思想情感。可以说关键词句就是文章的"眼睛",是学生走进文本的重要"窗口"。本文笔者以小学高年级语文为例,探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关键词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关键词句
引言
关键词句在一篇文章中的作用可以用"牵一发动全身"来形容。当学生能够理解关键词句时,自然也就能够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但是一篇文章的关键词句非常多,具体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抓住、抓准才是关键。正所谓"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我们语文教师要做的是教会学生方法,而不是灌输知识,让学生懂得方法后自主学习,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内阅读能力,也能为拓宽学生课外阅读奠定基础。
一、启发式教学,抓关键词理解文章主旨 
每一篇文章都有其写作规律,大部分文章作者都会通过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思想情感,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文章的主旨,也就是中心句。中心句乃是一篇文章的关键句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指导学生抓出文章的中心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以《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为例,这篇文章主要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需要我们引导学生感受父爱的力量,从抓住文章对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刻画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而整篇文章的中心句就是文末的一句话,其中最为关键的词句就是"了不起",为了让学生理解和运用这类关键词,以"从哪些内容能让我们感受到这对父子的了不起?"为线索,启发式地引导了学生进行如下探讨:
首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文中自己感受到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父亲的句子。(他挖了8小时...到处都是血迹。)
然后启发学生大胆地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感受,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父亲的了不起?启发学生从时间的变化来感受父亲的疲累和坚持,重点引导学生感受36小时之长,让学生换一种方式来表达36小时(他挖了一天一夜)。
接着提出问题:正常人不吃不喝,不停挖36个小时应该非常累了,父亲难道不累吗?他为什么不停下来休息?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感受父亲争分夺秒求出儿子的迫切心情。
然后引导学生重点品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这句话,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请多名同学有情感地朗读这句话,读出自己的感受。
最后让学生用"了不起"造句,再一次深刻地感受父亲不顾劳累,疲倦,不停地挖了38小时救出儿子的了不起的爱。
通过指导学生反复品读、感悟,让学生从时间上读出父亲的劳累、坚持、伟大的爱、了不起的爱,从文章的关键词句中感受整篇文章的主旨。   
二、角色演读,抓关键句品读心情 
语文教学不应该单纯地停留于文字理解上,语文教学也可以充满实践活动,充满体验和感悟。在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关键词句。通过角色演读的方式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关键词的含义、词语的细微差别,感悟人物的心理活动。例如教学《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可以采用以"读""演"为主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关键词句。
为了引导学生"感受诸葛亮的'笑'"我们可以设计如下教学活动:
本文描写诸葛亮的词句有十多处,但是只有一处在诸葛亮说话前面加了"笑"字,诸葛亮"笑着说——"首先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想一想他在笑谁?笑什么?从这一"笑"中能够看出诸葛亮当时心里在想什么?。接下来请同学先自由读,然后分角色扮演、扮读,理解诸葛亮的"笑"。最后请学生以"讽刺的笑"读,以"轻蔑的笑"读,以"胸有成竹的笑"读,通过表演,朗读的形式真正读出诸葛亮笑曹操,读出讽刺、轻蔑,也读出诸葛亮的料事如神,胸有成竹。
三、小组合作,抓关键词感悟人物品质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生兴趣特点以及语文学科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从而因地制宜地展开教学活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因此而生的。在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关键词句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
首先出示合作学习任务:读《桥》7-23自然段,找出最能够表现出老汉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小组内成员反复朗读,说说这些句子都应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修辞手法,谈谈自己的体会。
其次分别请几个小组代表出示自己小组找出的句子,谈谈感受。例如"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像一座山。"这句话采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描写了老汉的外貌和神态,把老汉比作"一座山",凸显出老汉的威严、冷静,与人们的"惊慌""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你拥我挤"形成鲜明对比,写出了老人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这座"山"更是人们获得希望的"靠山"。
......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全部找出刻画老汉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重点指导学生理解"拥护爱戴、冲、揪、吼"等词语。在关键词句的品读中感受老汉大公无私,为他人着想,深受人们喜欢,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
结束语
总言之,"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关键词句的方法还有很多,但不不管应用哪种方法,都需要学生仔细研读文章,理清文章脉络,品味文章细节,在此基础上,才能通过关键词句更加准确地理解文章主旨,把握人物形象、精神品质,思想情感。
参考文献 
[1]陈惠.小学语文多样化阅读教学——浅谈中低年级阅读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6,(8):37. 
[2]王妹.多措并举,提高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成效[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