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学校立德树人美育新模式的实践研究

学校立德树人美育新模式的实践研究

作 者:张姝婷 (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63000)

 

 
摘   要:美育工作是我国现代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认知心灵美和行为美的有效途径,是传播中华满足优良美德的一种方式。也是现代素质教育体制下,教育界对学校的要求,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要求学校更要注重美育教学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而"立德树人"为基础的美育新模式是现在学校正在积极探索的美育工作模式。
关键词:立德树人;美育工作;新模式
美育就是美感教育,通过培养人的认识美能力,创造美能力和感受美能力,是我们具备美的基本素养。而在学校的教育中,美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美育工作让学生能够形成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的形式,也让学生能够形成对美学的爱好。更能培养学生读美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养成美的习惯。而在现阶段,学校的美育工作还被应试教育工作所影响,限制了美育工作的展开,对"立德树人"美育工作的探索,正是解决美育工作的新途径。
一、学校美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应试教育影响下的美育工作
学校美育工作是培养学生鉴赏美能力的良好途径。但是,现阶段学校的美育教育还存在着问题,影响着美育工作的展开。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学校的美育教育受到了挤压被边缘化,以至于美育教育工作不能发挥应有的功效。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学校更注重学生文化课的教育,将所有的教学精力都放在学生知识教学和考试中,忽视了美育教育工作的展开。很多学校的美育教育课程只是形式上的存在,学校还存在美育课程被其他文化课占用的问题。另外,学校对美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对美育课程进行设计,导致美育课程内容不够深刻,影响了美育工作教学效率。
(二)美育教育目标被忽视
学校的美育教学课程,目的是为了通过美育教育而培养人认识美的能力,创造美能力。但是,现在学校教育中,对美育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对美育工作美育深刻的认识,也没有正确认识美育工作的良好目标,导致美育教育功利化,美育教育工作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影响了美育教育工作的落实。现在,学校的发展模式出现了一些问题,很多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争取学校荣誉,给招生创造条件,逐渐产生功利化,各个学校之间的名利竞争非常激烈,学校领导为了自身的教学业绩,忽视了教学的根本目标,为了完成学习成绩任务,任由教师篡改课程,私自补课,占有学生的业余时间。而学校为了响应教育对美育工作的要求,完成美育教学业绩,在没有教学设计的情况下开展美育工作,甚至部分学校的美育工作只是为了上级的教学检查。根本没有确立明确的美育教学目标,甚至教学目标出现偏差。
二、"立德树人"美育新模式的实践方法
美育工作,是社会主义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国家总书记习近平同志也在教育发挥上强调过,学校要重视起美育教育工作,为社会主义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所以,面对学校在美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育界展开了研究并提出了"立德树人"美育新模式的实践方法。
(一)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美育课程
建立美育教学新模式首先就要从教育课程之中入手,很多学校美育教学工作薄弱,就是因为没有合理的美育课程体系。美育工作的关键在于"育人",而"立德树人"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二者之间有关键的联系,促进了"立德树人"美育教育模式的形成。而在"立德树人"美育模式中,美育工作的课程设计也要以"学生为主体",增加品德教学内容,使美育工作和德育教育内容相结合。在美育工作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程设计,就是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性格特点,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学生的日常表现,都是课程必需考虑的因素。美育教育工作是面向全体学生,而由于家庭原因和个人原因的影响,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人文素质肯定会有不同,教师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问题,合理的设计美育课程,融入道德教育思想,以提升学生整体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美学素养为美育教学课程的新目标。
(二)改进美育教学
现在学校的美育教育工作中,学校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挤压而出现边缘化问题,美育教育工作开展力度不够。在"立德树人"美育教育模式下,要求学校重视起美育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美育教育工作。首先,学校要改进美育教学工作,就要加强美育教学的力度。展开美育教学工作,不仅可以从美育教学课程中入手。学校的很多课程中都可以融入美育教育。学校要加强各个学科教师对美育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让教师对美育工作更加了解,从而将美育教育工作与自身教学科目相互联系。例如,语文教学中,就可以很好的融入美育教学。语文教学课程中包含着传统文化的教学,这正是美育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将语文教学中涉及到的传统文化知识点,与美育教学思想相互结合,促进美育教育工作在教学实践中良好展开。另外,改进美育教学,学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校园文化,学校是文化和道德传播的重要场所,是学生"立德"和"知美"的关键。"立德树人"美育工作模式,要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教师在美育教育课程中,可以将本校的名人轶事,发展历史和经典实例讲述给学生,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校园文化的魅力,在校园文化的教育中达到"立德"和"知美"的目的。
(三)结合社会资源美育教学
美育教育工作,不仅是一项有助于学生,有助于学校的工作,更是一项有助于社会的工作,经过美育教育的学生,最终也要走向社会,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也就是说,美育教育要社会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立德树人" 模式要求将社会的美育资源引入到学校美育教育中,实现学校资源和社会美育资源相互结合,提高学校美育教育水平。例如,很多学校引入了像"娄师白绘画学校"、"鲁迅立人研究机构"等美育教学机构,帮助学校提升美育教学水平。
结束语
学校的美育教育工作,能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提升,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而"立德树人"美育模式还在进行探索,希望本文能对学校"立德树人"美育模式的实践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朱建民. 探索"立德树人"美育新模式[J]. 辅导员, 2016(3).
[2]付胜利, 张勃.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美育课程的理念革新与实践[J]. 教育与职业(15):99-102.
[3]施艺.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美育课程的理念革新与实践[J]. 包装世界, 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