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生思维发展理念下的初中物理作业设计建议
作 者:黄立平
(上海市嘉定区黄渡中学 201804)
大
中
小
摘 要:作业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一个重要平台,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更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从教学基本常规——作业环节入手,关注和研究作业问题,是研究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是我们研究学习实效性的一个视角。本文就以一名一线教师的视角,探讨如何优化初中物理作业模式,以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作业设计;教学质量
前言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是"教书育人"的本质,任何学科的最终教学都应该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传统的作业更关注是否符合教材内容,是否符合教学要求,是否有利于巩固学生课堂学习知识,而忽略了是否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是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新课改既要求"减负提质",又要求作业要拓展延伸,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所以,作为新时代物理教师,我们应该从学生思维发展的角度探讨如何优化初中物理作业。
一、设计层次化作业,促进学生个性思维发展
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性格、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学生之间的学习水平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教师应该这对学生的差异设计更符合学生需求的练习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期间,充分了解并分析学生之间的差异,将练习题的难度分级,以确保各学习水平的学生可以通过一套练习题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进而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强化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例如,教师针对"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相关知识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后小测这一单元,根据学生的测试成绩初步了解和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以掌握程度为依据针对掌握程度较差的学生,以定义、概念以及公式等基础知识为侧重点设计作业,加深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一般掌握的学生,需要在上述练习作业内容之外,侧重于知识的灵活运用方面设计作业,相应的增加作业难度;针对熟练掌握的学生,需要在锻炼知识灵活运用的同时,将侧重点放在操作性练习方面,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提升,促进其思维的拓展。通过分层的方式,在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满足各个能力阶段学生的需求,有助于学生得到思维能力全面发展。
二、设计多样化作业,促进学生灵活性思维发展
对一成不变的书面化作业学生早已厌烦,虽然书面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学生思维,但是对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没有明显作用。因此,要想真正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必须要保障自身作业形式多样化,尽可能布置一些实践性、灵活性较强的物理作业。
譬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观察类作业,让学生观察冰棍冒"白气"现象;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中的条纹;让学生尝试观察煮饺子过程中的物理现象等。新课改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将一些课内作业延伸至课外。比如在凸透镜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光线、时间等诸多现实因素限制,教师可以将凸透镜实验教学放置于课后作业环节,让学生找一个较好的天气,尝试测量凸透镜焦距。针对此类课下作业,学生明显有着极大的探究欲望,有一些学生在放学后立即去阳台上开始尝试;有一些学生利用放大镜点燃纸张,并提出要制作自动打火机,甚至还有些学生想要研究太阳能的作用原理。再如在噪声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选取两株一模一样的植物,将一株植物放置于噪声环境下,另一株放置卧室,对其生长变化进行对比。
三、设计实践型物理作业,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新课改强调要重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学科知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鉴于此,我们教师在优化物理作业模式的时候就应该重点关注物理作业的实践化,尽可能将理论作业转向实践作业,实现理论+实践作业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物理知识应用能力。例如,学习完"声的世界"相关知识点后,我们可以设计如下实践型作业。
作业要求:分组调查学校周边令人厌烦的声音,声音来源?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你有什么好建议?请小组利用周末开展实践调查活动,汇总调查报告。通过调查,每个小组学生都找到了周边烦人声音的来源。有的小组总结的是汽车鸣笛声,他们的解决方案有:①建议交通部门加强汽车通行管理,严禁汽车在学校周边随意鸣笛;②改进汽车设计,设计人员应该让汽车鸣笛声变得悦耳而不是刺耳;有的小组总结的是周围建筑队切割机切割的声音。提出的解决策略包括:①不允许切割机在人多的地方作业;②相关部门加强监督和管理……实践证明,具有开放性的作业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地积极性也较高,同时这类作业也非常有利于促进学生开放性、创新思维发展,构筑物理于生活的联系。
除此之外,我们教师在设计物理作业是还应该合理把控作业的量,量变虽可能引起质变,但变的方向却不一定都是正向的,也可能朝着负向变化。所以,切记,过量作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过少作业降低作业的价值。只有充分结合学生的学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适度适量地设计作业,才能真正借作业之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业是对学生学习现状的检测反馈,合理的设计作业才能反馈出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也才能起到温故知新的教学目的。作为新时代物理教学者,我们在关注物理学科特点的同时也应该结合学生发展需要,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作业。当然,以上关于初中物理作业的设计策略也仅是本人经验之谈,希望能够对广大物理教学者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吴锡海.改变初中物理作业模式 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理科园地,2018,14(6):43-44.
[2]廖丽冰.浅谈如何做好初中物理的分层作业设计[J].当代教研论丛,2018(10):82,86.
[3]车忠海,范连众.初中物理学科有效作业的设计与实施[J].辽宁教育,2018(11):63-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