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五年一贯制下的机电复合型创 新实训装置设计与教学方法

五年一贯制下的机电复合型创 新实训装置设计与教学方法

作 者:刘惠惠 陈海东 商红蕾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 东营 257500)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实用型人才。五年一贯制是以初中为起点的大专教育,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五年一贯制是国家推行的保证初中生上大学的一种教育方式,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机电复合创新实训装置设计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五年一贯制下的机电复合型创新实训装置的设计具有实用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教师在实训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五年一贯制;机电专业;实训装置;教学方法
引言
五年一贯制是指初中生毕业后在中职学校学习两年,然后在第二年通过普通高考后再进入对应的高职院校学习三年,通过五年的学习取得五年一贯制高职毕业证书。五年一贯制教育模式的实质就是将中职学校与高职学院进行有效的衔接。目前职业院校的教学方法和实训装置主要是为了迎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式而采取的,因此职业院校可以根据五年一贯制学生的教学特点,给学生开发出适合他们创新能力发展的机电复合创新实训装置和教学方法,进而为他们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 五年一贯制下机电专业实训装置的开发
为了创造出适合五年一贯制下的机电专业学生的实训装置,学校要广泛听取一线技术人员和专业的建议,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制定实训装置的基本内容,让学生通过实训装置的不同部分了解检测元件的安装和使用以及传送带上工件的控制顺利,以及移动设置的位置控制方法等各部件的控制方法、原理等。传统的实训或者实验装置让学生感觉缺乏真实感的主要原则是学生看不到电气是如何控制实验装置的动作,也看不到输入输出的连线,他们只是在装置的面板上看到信号灯或者插孔。为了避免类似的缺点,在给学生设置开发实训装置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实训装置的真实性和实用性。为了让学生能够看到它的形状,弄懂其中的原理,学会如何使用装置,在给学生开发设置实训装置时,要让学生对装置进行移动、旋转和调整。如利用运料小车将料投入料斗且能控制投料的数量等。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生自己动手编程,学着用导线把钮、开关、PLC以及继电器用导线连接起来。为了节约空间降低成本,许多实训装置牺牲了功能和交通,把实训内容抽象化,导致实训装置失去了真实性和实用性,因此职业院校在给学生设计机电复合型创新实训装置时可以把装置设计成既能分散又能组合的模式,把装置的通用部分按功能进行划分,以满足实际操作的需要,如继电器模块中可以根据操作箱的标准把继电器和开关放置在箱底,中层布置按钮和信号灯等,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自己把各元件连接起来,除此之外,还可以把继电器、PLC、变频器和机械传动等模块组合在一起组成复合性的大型实训项目,以满足学生的创新需求,进而提高实训质量。为了让学生能真正理解实训装置,在设计实训装置时不要把元器件封闭起来,要让学生能够看到各个元件,并在实训中动手去连接、检查和调试,进而让他们明白系统的原理和元件的特性。在给学生设计复合型创新实训装置时一定要注意装置的安全性,装置具有开放、实用的特点的同时也会增加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安全操作,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此外,还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守操作制度,不能一人独自操作等,再如在设计供电系统时要安装漏电保护器等。
二、五年一贯制下机电专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
(一)让学生自主选择实训的时间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实训的时间。将实训设施全天都对学生开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要提前预约使用。实训装置不但对教学计划内的学生开放,还要对兴趣小组或者其他有需要的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灵活指导,在明确了学生的实训任务后,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设计图纸的修改或者查阅资料等,如果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任务,也可以让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进行。
(二)让学生自主选择实训的内容
一般理论课的教学只对操作规程、安全事项以及装置的功能有方法讲解,在进行实训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安装和调试。在学生进行实训前,需要提前把原理图设计好,然后交给教师,经过教师的点评后再进行操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来选择实训的内容和实训的难易程度。
(三)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职业院校可以设置创新课、选修课等,然后再与教务处和团组织配合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兴趣小组,在学生完成一定的学习内容后,教师可以通过认定让他们拿到学分。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院校还可以组织校内技能创新竞赛等活动,利用活动吸引学生,并对获胜者和指导教师进行相应的奖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五年一贯制下的职业教育为初中教育和高职教育架起了一座桥梁,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职高专人才。机电专业是一门融合了多种技术的交叉学科,主要的教学目的是为了给社会培养出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学生不但需要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还需要具备相应的技能。传统的机电实训装置和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职业院校要改变传统的办学思路,给学生设计出一套符合学生实际的机电复合型创新实训装置。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不断创新,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通过实训提高能力,进而为他们以后进行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方贵盛,孙平.充分利用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培养学生综合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94-198.
[2]王宝晶,战忠秋,陈力.机电一体化五年一贯制模式下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研究[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8,(5):73. 
[3]刘爱云,王宏斌.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2016,15(4):27-29. 
[4]顾林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四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以五年一贯制高职机电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5,(18):
[5] 薛媛丽,景鹏斌.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方法及途径的探究与创新[J].电子世界,2018,(20):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