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重庆市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

重庆市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

作 者:黄 捷 (重庆青年职业学院院长)

      【摘要】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压力,提出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并结合重庆高职院校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提升重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核心竞争力  策略

  重庆高职教育经过十余年来的发展,已进入“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构建重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体系,对提升重庆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主要压力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重庆高职高专院校已达到39所,专业近1000个,学生20万人左右,逐渐超过本科院校的规模。虽然重庆市委、市政府于2012年5月召开了全市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渝委发〔2012〕11号),为重庆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在高考的志愿选择中,学生依旧希望选择就读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依旧处于劣势地位。置身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随着中国教育领域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高职院校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其态势如下图所示:

  所以,高职院校要实现自我突破,并在更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制胜,最关键的就是要构建和培育核心竞争力。
  二、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高职院校要构建强有力的竞争力,必须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确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方式和具体方法,并不断根据内外环境变化调整规划与策略。纵观高职院校发展的影响因素,受社会主要关注的有以下几个:人才素质、品牌专业、教学团队、技术创新与校园文化等。他们相互联系,彼此影响,成为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度主要构件要素。如下图所示:

         三、重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重庆市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后,市教委和市级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推进高职院校发展的政策措施。就其高职院校自身而言,更应主动融入重庆高职院校发展的快车道,积极采取有效策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一)明晰发展定位。高职院校要善于深入分析世界特别是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按照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以独特的办学理念,科学确定学校的办学定位,坚持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找准人才培养的层级,明晰专业发展的方向,细化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不断协同创新,确保所培养的人才的素质能适应实际就业岗位的需要,并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二)建设特色专业。要瞄准市场需求,努力建成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匹配紧密、结构合理、覆盖广泛、特色鲜明的专业结构体系。在专业建设中,要根据学生就业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更新需要,不断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改革,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等教学模式,不断改进教学方式,积极建设现代化技能教室、实训教室和职场化教学环境,认真落实学生技能实训和企业实习环节,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求实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培养一流师资。按照宁缺毋滥的要求选拔优秀人才,严格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准入,新增专业教师须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和职业资格证书。多渠道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严格专任教师深入企业锻炼1个月的制度,充分利用国内外高校和企业资源,定向培养培训高水平师资。积极搭建教师成长成才的平台,以科学的内部管理、真切的人文关怀,激励教师全身心投入工作。
  (四)推进校企合作。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题,深入推进产教对接和多元办学,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积极引进企业、行业的知名专家参与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任课、实训、就业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要以合作开发新技术为重点,加大科研力度,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切实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
  (五)繁荣校园文化。要按照办学需要,加大校园基础设施投入,建设美丽校园。要以强化学生素质培养为目的,深入研究借鉴优秀企业文化,大力培育具有职业学校特点的校园文化,凝练积极健康的大学精神。要以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为重点,不断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系统设计和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促进职业学校学生人人成才。  
         (本课题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庆市高职业学院核心竞争力研究)
[参考文献]
[1] 黄乃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提升途径探析.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11-13.
[2] 张军容,李君安.提升广西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与研究—以服务北部湾经济区为导向.当代经济.2010(12):109-111.
[3] 安秀芳.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思考.现代教育科学.2009(2):94—97.
作者简介:黄捷(1965-),男,副教授,重庆青年职业学院院长,研究方向:财经管理、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