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沟通心灵,激发兴趣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沟通心灵,激发兴趣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作 者:黄 燕 (江苏省海门市三厂小学,江苏 南通 226121)

 摘   要:学困生指的是学生有困难的学生,这些学生成绩长期处于下游,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厌学。因此转化学困生成为当前数学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有效转化学困生,不但能够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还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学困生,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转化策略,让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进而促进他们数学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转化策略
引言
数学因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学习起来容易让人感觉枯燥,小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和知识接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不强或者学习方法存在问题等原因在学习数学时容易失去学习兴趣而成为学困生。学困生在学习数学时没有明确的目标,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些学困生在数学课堂上虽然人在但是精神却处于神游状态,因此也不知道教师讲了些什么内容。还有些学困生遇到稍微有难度的问题就不想思考,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多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寻找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并根据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来激发学生兴趣,进而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效,进而由学困生向学优生转变。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原因
学困生一般智力正常,而学习习惯或者学习方法存在问题而导致的学习效率及效果不佳。数学学困生一般对数学学习兴趣不浓,而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较差。他们通常不能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因而数学成绩与其他同学要低很多。这主要与他们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在学习时只抱着应付的态度,在学习中稍遇挫折就会失去信心而放弃。还有些小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毅力,在学习时只学不练,对数学知识一知半解,不会主动查找作业出错的原因。有些小学生感觉数学学习枯燥无味,学习数学时经常会感觉厌烦和焦躁,甚至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有些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的情感出现障碍而不愿意学习数学。还有些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布置了大量的作业,导致学生只应付作业而失去了学习兴趣。有少数数学教师在教学时没有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因此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导致学生对数学课产生抵触心理。
(三)家庭方面的原因
家庭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之一。有些家长的文化素养较低,无法监控孩子的学习行为。还有些学生的家庭不和睦,甚至父母离异,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创伤,因而对学习失去兴趣。还有些学生的父母没有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甚至有些学生的父母沉迷麻将或网络游戏而对孩子疏忽管理。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孩子的家长工作压力较大,没有时间管教学生。还有些学生的家长过于溺爱学生,导致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学习数学时遇到困难不愿意思考而成为学困生。
二、沟通心灵激发兴趣转化数学学困生的策略
(一)加强沟通拉近师生距离
小学数学教师在平时要多与学困生进行交流沟通以增进对他们的了解,同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同时让家长关注孩子学习,并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困生。同时在教学时教师给学生营造出利于交流互动地氛围,同时多给学困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感受教师和同伴间的关注和爱,同时帮助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如在进行平移和旋转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展示图片,然后指定某个学困生回答小船向()平移()格,再向()平移了()格。在他回答后教师要鼓励他们,并让其他同学给予热烈的掌声,进而提升他的学习信心,感受学习的快乐。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对学困生进行引导和激发,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进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如在进行倍数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任意写出一些100内的数字,然后教师再任意指出一个数字让学困生判断是否是3的倍数,利用游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让他们主动学习数学知识。
(三)丰富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学困生思维能力较差,面对教师传授的知识接受较慢。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认真研究教学,根据学生的认知经验和接受能力,不断丰富教学方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教学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在进行图形的运动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时钟的指针、摩天轮等,在学生观看后让他们说出图形做的是什么运动。利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进而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四)指导方法培养学习习惯
学困生在学习数学时具有严重的依赖心理,遇到困难还非常容易退缩。为了改变他们的这一状态,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加强对学困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关注学生每一个学习环节,并对其进行表扬和鼓励,通过引导调动他们学习主动性。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学生归纳能力和总结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让学困生对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和概括,让其逐渐形成规律化、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
结语
与小学其他的学科相比,数学学困生较多,导致教与学都有受到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把学困生的转化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并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关爱和指导学困生,并及时抓住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和表扬他们,让他们产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有效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陈国星.浅谈小学数学后进生转化的策略[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9,(9):187.
[2] 娄春磊.论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