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关于文本细读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关于文本细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 者:许小盼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镇东小学 318020)

 摘   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面对新时期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对于学生高效学习知识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紧紧围绕学生主体地位,积极组织文本细读教学,促使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提升阅读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探究,立足实际情况,分析其中的不足提出合理措施,高效展开文本细读教学。

关键词:文本细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小学作为教育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锻炼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为后续高层次学习奠定基础。面对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理念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提升文本细读教学认知和重视,选择合适的措施组织教学活动开展。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小学语文学习成果。故此,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教学改革,可以改善其中不足,推动后续教育教学活动高效展开。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剖析
(一)学生被动阅读理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地位,受到传统教学理念束缚和影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致使学生只能被动式阅读理解,学习积极性不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过分追求学生的阅读进度,却并未严格遵循语文阅读教学要求,教师过分干预学生的独立阅读理解,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文章中心思想[1]。但是,此类教学方式局限性较大,尽管表面上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提升,但是却与最终目标相背离。学生阅读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阅读兴趣培养不充分,形成了一种阅读假象,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延伸方向偏差
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阅读内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对阅读内容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但是部分教师由于自身认知不足,拓展教学方法不合理,未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阻碍阅读教学活动开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依据教学大纲进行延伸,教学内容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情况契合度不足。部分教师强制性的为学生增加阅读内容,却忽视学生个性化阅读需要,长此以往,将挫伤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长期实践中可以了解到,阅读延伸拓展方向是否合理,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促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提升阅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2]。
(三)教师代替学生理解文章
小学语文同其他学科联系密切,是一门基础学科,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高低,则直接影响到其他学科知识学习成效。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过分代替学生理解文章,文章快速阅读浏览,文章理解深度不足[3]。此种方式,将会大大挫伤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未能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快速追赶教学进度,经常强制性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充分发挥,甚至很多情况下不知道教师讲解的是什么内容,理解能力弱化。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教学的策略
(一)拓展课外朗诵活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拓宽阅读空间,帮助学生夯实阅读储备,丰富阅读体验。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在课下时间拓宽阅读空间,选择优秀的书籍阅读,如国外经典名著,从中吸取精华思想,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教师要立足实际情况组织多样化的朗诵活动,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课外时间阅读文本内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4]。
(二)制定分层阅读计划
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紧紧围绕学生的个体学习需要编制分层阅读计划,引导不同层次学生阅读和分析。低年级学生,只需要对阅读内容有所了解即可,阅读难度不高,而高年级学生则是注重文章写作方法的学习和应用,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阅读内容,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另外,教师可以有侧重的讲解语言表达内容,选择优美修辞方法展现自我,并运用所学知识到实处,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还原文章的情感思想
在文本细读教学中,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教师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加强师生交流和沟通,还原文章中的情感思想。教师可以在朗读文章后,引导学生文本细读,加深文章的理解和记忆。引导学生阅读文章,锻炼学生的感知力和阅读例,促使学生阅读文章过程中,丰富情感体验,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模拟情境去扮演文章的角色,更加深刻的感受人物情感思想,加深文章的理解,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
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新时期素质教育改革要求,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正确看待文本细读教学重要性,依据学生个体特点分层教学,促使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丰富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对于学生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孙芳.真思考 真感悟 真阅读——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文本细读"的实现[J].华夏教师,2018,20(27):39-40. 
[2]时文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文本细读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22(38):90-91. 
[3]季艳梅.多策并举,亲历文本细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策略分析[J].内蒙古教育,2017,31(16):99-100. 
[4]郭玉红.强化文本细读,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中国高新区,2017,23(1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