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作 者:陈露萍
(诸暨市海亮外国语学校,浙江 绍兴 311800)
大
中
小
摘 要:兴趣教学法是通过采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个人能力发展的有效教学途径之一,为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当中,教师也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发展特点,创新教学形式,以兴趣为主导,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初中体育;应用
前言
在素质教育提出的前提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顺应学生的学习爱好,改善传统的教学观念,尽可能的去和学生交流沟通,创新教学方法,以此来激励学生热爱运动、热爱体育,达到体育教学的培养要求。因此,本文就初中体育教师如何运用兴趣教学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展开讨论。
一、了解学生需求,丰富运动形式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学生之间也会出现个体发展的差异性,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作为体育教师,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在体育课堂当中得到最好的学习,提升其身体素质,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了解学生的发展实际,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差异,开展不同形式的体育教学,从而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最大程度上得到身体锻炼,完善全面素质发展。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基础情况进行了解以后,再进行相关的教学改进。例如,初中生最大的教学差异就是男女性别的发展速度不同,男同学偏爱球类运动,女同学偏爱比较平缓的运动项目。根据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堂当中,根据男女生来进行分类。男同学重点以"篮球、足球"为教学目标,女同学则以"排球、踢毽子"为教学重点,让不同的学生在身体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最大程度的运动锻炼。在体育课进行中,教师及时给予学生指导,既保证男同学的球类技术得到发展,也得保证女同学有一定的进步,以此来体现初中体育教学的阶段性特点和差异性特点,从而逐步完善运动形式,保证每位同学都能得到高效的运动发展,为整体教学效率的提升做前提准备。
二、组建兴趣小组,促进个性发展
兴趣教学法的重点内容是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前提,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来教学,体现教学价值。具体到初中体育课堂中,教师要想让学生在体育课堂当中得到锻炼和发展,还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及时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学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运动,真正的体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完成当前的全面素质教学目标。因此,教师也应该和学生在体育课之前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运动种类,根据兴趣的不同来组建不同的兴趣小组,让学生学有所长,强化专业运动技能,促进个性发展。例如,教师在调查了解以后,发现学生主要对"篮球"和"羽毛球"感兴趣,此时,教师就可以和学生商量讨论以后,制定兴趣小组的组名,比如共同组建以"篮球之家"和"羽毛球之翼"为小组名称的兴趣小组,鼓励对羽毛球和篮球感兴趣的学生进行报名参与,成为相关兴趣小组的成员之一。在每节体育课上,教师完成基础教学任务以后,学生可以开展相关的自由活动,在自由活动的时间里,就是学生以兴趣小组展开运动的过程。另外,在课余时间,学生也可以和小组内的同学进行运动,释放学习压力,提升运动能力。总之,组建兴趣小组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既可以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也保证了整节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值得教师学习。
三、设计游戏活动,增添运动效果
初中生大部分性格比较活泼,体育教师教学的过程也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发展特点来进行不同的教学改进,为课堂增添活力,体现新时代教学背景下的教学要求。所以教师就可以引入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得到体育锻炼,收获快乐的同时也体现了教学价值。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学习和研究,设计形式多样的游戏,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例如,在体育课进行中,教师让学生围成一个大圈,进行"踢毽子"游戏。游戏规则设计如下:中间的学生让随机一位同学发毽子,学生接住以后,再向自己想要传给的同学踢出,另一位同学依次给其他学生传毽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能用脚来踢毽子,如果没踢到或者用手接,则要进行相关的才艺表演。在规则的制定下,学生们也在整个踢毽子过程中保持着注意力,大家都以毽子为中心进行游戏,调动了整个班级的参与性,也促进了学生积极进行体育运动的热情。因此,通过组织游戏来进行教学是符合兴趣教学法的基础要求、增强运动效果的措施之一,教师可以合理地运用和组织。
四、创新比赛模式,更新教学途径
丰富的教学途径既可以改变传统体育教学带来的枯燥,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又可以强化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发挥体育潜力,更好的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通过在课堂中开展比赛形式,是鼓励学生参与,体现团结合作能力的途径之一,教师可以进行合理的运用。例如,在进行"排球垫球"的教学时,学生掌握了基础的垫球技巧,但是还不是特别熟练的情况下,教师为了加强学生的锻炼效果,可以在课堂中间融入小组比赛的方法。首先学生需要进行小组组队,组队完成以后,让学生自己制定比赛规则,为接下来的比赛做准备。比如,学生们五人为一个小组,组内的一个同学先开始垫球,另外的同学计数,这位同学出现错误,球落地以后,另外一个同学立马捡球,接着开始垫球,如此循环,直到相关的计时时间到了以后,就停止垫球,两组同学通过比赛总数来分出输赢,完成比赛。运用比赛进行锻炼的形式,是巩固学生基础操作、提升团队合作意识的途径,有助于更新教学途径,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体现兴趣教学法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体育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兴趣指向,培养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引导学生的特长能力不断的提升,完成体育教学目标。基于这一教学理念,初中体育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了解,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转为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导向的方式,实现高质量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胡志文.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J].散文百家(下),2019,(10):210.
[2]白金玲.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魅力中国,2019,(39):153.
[3]丁喜军.论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9,(26):163.
[4]魏学仁.探讨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6):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