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作 者:李嘉菁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中学 226300)
大
中
小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下,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地理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逐渐得到应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将枯燥乏味的知识转变为丰富有趣的图表,许多地理知识摇身一变,以更直观更形象的状态呈现出来,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难度有效降低,学习兴趣也随之得到提高,还能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思维导图;应用策略;探索实践
引言
从初中进入高中这一阶段后,地理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和拓展,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除此之外,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能够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进而将课堂所学的地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实现学以致用。近年来,高中地理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发生转变,思维导图的应用优势逐渐从众多教学方法中凸显出来,使得教学效果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产生的效果明显有所提高。
一、思维导图定义分析
思维导图就是一个知识框架,它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研究课本和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为学生构建出来的,且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然后需要引导学生根据教师构建的框架,将自己掌握的知识融入其中,从而将知识点构建成一个框架的结构,以图形或表格呈现出来。这样的知识框架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明了地学习相关的知识,还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理解,进而掌握知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使课堂效果达到一个良好的状态。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促使学生以一定的逻辑规律去理解相关知识,去分析相关知识,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能够得到有效的教学,学生也能更加高效地掌握并记忆相关的知识点。思维导图不仅能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还能将其应用于课后复习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复习效率也能够起到显著的提升作用。
二、思维导图的应用意义与优势
(一)思维导图的应用意义
1.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将思维导图应用到高中地理的实践教学中,先决条件就是备课的实效性。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全面系统地把握地理知识,并系统性地梳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去设计思维导图的教学。如此不仅能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还能充分保障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此外,集发散性、广阔性和系统性于一身的思维导图,能够将零散的知识点构建成具有清晰的调理和分明的层次的知识体系,不仅节省了课堂教学的时间,还使教学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
2.有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思维导图能够梳理并组织零散的知识点,进而形成系统性和全局性的模块。在高中地理的实践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以地理现象为中心,向四周发散,将所学的相关知识点从脑海中搜索出来,从而促进学生愈加深入地理解和体会所学的知识,进而自主构建清晰的地理知识体系。思维导图的长期应用,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逐渐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
(二)思维导图的应用优势
思维导图最大的特点就是生动直观,图片和文字是高中地理教材知识的主要载体,而思维导图就能将图片和文字进行有机的结合,在增强各个知识点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同时,还能让知识点更加直观、更加生动、更具趣味,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有重大的意义。除此之外,思维导图还具有便捷和实用的特点,教师在课前利用思维导图,能够更加快速地理清教学思路,有助于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把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就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还能起到丰富教学内容的作用。
三、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一)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地理因其本身的学科特点,使得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必须要对学生的识图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进行培养,传统的授课模式很难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要在记笔记的环节耗费大量的课堂时间,这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学习效率,而且阻滞了教学进度,还不利于学生课后复习。而教师应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能够使学生直观形象地把握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应用思维导图记笔记,能有效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还能推动整个课堂教学进度的进程。学生要自主绘制思维导图,首先就要认真听讲,从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中提取重难点和关键词,在此基础上进行联想,使知识点之间形成紧密的关联性,学生逻辑分析和信息整理能力也就得到了提升。例如在"水循环和洋流"一课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所理解的水循环过程,然后教师再带领学生探究洋流的特点和运动规律对水循环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水循环的思维导图,系统地理解本课知识。
(二)思维导图在学生课后复习中的应用
课后复习是学生巩固地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课后复习的环节,可以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并记忆地理知识,还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复习效果。复习的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多方面的地理知识,这些大量的琐碎知识如同一颗颗珠子一般散落在地理教材的各个角落,而思维导图如同一根线,可以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系统,便于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教师可以通过板书或是多媒体设备来展示所学知识点的脉络,然后以提问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以讲述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学生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握地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获得显著的复习效果,实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结语
思维导图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它已逐渐成为高中地理教学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维导图对教学实效性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的培养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教师还需加强对思维导图的探索和实践应用,竭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君利.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亚太教育,2016(20):155.
[2]王业超.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06):30-31.
[3]张骁勇.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0):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