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微课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微课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作 者:李晋中 (阜阳市太和县第十一小学,安徽 阜阳 236600)

 摘   要:微课是近些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的到来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微课应用于小学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本文分析了微课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微课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微课;小学;课堂教学;作用;注意问题;策略
引言
微课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与常规课程相比,微课短小而精悍,这是微课的优势也是它的劣势。微课一般是以视频的形式聚焦某个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些知识点一般是教材的重点、难点或者易错点,因此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较强的针对性。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较短暂,微课的时长符合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从而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有效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微课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微课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1)微课能够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与教材相比微课资源丰富且下载方便,学生可以借助电脑、智能手机反复观看,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控观看的进度,进而满足他们学习的需求。小学教师在教学前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给学生提供预习性的微课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教师在录制预习性微课时要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进行预习,让他们通过观看微课掌握相关的知识,了解学习的重点、难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构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微课应用于预习环节中能够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如学生预习《草船借箭》这一课时,部分学生读过课文后会比较迷茫,又来不及在短时间内将《三国演义》这本书找来读一读了。也就对故事背景、人物性格等内容十分生疏,只能硬着头皮进入第二天的学习,结果一节课下来听得十分懵懂。长此以往,会逐渐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提前分享或者学生自己上网寻找《草船借箭》的相关微课,在短时间内对《三国演义》有一个较深入的了解。这样就能达到一个较理想的预习效果了。当然,运用微课预习,不止这一种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预习目的,有选择性的运用不同形式下的微课预习。
(2)微课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的实效性
课堂学习以后还需要温习才能够巩固、消化和吸收课堂知识。如课堂学习中学生可能对某个知识点理解掌握的还不透彻,小学教师可以给学生制作微课,在微课中可学生播放一些其他教师讲解的微课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同一个知识点不同教师的设计理念、组织过程和提供的图像资料或者视频会有所不同。让小学生观看不同教师的同一部分的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如数学老师在教学六年级《分数混合运算》这一内容时,由于高年级数学难度变大,学生在学习时会出现找不准单位"1",列不好算式,找不到等量关系,列不好方程等问题。课后老师可以制作一些《分数混合运算》相关的微课或分享其他老师制作的微课链接,让学生多角度思考,多方位理解,不但提供了数学的方法,还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二)微课有利于教师教学
微课是教师借助微课这一教学工具进行独特教学的一种方式。小学教师在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时,一般是针对某个知识点展开的。教师在制作微课时,需要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较高的教学设计能力。教育信息时代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技术平台,让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重新审视,有利于他们的专业成长。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教学技术,教师在制作微课时需要全面把握课程标准。微课的教学内容一般为一个知识点或者技能点,是针对典型的小问题开展的。小学教师在制作微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如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情境的和巩固知识的微练习的设计等等,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设计和制作微课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就会提高了专业能力,进而有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课堂上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直接讲授会枯燥无味,学生也很难吸收。特别是小学阶段,一些重难点的突破,常常让老师犯难。微课的产生,可以化解一部分这样的矛盾,寓教于乐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如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不明白怎样上网查找资料,教师只靠单纯的远程操控告诉学生操作步骤,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仍弄不清楚操作步骤。若用微课串联讲授内容效果会更明显。用"喜洋洋"遇到一系列问题的阻拦无法进入羊村,请慢羊羊村长来帮忙的视频为导入,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慢羊羊"老师的层层引导,让"喜洋洋"学会上网查找所需的资料,带领学生进入"羊村"的情境,从而也从"慢羊羊"与"喜洋洋"的操作中学会相关知识,学生学得既有趣又得法,事半功倍。
二、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微课和翻转课堂的教学都属于较新的教学模式,尚未在教学中全面推开。因此小学教师在制作微课时不能把微课制成普通的课堂教学视频。微课的主要特点是"微",因此教师制作的微课时间不能太长,一般为5分钟到10分钟。一段完整的微视频要有学习目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知识总结几个部分。因此小学教师在录制微课时不能直接把上课的某个片段录成视频。而是要为学生设计和制作出高品质的微课,进而取得课堂教学的成功。另外,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根据微课进行主动学习,因此小学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可以把微课发到微课平台中,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掌握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学习时平台就会把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记录下来。但是如果教师利用的不是微课平台,而是让学生利用QQ群或微信等方式进行微课学习的话,教师就很难了解和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小学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组,让他们以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同时让小组间相互监督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当然,还会有许多办法需要我们去探索,去挖掘。
结语
微课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微课应用于小学课堂教学中,能够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足,顺应了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为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因此小学教师在设计和制作微课时要根据微课给课堂教学活动带来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而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周第林.见"微"知效教学相长——让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软着陆[J].教育界,2019,(32):47-48.
[2] 王世虎.微课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的应用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