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以爱浇灌,静待花开 ——浅论小学学校管理

以爱浇灌,静待花开 ——浅论小学学校管理

作 者:马 勇 (甘肃省临夏市广河县司家坪小学,甘肃 临夏 731300)

 摘   要:学校是围绕"人"而开展工作的,打造一个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校 园环境,是学校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本人认为,可以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融 入到小学学校管理工作当中,将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起来,就能够提升 学校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学校管理;以人为本;人文关怀
以人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文思想的深化与推进,其核心要义是实现人的全面 自由发展。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融入到小学学校管理工作当中,将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起来,为打造一个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能够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本文结合当前小学学校管理 中存在的问题,浅探以人为本的小学学校管理模式,希望能够推动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的进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一、强化教师反思机制
近年来,小学教育的管理者开始认识到,小学的教学质量与其教师的教学态度、反思能力息息相关。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理念,有利于纠正其教学行为。如果学校管理者能引导教师寻求教师反思共同体,既有利于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也有助于学校长足发展。强化学校管理,就必须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而优化教学管理。本研究试图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研究采用的基本方法;二是如何从小学学校管理的角度来研究完善教师反思能力机制;三是分析教师反思能力与强化小学学校管理策略的关系。由教师负责的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和管理是课堂这个有机整体的两个方面。"教"与"学"作为教学的两个因素,二者所依靠的媒介就是科学的管理。管理的目的是要使教学能够有效进行,创造一个优质的课堂环境,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反思是教学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只有较高的反思能力,才能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学校管理者不应仅限于对课堂教学进行宏观的管理,而应当根据教师对于课前准备、课中现象和课后反思的反馈,实现具体化管理。只有教师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管理方法,才能由个体走向集体,创造出有利于学校管理的条件,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强化教学管理的效率。
综上所述,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健全教师反思机制是时代向学校管理者提出的新要求,改变当前"教"与"管"矛盾是改善小学学校的管理现状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是学校管理者加强管理的明智之选。
二、以人为本,提高责任心,强化爱岗敬业意识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原则,在小学学校管理工作中,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的同时,还要注意运用教师对学生的责任心来强化教师自身的爱岗敬业意识,从这一角度来说,如何强化小学教师对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爱岗敬业意识就成为了重要课题,有以下方面可以作为切入点:一方面,可以实施教育和学习,让每一位小学教育工作者都能够有意识地维护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和教师作为教育第一线工作者的神圣感,从而让教师以知识的传播者和服务者为荣,为自身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岗位感到骄傲。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还要在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中实施相对严格的岗位管理机制,将教师的责任感转变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去落实,从而充分发挥小学教育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确保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的高效推进。除此以外,学校在提高教师爱岗敬业意识时,也可以在管理教师时树立典范作用,从教师内部选取出一些课堂教学表现优秀,班级学生反响情况较佳的教师作为校园内部的典型,从而规范学校教师的发展趋向和进步通道。 除了树立典范,学校还可以定期评选校园优秀教师,从教师教学情况、具体工作情况、是否有发表文章的记录、在学生中的反响情况等多方面进行考核,从而选取出 2-3 名教师作为校园优秀教师,让教师在工作中养成竞争意识,提高教师爱岗敬业的意识。
三、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监督制度
在美国教师资格证书的考试中,早已将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联系作为考试内容。根据国外学校管理研究的经验,我国也在开展有关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实践。在我国,小学学校一般将成绩优秀的学生家长以及在社会上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家长纳入家长委员会,使得家长委员会失去了平衡。家长委员会应当代表全体家长的意见,家长代表不应由学校方面指定,应由全体家长选举产生,确保公平。同时,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家长会完善监督制度。因此,我们应将其作为学校考核制度的一部分,由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监管,形成相应的法规、政策、制度,使学校强化管理策略能有法可依。教育行政部门应尽早把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纳入学校测评标准,从而开展家庭与学校的合作,为小学校园管理注入新的活力。一套科学的考评系统,可以避免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流于形式,减少管理漏洞,增强管理的条理性和有序性。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教师对家长监督的抵触情绪,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同时,既能保证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落到实处,也能充分调动学校负责人的积极性。
结语
毋庸置疑,小学学校管理机制的发展是小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学校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更加是小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小学学校管理起到的推动作用和辅助作用是谁都不能否定的。以人为本的小学学校科学管理,必将推动小学教育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进入一个科学、发展、超远的教育教学阶段。
参考文献
[1]杨天平.美国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六项标准[J].中小学学校理,2003,11 (26):9-12.
[2]王东莉.人文关怀:当代学校德育的逻辑起点[J].当代青年研究,2004,05(11):46-47.
[3]程福蒙.家长参与:常被课程改革忽略的一环[J].教育发展研究,2006,19 (12):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