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代学徒制下中职电气控制 技术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作 者:荆 阳 周园园 郑德舟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5750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被提上教育日程,教育部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出:按照"合作共赢、职责共担"原则,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校企共同建设基于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和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材。规定了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坚持的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质量,但现代学徒制现在还处在试点阶段,因此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标准也没有明确提出。接下来本文将对现代学徒制下中职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探索与实践。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中职;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探索;实践
引言
课程体系由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逻辑安排、课程实施与评价等要素构成。现代学徒制下的课程体系重构就是打破原有课程体系、从具体对接的岗位要求出发,对各组成因素重新修订,使之满足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即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合作企业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课程体系变革成功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成功实施的根本保障。
一、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课程开发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不相符,电气自动化专业口径宽、就业岗位众多,如维修电工、配电工、电气产品生产、电气产品销售等,导致很多中职院校制定培养目标时并无确定的岗位目标,只能兼顾各个岗位,这恰恰会造成课程设置与具体工作岗位对接不紧密的问题,致使在教学内容、课时安排上"撒胡椒面",抓不住关键。课程开发的主体应以学校教师为主,从学校管理层到任教教师对企业工作流程和岗位实际工作过程不了解,无法精准把握"适度、够用"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各专业虽然都建立了有行业专家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每年按时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对专业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每年1~2次专业建设研讨会总共不过十几小时,根本不可能深入探讨课程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等,致使课程开发的实际工作基本上还是以校内教师为主。大部分校内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就到学校或者从现场到学校工作了很长时间,对现场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不了解,所开发的课程也无法与现场无缝对接。
二、现代学徒制下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的开发
(一)与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
现代学徒制下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的开发内容之一是与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由职教专家、专业教师与合作企业专家组成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委员会,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委员会不仅应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而且应全程参与课程建设、协调人才培养实施,故企业专家一定要从用人单位选择。企业专家要参与专业岗位调研、职业能力分析、课程开发,协调聘请企业师傅进行现场课程教学的实施与评价。
(二)转变高校传统教学方式
现代学徒制下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的开发之二是转变高校传统教学方式。仿真技术的应用需要科学合理的教育程序作为支持。为保障电气控制技术教学进程的顺利,教师首先应在课前备课阶段,深入了解仿真技术的优势及劣势,通过反复论证及实验,有效寻求出仿真技术可能在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并做好各种风险应对工作。其次结合教学大纲及授课进程,合理设计电气控制技术教学程序,明确单元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操作比例,以此推进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展开。再次,结合远程教学系统,实现实时仿真实验。教师应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结合户外实践活动,深入挖掘仿真技术价值。在课后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展开电气控制技术理论的研究工作,激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即时地将有关电气控制的理论设想通过移动智能设备传递给教师,从而利用远程在线教学系统,为学生的理论设想进行仿真实验论证,以此调动学生对电气控制技术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最后在打破传统应试考核模式,将学生能力评测工作与仿真技术相结合,通过仿真技术检验学生对电气控制技术的掌握程度。
(三)应用项目教学法
现代学徒制下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的开发之三是应用项目教学法。首先是确定项目任务。项目教学法实际强调的就是项目,项目的选择是整个教学的关键。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十分经典的项目就是自动往返运料小车的控制电路设计,其虽然非常简单,但是完全体现了项目教学法在实践当中的意义。实际上,在教学中很多采用的都是校企合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这个简单的项目当中,蕴含了项目教学法的实质。①项目包含了很多电路的设计、电器的使用以及线路的连接和检查,并且该项目包含了电气控制当中大部分知识点。②这个项目本身的综合性比较强,覆盖的知识点也比较多。③学生们对于这个项目的兴趣度和探索度比较高。自动往返原料小车是很多企业都会使用到的基本电器控制工具,但是在课堂实际实践过程中,学生们就会发现这个项目所涵盖的方面是很多的,它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完成最终结果,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对课堂的积极性。其次是实施计划。自动往返运料小车的设计是一个看似比较简单,但是实施起来比较复杂的项目。该项目的实施总共分为以下的四个步骤:①根据项目的要求设计电气原理图;②根据所设计出来的电气原理图,选择相应的电气元件和设备;③按照电气的原理图进行相关线路的连接;④相关线路连接完毕之后,要注意排查隐患和其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整体的项目可以以最好的形态展示。
结语
总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标准应体现就业技能、职业能力、发展能力等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构建与岗位相适宜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重视实践能力和工作业绩的考核。要体现教育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的一致性、国家职业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的一致性,体现人才培养目标与个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5):37-39.
[2]程柳.德国双元制大学课程开发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