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校体育舞蹈公共课教学的改革研究 ——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为例
作 者:祁 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541004)
大
中
小
摘 要:体育舞蹈是体育运动与艺术的高度结合,体育舞蹈与其他舞蹈的区别是其体育性,1987年我国高校体育开设体育舞蹈课程,2006年国家体育局将体育舞蹈列入体育大会比赛项目,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开设体育舞蹈公共课程时间较晚,在课程教学中存在些许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统计法等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体育舞蹈课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高校体育舞蹈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建议,为促进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改革;桂林科技大学
体育舞蹈在30年代传入我国,80年代开始在我国盛行,2000年成为悉尼奥运会表演项目,2010年成为亚运会比赛项目。我国体育舞蹈专业发展迅速,体育舞蹈专业在高校课程中普及度不断提高,体育舞蹈专业人才数量与欧美等西方国家差距逐渐缩小,但我国体育舞蹈专业发展中仍存许多问题,社会需要专业的高精尖人才,很多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毕业生面临转岗等问题,突出高校体育舞蹈人才培养的局限性。要想实现体育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加快对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改革,目前我国有100多所大学开设体育舞蹈专业,由于体育舞蹈开设时间较短,课程设置未形成统一,大部分学校存在重技术轻理论思想。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体育舞蹈课程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对体育舞蹈课程教学问题分析,研究有效的解决对策,对促进体育舞蹈教学质量提升,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北海校区体育舞蹈课程教学现状调查
2008年桂林市电子科技大学在北海市建校,北海校区现有东西两个校区,预留发展用地1000亩,现有全日制专本在校生12000余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是以电子信息类学科为主,工、文、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是广西重点建设的5所高校之一。学校现有花江校区与金鸡岭校区,学校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本文以北海校区体育舞蹈教学现状为调查对象,对校区体育舞蹈公共课教学进行实地考察,面访学校从事体育舞蹈教学的教师,向体育舞蹈教学教师送发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现状研究调查问卷,回收率100%,有效问卷率100%,向调查高校体育舞蹈课的500名学生发放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现状研究调查问卷,回收率88%,有效问卷率94%[1]。
调查北海校区开设体育舞蹈课教学现状。体育舞蹈是高雅的运动,要求舞者在室内场地舞蹈,使人心旷神怡,愉悦人的身心,提高人的审美观。目前开设体育舞蹈课的教学场地达不到要求,例如舞蹈教室地板和镜子等基础设施的不足,严重影响体育舞蹈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效果,教学场地条件是影响体育舞蹈教学的主要因素。体育部为适应社会体育项目不断出现的新形势,为学生开设体育新项目,但未考虑是否具备新项目开设条件,体育舞蹈项目对教学场地有特殊要求,没有教学场地条件对体育舞蹈课教学带来了很大影响。
具有一定数量与专业水平的体育舞蹈教师是保证体育舞蹈教学开展的基本条件,北海校区体育舞蹈教师队伍调查发现,教师职称分布较合理,但教师的培训和技术更新机会较少,体育舞蹈的动作技术及舞蹈编排一直在不断的改进,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每年参加培训的教师比例有10%,多数教师教学三年以上期间未进行过专项培训,66%的教师认为自己体育舞蹈技术出现滞后,直接影响体育舞蹈课教学效果。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反映,18%的学生认为教师体育舞蹈技术水平落后。体育舞蹈是直观性强的项目,教师必须正确示范,精彩的讲解,要求教师进行周期性的培训学习巩固,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熟练掌握体育舞蹈新技术,具备熟练示范讲解能力,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体育舞蹈为校区新开课程,需要逐步改进完善,体育舞蹈课堂上学习内容在课外复习时仅凭记忆练习,完整的教材与系统的大纲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消化课堂所学内容。94%的学生认为需要教材,教材可以加深对体育舞蹈的掌握。教师认为教学文件应齐全,教师在教学中不会出现无序盲目等现象,58%的教师认为教材不完善是影响教学的因素,教材中理论知识可以指导学生改进课堂学习的动作技术,配以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提供欣赏能力,更好的掌握动作技术。
二、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根据《高校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政策背景,对北海校区体育舞蹈公共课教学进行改革,需要从教学环境、教材、教学监控等方面入手,针对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对策,构建完善的体育舞蹈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众对体育艺术有更高的要求,要将培养规格提升到更高的高度。以培养多规格多样化复合型人才为发展目标,按照传统要求培养定量基础性人才,注重满足不同人才需求,培养大量复合型人才。构建清晰的培养规格体系,对应用型人才重点培养专业技能,充分展现舞蹈教育特色。将实践能力视为课程体系构建核心,扩大知识基础范围,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使得安排课程使学生达到培育水平,让学生进行自我提升。准确把握主要课程,发挥课程特色优势,舞蹈核心能力培养主要课程以实践环节实现。
教师与教学资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保障主要体现在教师数量结构,教师科研能力等方面。目前院校师资结构较为合理,为教学质量提高提供了动力,为提高舞蹈教学水平,教师必须在工作中加强专业教育理论学习,课下钻研舞蹈教材,掌握舞蹈教学的知识目标要求,经常与其他高校教师沟通交流,合理借鉴学习,丰富舞蹈教学内容。参与经验丰富的舞蹈教师公开课,思考整改教学问题,教师应多接触参与学生舞蹈编排,深入了解体育舞蹈的实际需求,积累舞蹈教学经验。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教学规律,结合实践训练。
应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形象具体展示教学内容,随着多媒体教室普及,课堂教学应多使用多媒体教学,督促学生通过视频欣赏加强学习,鼓励教师及时更新课程教学资料,使学生接收到最新学科知识。体育舞蹈课程实践性强,必需在平时多加练习,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学校应改善舞蹈教室的同时增加学生练习教室,教学中实现男女教师一起教学。
加强对教师教学理念的培训,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推进考核方式转变为创新素质的综合评价,加大教师对业务能力的培训力度,完善落实考核相关文件,加强考等环节监督。
参考文献
[1]丁琪.公共体育课体育舞蹈教学优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2):57-58.
[2]袁国良.探索我国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发展[J].福建茶叶,2019,41(05):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