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啦啦操开展与落实策略探究

小学啦啦操开展与落实策略探究

作 者:谢海萍 (南宁市武鸣区城厢镇第一小学 530100)

 摘   要:啦啦操是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的新型项目,也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项体育项目。加强啦啦操的开展和落实是我们新时代体育教师应该做的,如何有效地开展和落实啦啦操教学也是我们体育教师探索的重要内容。本文笔者结合啦啦操的特点,重点分析啦啦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和落实策略。

关键词:啦啦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
前言
小学新课标实施后,小学体育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啦啦操作为一项新的体育项目走进了体育课堂,赢得了许多学生的喜爱,其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同时也能够陶冶小学生情操,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感受美。但是从目前啦啦操教学现状来看,我们教师应该结合啦啦操的本身特点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展开,否则啦啦操教学就容易失去本真价值。也正是因为此,我们致力于探讨小学啦啦操的开采和落实策略。
一、啦啦操的特点 
任何一项体育项目都具有其独特性,啦啦操也不例外,综合笔者教学经验和前人研究经验,笔者将啦啦操的主要特点总结如下:
一是具有团队协作性。啦啦操是一项特殊的集体项目活动,如同舞蹈一样,啦啦操也是需要多个学生共同完成的项目,一个人的啦啦操是不健全的啦啦操。所以在开展啦啦操活动时,我们应该主要学生个体差异、身体协调性、与同伴的合作性,结合每个学生个性为学生设定角色,保证学生在啦啦操训练中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是具有动感活力性。啦啦操是一项充满活力和激情的体育运动项目,大部分学生在参与啦啦操表演的过程中都更容易自由展示自己的个性,体现出蓬勃向上的朝气,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也非常容易感染观众,可以说啦啦操表演就是健康美展示的过程。
三是内容形式丰富多样性。啦啦操在发展过程中持续吸收了其他运动项目的"精华",不断改良和发展,融入艺术体操、体育舞蹈、武术等运动项目特点,使啦啦操的内容更加丰富开放。 
二、小学啦啦操的开展与落实策略
结合以上啦啦操的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看,笔者以为啦啦操教学应该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肢体协调性、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针对此,笔者有如下建议:
(一)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和落实啦啦操
游戏是具有参与性和调动性的活动,游戏的参与者往往会在游戏中产生对事物更加浓厚的兴趣并投入其中,不仅能促进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更能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小学生具有爱游戏、爱玩的天性,对陌生事物容易产生极大的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因此,体育教师要在啦啦操训练中设置游戏环节,发挥游戏教学在啦啦操训练中的积极作用。 
体育游戏在啦啦操训练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如学生兴趣低下、参与度不高等,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有效性。例如,在啦啦操训练课中练习不同的啦啦操手型时,教师就可以融入手指游戏,在讲解完有关这一课的啦啦操训练知识后,通过开展游戏,将课堂知识融入游戏中。啦啦操常用的几种手型有并拢式、分开式、芭蕾手式、拳式、立掌式、西班牙舞手式等。教师可让学生围成圈有节奏地拍手,一名学生说出手势指向另一名学生,另一名学生做出手势后再说出手势指向其他学生,如此循环,做错的学生要在圈内表演节目。学生在游戏中,不仅能更好地掌握啦啦操手型,更在游戏中拉近了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距离。游戏教学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是提高啦啦操训练有效互动的重要方式。体育教师应该设计出学生喜欢的游戏,最大限度地发挥游戏教学在啦啦操训练中的积极作用。 
(二)以竞赛的形式开展和落实啦啦操
啦啦操训练不是纯理论教学,重在参与、重在行动。要提高啦啦操训练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可开展竞赛式的啦啦操训练活动,动员学生积极参与训练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超越自我、互帮互助等体育精神,这也是提高啦啦操训练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在啦啦操竞赛活动中会为了集体的荣誉,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啦啦操训练,学会互相鼓励、互相督促,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培养团队精神。体育教师要结合啦啦操训练的特性和学生的训练实际,多元化、灵活性地设计啦啦操训练竞赛形式,让学生在啦啦操训练竞赛中迸发训练激情。
以竞赛的形式开展啦啦操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啦啦操动作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因为啦啦操是一项团队运动,也是一项需要学生长期训练和坚持的运动。例如,在啦啦操训练课中,体育教师在讲解完这一课时的训练知识后,可以利用学生户外的有利条件和设施开展啦啦操训练竞赛,将这一课时的训练知识融入到训练竞赛中。 
除此之外,啦啦操竞赛也具有非常强的竞争性和娱乐性,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规则一是,让学生在竞赛过程中懂得规则、接受规则、遵守规则,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啦啦操是一项特点鲜明、内容丰富、目的明确的体育项目,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审美能力大有裨益。作为新时代体育教师,我们应该弄清楚啦啦操教学的目的,结合啦啦操的特点,采取寓教于乐的新方法开展和落实,从而既保证啦啦操的教学价值,同时也提高体育学科的德育功能,真正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范文燕.简析小学课间啦啦操的创编与推广——以金华市江滨小学为例[J].运动,2017(17):126-127. 
[2] 张朵,汪燕,唐纪平.舞蹈啦啦操在小学大课间开展的可行性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0):107-108. 
[3]邵李芳. 北京市中小学校园啦啦操示范套路的开展现状及其推广策略[D].首都体育学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