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试析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
作 者:彭心雨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睦坝镇中心小学校 63780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初中古诗词教学而言,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整合,能够大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积累知识。本文以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为例,探讨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古诗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网络环境;信息技术
中华传统文化中古代诗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极具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但由于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等均感到陌生疏远,因而往往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还是略知皮毛而不得要领,所以古诗词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不仅减轻了课堂教学的负担,也发展了学生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理解,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
(一)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预习模式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省时、快捷、高效。不但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而且大大增加了课堂密度,扩大了信息量,提高了教学质量。例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也是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含蓄深沉,丰富复杂。而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一两节课根本不能讲清楚个中缘由,更别说欣赏词风了。针对此,我们教师可以布置预习题:上网观看《苏东坡》这部电视剧,网上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再总结提炼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体会词人内心的情感。这样预习之后再进行教学,课堂上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纷纷讲述自己心中苏东坡的形象,讲述本首诗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表达的情感及语言的精妙之处。一节课始终以学生的探讨交流为主,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文本互动模式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怎样给学生的思想插上想象的翅膀来实现此目标信息技术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提前做好课件,在声情并茂的讲解中适时播放,学生的思维在声光色影的感染中渐渐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和联想理解其主旨,也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这比教师的生硬的说教来得更有效,记忆效果更持久。
如在教学《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可以播放埙乐器演奏的《秋风》这首乐曲,电子白板显示一幅淡雅清秀的国画: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和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再配以画外音:荒凉的古道上,萧瑟的秋风里,夕阳西下之时,走来了一位偊偊独行、面容憔悴的诗人,他牵着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正慢慢前行,他是谁?他从哪里来?他又要到哪里去?如此唯美的课堂定然会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让他们的思绪随着音乐飞扬,感知理解本曲的内容及主旨水到渠成。
(三)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师生交流合作模式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对话过程。交流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生活处处有语文,古诗文的学习也不能局限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兴趣在网上组建QQ、微信交流群,在群中共享优秀的古诗词微课,教案、课堂实录等,师生课下在群里随时就古诗词学习进行交流,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与技能,而且在过程与方法上获得收益,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提升。
二、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主要事项
不难看出,随着信息技术与古诗歌教学整合程度的逐步加深,信息技术的作用愈来愈重要,教师灌输"教"的成分愈来愈小,学生主动"学"的成分愈来愈大。学生开始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信息技术与古诗歌教学整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教学中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课堂预设更具体深入。网络资源的存在及进一步发展,有可能使学生在思维方式、知识等方面超越教师,教师的知识垄断地位正在逐渐失去。这就要求教师在整合中要对教学内容做好系统、合理、充分的预设,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三维目标。
二是正确查找筛选信息。网络中存在大量学习资源的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垃圾信息,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学生往往会无从下手,不知该怎样去搜集整理所需的资料。如果没有水平较高的教师的点拨,大多数学生很难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这样也就无法发挥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资源优势,也会给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带来困难。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些免费的查找古诗词资源的网站,规范学生上网学习。
三是教师信息技术操作水平要进一步提高。科技是把双刃剑,运用多媒体为初中古诗词教学增光添彩,关键还要看教师的操作水平。教师不仅要掌握简单的编辑文字图片、插入音频视频的方法,还要学会不同软件的操作方法,比如希沃、斯玛特等软件操作,方便教学。
结语
总之,网络环境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环境,网络环境给我们教师展开教学活动、丰富教学资源、拓宽教学渠道都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但网络环境支撑下的语文教学也需要我们教师能力与技术匹配,只有教师应用网络资源、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了,我们才能真正构建出网络环境支撑下的高效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杨红.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J].中华少年,2018(8):266-267.
[2] 倪佩芳.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沿(上),2017(1):65-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