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小学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及发展
作 者:叶盛富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325000)
大
中
小
摘 要:信息化建设及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中小学教学管理效果,因此,为了进一步的提高中小学教学管理水平,中小学要重视信息化发展,并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基于以上情况,本文首先从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够全面;教学管理人员管理能力不足;信息化建设设备使用率不高;信息化资源共享效果差四个方面入手,分析了中小学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及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其次,从形成现代化的信息管理观念;信息化设备科学管理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教学网页的建设和电子邮件的使用;加强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能力六个方面入手,研究了中小学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及发展的对策,最后,又以结束语的方式总结了该策略的落实给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希望通过这次研究,为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
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通过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中小学教学管理中,为更好的实现教学改革和创新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与此同时,在中小学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下,对教学管理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中小学相关教育工作者要在加大对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力度,通过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中小学教学管理中,促使中小学教学管理快速实现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因此,关于"中小学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及发展"这一话题成为了教育行业关注的焦点。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面临着很多问题,为此,中小学相关教育工作者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并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以保证中小学教育事业能够朝着积极、稳定、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一、中小学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及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一)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够全面
通常情况下,小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分别是创新性强、涉及范围广,因此,中小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覆盖多个领域的建设,例如: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组织机构的建设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建设等。但是,目前大量的中小学对信息化建设缺乏全面的认识,仅仅重视对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而严重忽视了教学管理制度和组织激光的建设[1],而这一问题在中小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对中小学教学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关于这一问题的解决,一定引起中小学的足够重视。
(二)教学管理人员管理能力不足
教学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的提高是保证中小学实现教学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条件,但是,目前,有大量的中小学教学管理人员普遍存在信息化管理能力薄弱等问题,部分教学管理人员由于传统信息管理思想根深蒂固[2],错误的认为教学信息化管理就是文字操作、报表制作,没有充分利用教学管理系统做好对教学信息的发布、更新和收集,导致中小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一直处于落后状态,无法取得有效的进展。
(三)信息化建设设备使用率不高
部分中小学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过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设备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首先,学校购买了大量的信息化设备,由于没有做好对这些设备的有效管理和维修,影响了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造成了信息化设备使用率不高。其次,由于学校过度的购买信息化设备,出现了信息化设备重复购买的问题,这样一来,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和设备资源的浪费。
(四)信息化资源共享效果差
学校在建设中小学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系统不兼容,出现了信息化资源共享效果差问题,该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信息管理系统无法与校园网中的数据格式进行有效的兼容,导致教学信息管理系统不能被所有教学部门所利用,导致,各个教学部门无法有效的共享信息化资源[3]。第二,没有充分利用校园网,导致数据无法真正的实现共享。第三,部分学校在对教学管理系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导致教学管理系统的管理出现难以统一现象,从而导致信息化资源共享效果受到不良影响。由此可见,无法实现信息化资源有效共享,对中小学教学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关于这一问题的解决,一定引起中小学的足够重视。
二、中小学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及发展的对策
(一)形成现代化的信息管理观念
树立现代化的信息管理观念是中小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及发展的首先环节,只有真正的转变了管理理念,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及发展对中小学教学管理的重要性,才能为促进教学管理向信息化方法发展。首先,学校相关教育工作者要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教学管理理念进行不断的革新和转变[4],以形成相对成熟的信息化管理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为后续的信息设备的使用和教学工作的网络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树立现代化的信息管理观念对中小学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通常情况下,加强中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学校教学管理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了中小学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关于这一环节的落实一定要引起中小学校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学校开始不断的关注和重视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的开展,而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中小学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此,学校需要不断的引进互联网设备等基础设施[5],在充分利用互联网网络的基础上,可以有效的保证中小学教学管理向信息化管理方向发展,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其次,学校还要加大对教学信息化管理设施的资金投入,让相关教育工作者有充足的资金购买和使用信息化管理设施,从而为充分的应用信息技术提供有力保障。最后,为了最大限度的延长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学校还要加大对这些基础设施的维护力度,从而为有效保证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利用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实现中小学教学管理能够朝着信息化方向稳定发展。
(三)推进教学网页的建设和电子邮件的使用
不言而喻,教学网页和电子邮件的使用是提高中小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必要条件,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中小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效果,实现教学动态信息的有效传播,学校加强对教学网页和电子邮件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高校要不断的修正、优化和完善教学网页的制作内容,根据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各项内容[6],设计并制作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导航栏目,例如:教学动态、在线通知、学习交流、优秀课程等等,通过及时的更新和发布学校教学管理信息,为教师教学工作能够正常、有序、顺利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次,学校还要根据自身教学管理的实际需要,对教学网页内容进行实时的修正、优化和完善,从而确保教学网页信息是最新的、最真实的。最后,学校还要重视对电子邮件的使用,电子邮件的使用为有效地促进中小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有利于学校相关教育工作者足不出户就能将图片、文字、视频和动画等各种类型的文件上传到"邮件箱"的站点中,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了他们的办公效率。由此可见,教学网页的建设和电子邮件的使用对有效的实现中小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关于这一策略的应用,一定要引起学校相关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四)加强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相当多的中小学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过程中,开始开发和应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学校相关教育工作者的办公效率。但是,仍有大量的中小学在开发和应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缺乏一定的基础,导致教学管理工作处于手工处理阶段,没有将信息技术很好的应用到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例如中小学在教学项目申请、教学评优评先、教学成果展示等环节中,没有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严重影响了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向信息化方向发展[7]。为了保证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能够正常、有序、顺利的开展,学校加大对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学校在充分利用校园网的基础上,通过号召教学行政管理部门,通过科学合理的利用计算机技术为教师开发一款现代化、智能化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中小学教学管理效率和效果。其次,为了实现中小学教学信息化管理,学校在建设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针对性的选出符合教学发展需求的教学管理系统软件,并保证教学管理系统具有功能完善、通用性强、操作高效快捷等特点,同时,将系统成功引入到教学管理工作中,以有效的提高中小学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开发出一款符合教学管理需求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
(五)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能力
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中小学教学管理效果。部分中小学校由于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导致信息管理专业人员比较稀缺,大部分的教学管理人员无法熟练的应用计算基础,缺乏信息管理意识,没有形成正确的信息管理理念。除此之外,部分中小学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接收信息、处理信息的初级发展阶段,为此,学校要根据实际的教学管理需求,培养一批高水平、高能力、高素质的信息化教学管理队伍,为更好的实现信息化教学管理提供有力的保证。首先,中小学要提高现有管理人员信息服务意识,帮助他们树立信息化教学管理理念,同时,还要在信息化政策、信息法规、信息道德三个方面入手,对现有管理人员进行宣传教育,从而激发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发性。其次,中小学还要加大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让他们熟练掌握信息管理知识,不断的提高信息管理技能[8],例如:针对计算机应用知识、数据库和网络信息的查询检索、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和使用等方面知识,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从而不断提高他们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除此之外,中小学要根据自身教学发展需求,招聘信息化管理的专业人才,以不断的优化和完善教学管理队伍的知识结构,从而为中小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培养更多骨干精英,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最后,中小学还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知识的应用能力,通过定期培训教师专业化网络知识,从而有效的提高信息利用率,进而为更好的促进中小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带来积极的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建设及发展水平的提高是保证中小学取得良好教学管理效果的必要条件,而在此基础上,相关教育工作者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中小学教学管理质量和效率,更好的推动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工作的顺利开展,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中小学要形成现代化的信息管理观念,提高相关教育工作者对中小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及发展重视度;其次,还要加强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能够正常、有序、顺利的开展为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次,还要推进教学网页的建设和电子邮件的使用,更好的实现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中小学教学管理效率和效果;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从而不断的完善教学管理软件,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中小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最后,还要不断的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能力,从而实现中小学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史舒人,胡芬.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几个发展不平衡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18(11):25-28.
[2] 陈清文.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读书文摘,2016(8):175-175.
[3] 郭志强.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问题与措施[J].学周刊:下旬,2018(8):89-90.
[4] 王凯珊.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1(8):121-122.
[5]朱春辉.青浦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研究——上海市400所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D].上海师范大学,2018.
[6] 张玲燕.基于信息化建设的中小学实践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8(20):195.
[7] 韩园园.关于中小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情报参考,2017(6):30-30.
[8] 韩园园.关于中小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信息化,2017(5):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