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音乐教学德育渗透解析
作 者:李甜甜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粥店街道卧虎山小学 271000)
大
中
小
摘 要:贝多芬说:“音乐使人的心灵爆发出火花。”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也曾日:“感人也深,化人也速。”由此可见,音乐的育人功能应该放在首位。作为美育手段的音乐学科,本身具有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品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的作用。我们教师应该挖掘音乐的本质价值,以音育人。本文笔者就以小学音乐为切入点,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小学音乐;德育教育;审美教育;育人
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创新和实践应该成为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主旋律”。作为新时代音乐教师,我们自然应该让音乐教学更加丰富、更加科学、更加具有时效性,以此来打造新时代人才。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号召,我们教师开始致力于音乐教学与德育教学的融合,立足于音乐教材,遵循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人才培育的角度出发,探索小学音乐新的教学方式。
一、在小学音乐课程准备中渗透德育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备课是每一学科教师都应该做好的本职工作,有效地备课更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保障,只有我们教师充分本课,备好课才能真正有效落实课堂教学。因此,在备课时,我们就可以将德育的目标纳入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中。新课改后,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与技能层次,第二层次为过程与方法层次,第三层次为情感与态度层次。从三个层次的目标来看,情感与态度更加与德育目标相契合。所以,我们在备这一层次目标时就需要重点以德育为先。
例如,《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我们备课时就应该重点关注情感与态度目标,此乃一首经典的爱国主义儿歌,歌曲的旋律悠扬婉转、哀伤幽怨,歌词也非常打动人心,备课前就应该树立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意识。具体策略包括:①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在网上查阅和搜集歌曲创作的背景;②搜集歌曲歌词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提前准备好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素材。
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团结友爱教育
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当前大多数小学生都来自这样的家庭,他们从小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呵护下长大,在家里都是“唯我独尊”,在学校他们也习惯了家里的一套,认为所有人都应该是自己家人一般待自己,不懂得与其他同伴友好相处,不懂宽容谦让,非常缺乏团结友爱意识。显然,学生的这种意识非常不利于德育教育。基于此,要想落实德育教育,也应该同时关注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培养。
笔者在执教《好朋友》这首歌曲时就尝试了如下新课导入。多媒体出示动画故事《四个好朋友》,让学生先观看动画,然后说一说动画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四个好朋友互相帮助、互相友爱)。接着提问“同学们,大家都有好朋友,你们有吗?和好朋友在一起,你们都做些什么呢?”(一起写作业、一起出去玩)“那你们认为朋友重要要吗?”(当然重要!)“很好,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朋友是一个人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伙伴。那么,你们与自己的朋友做到团结友爱了吗?”接下来我们将会学习一首与朋友有关的歌曲,名字叫做《好朋友》,我们一起走进歌曲,看一看歌曲里的小朋友又是什么样的呢。
通过这样的故事导入,瞬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倍感兴趣,接着在谈话的过程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课堂学习之中,顺势而为的课堂导入,让学生更饶有兴趣地进入课堂,在课堂中深刻地了解团结友爱的重要性。
三、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劳动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德是育人之本,劳则是为人之根,一个人不会劳动,不爱劳动,惰性必然会成为为人的“祸根”。无论一个人其他方面多么优秀,但是不会劳动也只会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且只有会劳动、爱劳动的人才是真正具有良好精神品质的人。从这一层面而言,培养热爱劳动的人也是德育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过去的教育中,我们最容易忽略的就是劳动教育。今天,我们必须真切地认识到劳动对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并且积极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之中。
例如教学《劳动最光荣》时,待学生初步聆听完歌曲后,笔者让学生分段欣赏,首先复听第一段,让学生边听边想象,并指出歌曲中唱到的小动物;接着再听,进行连连看游戏,了解小动物的劳动内容;其次让学生用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哼唱歌曲第一段;最后让学生朗读歌词并模仿小动物劳动的过程,体验劳动场面。如此重复教学完整首歌曲后进行总结升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劳动重要吗?”“重要!”“那么,你们在学校和家里也会积极参加劳动吗?你们在家里会帮助父母做家务吗?”此问题提出后,很多学生都害羞地低下了头。有学生说:“爸爸妈妈没有让我帮忙做什么,只让我好好学习。”“其实我有时间帮爸爸妈妈的,但是太喜欢看电视了。”......从孩子们的回答当中,我们已经能够看到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了。此情此景,我们教师就可以进行总结:“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师看出来了,其实你们都是热爱劳动的好孩子,老师希望以后你们都能真正积极参与劳动,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里,都应该是做一个爱劳动并且积极劳动的人,成为勤劳的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听赏歌曲所表现的内容的同时,也明白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潜移默化地唤醒了学生的勤劳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譬如爱国主义、团结精神、劳动精神、亲情友情...这些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良好素材。作为新时达音乐教师,我们应该深度解剖教材,依托课堂教学,润物无声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崔冬霞.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J].新课程·上旬,2018(05):257.
[2]唐琪.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02):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