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议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对策
作 者:吴守银
(拜城县大桥乡幸福小学,新疆 阿克苏 824300 )
大
中
小
摘 要:当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地位,重知识与结论,轻能力与过程,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等问题,导致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笔者从注重课堂预设、抓"生成";创新教学方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四个方面提出该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教学的重点。笔者通过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参与教学研究活动,总结发现当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数学课堂教学存在下列问题
(一)数学课堂中没有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
有的老师"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受传统教育模式和以往的教学经验的影响,在课堂中不敢把时间留给学生,使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也只能是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教师教得累,学生学的苦,效果低下。
(二)课堂还是以教师教讲授为主,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总觉得不讲学生就不会,讲的少怕学生不会。在教学中老师总想当"警察"、"裁判员",学生只是观众,是教师的配角,教师只顾"灌输",学生只顾"接受",教师不注重知识的生成,学生不掌握"怎样学",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不能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
(三)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能力的培养,教学重结果,轻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是不是获取了知识,轻视学生知识得到生成过程、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习惯的养成的培养;重视对教学结果的强化训练,忽视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不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习惯、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挫伤了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教师照本宣科,扮演着被动的课程执行者的角色,不能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创造者,忽视因材施教
教师根据教材统一的内容,对学生提出相同的要求,同样的方法开展课堂教学,严重忽视农村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水平等个体差异,导致课堂不能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理解起来困难,造成整体效果低下。
二、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抓"预设"促"生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做好课堂教学预设,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创造者,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进行再加工,既要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就学生而言,即需要预设性发展,也需要生成性发展,它是个性的张扬,心灵的共鸣,思维的共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想驾驭课堂,要设计"弹性预设",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让学生在现有的条件下进入学习,课堂才能真正显现的活力,学生的学习才能主动、富有个性。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课堂的主要形式应当是自主探索、小组合作、汇报交流、教师点拨、学习评价,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猜想验证、计算、实践等活动过程,主动获取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尽力调整角色,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把他们的潜能激发出来。在学习方式上,让学生尽情地说说议议,做做演演,还可以当小老师,指导和帮助同伴来学习;在学习空间选择上,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操场上量篮球场的长和宽,在校园里计算花园的面积,把将做法改变为找知识、求学法,全面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这样课堂才会丰富有趣,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
(三)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关注个体,促进课堂效率的整体提高
农村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高效课堂的构建,并不是教师在课堂上占用的时间少了,教学就高效了,而是在教学中要针对本班的学情,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从目标要求,学习方法、练习巩固、评价上分层要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教师要寻找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表扬,少训斥、批评,让每位学生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效率
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技能获取,还要通过开展各种数学活动和教师的评价激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每堂课给学生以知识、方法及新鲜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总之,课堂是小学数学知识传授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中接受数学知识和方法,所以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精心预设课堂教学,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活动中正确指导,适时点拨,及时评价。让每位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真正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学生有控制课堂的需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培养与提高。只要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智能提高为核心,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看书、质疑、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练习、评价等,就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的基本素质,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特质结构及培养路径探析[J]. 朱纯洁,朱成科. 教学与管理. 2015(29).
[2]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协同培养机制探索[J]. 肖其勇. 中国教育学刊. 2015(05).
[3]小学全科教师的内涵、价值及培养路径[J]. 田振华. 教育评论. 2015(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