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把握语文要素,提升语文素养
作 者:李龙芳
(简阳市贾家镇中心小学 641421)
大
中
小
统编教材的编写凸现目标意识,实现一课一得、一组一得。教科书将语文要素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统筹规划,循序渐进、有体有系,并按照一定梯度,落实在各个年级的教材内容中。 一、语文要素是什么
语文要素指基本的语文知识:识字、写字;必需的语文能力:联系生活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概括课文内容等;适当的学习策略、阅读策略、预习习惯。
二、语文要素在哪里
统编教材中语文要素分布在"单元导语"、"课后思考练习题"、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板块。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的"单元导语"都是围绕阅读和表达展开,明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训练重点。"课后思考练习题"结合课文采用"理解与交流"或" 积累与运用"或" 拓展与实践"的形式具体地落实本单元的重点语文要素。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对本单元的重点学习方法进行回顾和总结。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板块,再次凸现语言运用,给学生创设语境,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每个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环环相扣,将语文学习方法的掌握、语文能力的发展落到实处。
三、语文要素怎么看
(一)从横向上看,统编教材的编写,突出语文素养培养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单元导语"、" 课后思考练习题"、" 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等内容作为一个整体,这是统编教材编排体系的一个特色。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重在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习作例文" 给学生的写作起范例作用便于学生仿写,进一步感知方法。习作单元中的"交流平台",是对本单元学习的习作表达方法和要求进行梳理和提示,让学生更加清晰明了写作要求,总结写作技巧。"初试身手"板块,给学生提供一些片段练习和实践活动,让学生试着用学到的方法练一练,巩固方法。
教师在进行单元设计的时候,要尽可能地考虑单元内部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使之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二)从纵向上看,突出语文要素训练的连续性和发展性
统编教材统筹规划了语文要素的目标训练序列,力求目标精准,其表现为学过的语文训练要素在之后的语文实践中反复运用,不断提升。
1.提高阅读速度策略。
二年级:开始学习默读。
三年级:默读时尽量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带着问题默读。
五年级: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2."复述"策略
二年级:借助图片、关键词语、关键句、示意图和表格内容讲故事,为学生提供了讲故事的抓手和方法为中年级的复述故事打好基础。例如: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课后思考练习题: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按顺序把下面的图片连起来,再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图片出示小蝌蚪有尾巴没有腿,到有腿有尾巴,再到有腿没尾巴的成长过程。《后羿射日》:根据表格里的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起因:太阳炙烤着大地,人类的日子很艰难。经过:羿射下来了九个太阳,留下了最后一个。结果:大地重新现出来勃勃生机。《蜘蛛开店》:根据示意图讲一讲这个故事。开店——卖口罩——河马。卖围巾——长颈鹿。卖袜子——蜈蚣。《小马过河》:试着用提供的四组词语"愿意、麦子、磨坊。驮、挡住、为难。突然、拦住、吃惊。难为情、动脑筋、小心"讲讲这个故事。
三年级:详细复述。三年级上册尽可能运用在二年级学到的讲故事的方法。三年级下册提出复述故事的具体要求。例如: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课后思考练习题:画出它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再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三年级下册《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课后思考练习题:填写下面的表格,再借助表格复述这个故事。表格提示了时间先后顺序。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导语"中,明确提出"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的学习要求。在本单元的"交流平台",以对话的形式,总结了详细复述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运用:(1)"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知道了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2)"我会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3)"以后,我也要用这些方法复述故事。"
四年级:简要复述。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课后思考练习题: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一讲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西门豹》中根据提示,简要复述课文内容:摸清底细——惩治巫婆和乡绅——兴修水利。《故事两则 扁鹊治病 纪昌学射》课后思考练习题: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表示故事发展先后的词句,再简要复述这两个故事。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明确提出"简要复述课文,注意顺序和详略"的学习要求。在本单元的"交流平台"总结了简要复述课文注意的问题:"复述前多读几遍课文,熟悉课文内容。重点复述主要情节,次要情节可以适当省略,注意语言简洁。"如:《西门豹》中调查民情是次要情节,可以复述得简单一些,而惩治巫婆和官神这个主要情节要讲得详细一些。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复述,要注意课文中一些提示顺序的词句。比如《扁鹊治病》中表述时间的词语,这样不容易遗漏情节。
五年级:创造性复述。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课后思考练习题:"课文中有些情节写的很简略,发挥想象把下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思考练习题"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统编教材中语文要素的这样安排,体现了复述训练目标的层次性、连续性和发展性,并在方法的迁移运用中不断提升训练目标。这些语文要素线索清楚、层次明晰、螺旋式上升,能稳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策略
三年级上册: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三年级下册: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大意。
四年级上册: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年级下册: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例如:照样子给其他四个部分列出小标题,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 游泳本领高 四
二 上夜校读书 五
三 六
五年级上册:阅读时注意跟进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旨在加强方法的迁移与运用,不断提升学生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
五年级下册: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草船借箭》课后思考练习题"默读课文,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景阳冈》课后思考练习题"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再简要地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喝酒——( )——( )——( )"。《跳水》课后思考练习题"默读课文,想想这个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把下面的内容填写完整,再讲讲这个故事:水手拿猴子取乐——( )——( )——( )"。
六年级上册: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六年级下册:了解作品梗概,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4.习作策略
三年级上册:我来编童话: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
三年级下册:奇妙的想象: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四年级上册:我和 过一天: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
四年级下册:我的奇思妙想: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故事新编: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五年级上册:二十年后的家乡: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神奇的探险之旅:根据情景编故事,注意情节的转折。
六年级上册:变形记: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笔尖流出的故事: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插上科学的翅膀飞:展开想象,写科幻故事。
统编教材的语文要素纵向线索清楚,由易到难,螺旋式上升,稳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教材的可操作性也非常强。
四、落实语文要素的教学建议
1、注意语文要素的序列性,连贯性,层次性和训练梯度。用好语文教材,就要做到心中有全局,树立整体意识,上课时要"前瞻后顾,前后勾连、前后呼应。"
2、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意识。心中有全局,树立整体意识。充分利用每课的课后练习。加强整合,灵活处理单元内各板块内容。
重视单元之间的联系,有意识引导学生运用前面单元学过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