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体育竞赛中,培养学生体育 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效对策

体育竞赛中,培养学生体育 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效对策

作 者:吴启晖 (福建省东山县文昌初级中学 363400)

 摘   要:体育老师组织了课堂教学,教授了体育技能与知识。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并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却并不多,国家各种学生体质报告不断涌现,学生体质之差、视力下降等数据令人不敢想象。在当前新课改的大环境下许多体育专家提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观点。要把这一观点贯彻到体育课堂中去,体育教师就必须明白体育核心素养的概念是什么,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在体育比赛中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健康第一
“最近,一则关于初中生做引体向上的体能测试新闻,在各大媒体平台上刷屏。某中学一个班级做了一项体能测试,20个学生,有两个学生做了2个以上,一个学生做了一个,剩余的一个都做不到,甚至握住单杠后几秒都坚持不了。”其实这种现象不仅仅在这一所中学存在,说严重点可能是全国普遍现象。现代电子科技类的游戏已取代了已前的体育游戏,体育锻炼时间也被这些现代游戏所占据。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也成常事。那么,我们如何与这种现代游戏争夺孩子们的时间用来加强体育锻炼呢?关键还是在培养孩子们对体育的爱好、对体育运动的认知以及对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自觉从而达到自主健身的目的,也就是培养孩子们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问题。
一、什么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那么,什么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学者于素梅认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通过体育学科学习,学生所能掌握与形成的终身体育锻炼所需的、全面发展必备的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在每周仅有的体育课上要培养学生达到这种要求是很难的事,可以说是不可能的。这些能力的养成是要靠平时潜移默化的教育而形成的。特别是加强学校体育文化、体育节的举办、运动赛事的常态化。让学生在浓烈的体育氛围中不知不觉的形成体育核心素养。
二、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我们如何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呢?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所得进行总结,可以在体育竞赛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因为体育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竞争意识、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
(一)在体育竞赛中培养学生体育情感与品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竞赛的作用就是激趣,学生听到比赛大都会很兴奋、全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我们可以把学期的体育课做整体的安排,把一些测试项目布置为某一时间的比赛任务,让学生做好训练准备,大部分学生一定为班级集体荣誉而认真做好刻苦训练准备的,到比赛时更能为班级荣誉而战。在训练和比赛中逐步培养他们的体育锻炼兴趣,从而爱上体育运动。例如:立定跳远为体质测试项目,每学年都必须测试。平时训练及测试时大家的态度和热情都不是很高。但当我们上完课时再把它布置为期中考试前的年级比赛项目,并将该项的评分规则进行公开量化,而且比赛必须全班每人都参加,最后以平均成绩作为班级的最后比赛的得分,让他们结合上课的练习方法做好精心准备。大家听后兴致高涨,而且都能做好课后的锻炼,比赛时能做到为集体、为班级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最后比赛大家都能拿出好的成绩,达到预期的目的。也可以对体育赛事进行常态华的播放,也可以激发对体育爱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锻炼兴趣与热情,慢慢的使学生爱上体育锻炼。
(二)在体育竞赛中培养学生运动能力与习惯
体育竞赛除了激趣,还能促进学生同伴互学互助的作用。因为体育赛事涉及的项目多,每个运动员能参与的项目也多,通过同伴互助同伴互学是一种最好的学习方式,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特别是运动能力的培养,运动项目的学习以及运动习惯的养成,同伴作用是最好的,而且效果是最佳的。因此,为达到培养学生基本运动能力,我们同样能将每一学期的更多体育测试项目设置为比赛项目。会发现为什么别的同学成绩这么好,而我成绩老是提高不了,而且动作也很难看,通过同伴的互相观察,同心协力解决这一问题。研究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地方练习不对,或发力顺序不对或出手角度不好等等问题会逐一解决的。如:掷实心球时发力顺序不对,会直接影响投掷远度;出手角度过高和过低都会影响成绩……同学们会细致观察每一细节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每一学生基本上都能学习到应有的走、跑、跳、投等运动能力,以及在以往比赛中出现不足和改正问题的能力。同伴间也会相约锻炼、相约运动而逐步形成运动习惯。
(三)在体育竞赛中培养学生健康知识与行为能力
每节体育课作为体育教师都会在课前强调体育运动安全教育,运动损伤的防范;教学生做好练习前的准备活动,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和加强安全教育才能减少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的运动损伤,达到科学健身的目的,并让学生把这种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如:在1500米比赛以往老师会帮助学生安排好每个比赛的环节,从准备活动开始,比赛战术的安排,比赛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与克服以及毅力的培养等等。经常参与比赛的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老师教给的知识,同样用来鼓励同伴,为自己的同伴做好赛前的准备、安排好比赛和各个部分、比赛中为同伴加油、鼓劲。赛后的保护帮助和肢体放松、心理安抚。充分体验到比赛的乐趣,而不断地总结每次比赛的不足,而获取宝贵的比赛经验。同时也获得科学的体育锻炼的方法,为终身体育锻炼做准备。
总而言之,只有贯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健康促进三大维度,才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正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树立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健康第一”的理念。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superhealth 《初中引体向上,全军覆没!我们在努力培养新时代的“东亚病夫”?》 [DB/OL]http://fashion.ifeng.com/c/7mEYktOh3kb. 
[2]于素梅,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国学校体育,2016、36(7):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