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实施字理教学,彰显文字魅力 ——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实施字理教学,彰显文字魅力 ——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作 者:谭征帆 (广西钟山县凤翔镇江亚完小,广西 贺州 542609)

 摘   要:字理识字是教育部推荐的识字教学方法之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字理教学,能够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增强他们的记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字理教学,充分发挥字理教学的优势,彰显文字魅力。本文分析了字理教学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字理教学法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字理教学;文字魅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小学语文的基础。字理教学法是教育部推荐使用的小学识字教学方法中的一种,是以汉字构成规律为研究出发点,根据汉字音形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的一种方法。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心理发展尚未稳定,对事物的具体细节方面辨别能力差,观察时没有顺序性也没有目的性。他们的记忆主要以无意识记为主。目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主要让学生采取机械的写与练的方法进行识字,他们在进行识字教学时重视读音而忽略了汉字的形和义,导致学生的识字效果较差。
一、字理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作用
汉字的结构特点是点和线,集音形义于一体,汉字中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小学各阶段的学生应该认识和会写的汉字的数量。年级越高,对学生的要求就越高。小学生注意力差而识字写字要求数量大,如果在教学中让他们死记硬背字形,就会让学生失去识字的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不要只关注学生的识字数量和速度,还要关注他们的识字质量和学习兴趣。小学生对动态的事物非常感兴趣,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中应用字理教学法,让学生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进行学习,能够把一个个汉字变成富有情趣的动态的图画,进而让学生愉快的学习。如在学习“捉”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捕捉小虫子等画面,进而让他们牢记字形。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应用字理教学法,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语言锻炼的机会。教师在给学生解析字理时,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利用生动有趣的汉字演变过程来激发学生兴趣,并为他们提供说话练习的机会,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汉字变化中的联系,同时利用这些汉字进行组词练习,进而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如在学习“分”字时,教师可以利用电脑给学生先展示一幅西瓜的图片,然后再用电脑演示用刀切分西瓜的情景,通过字与图的对照让学生记住分字。
二、实施字理教学,彰显文字魅力的识字教学策略
(一)追本溯源图文并茂进行对照
初造字阶段主要是通过模仿事物形象而造出的汉字,后来人们为了书写方便而逐渐简单和改进,最后形成了现代的简体字。每一个中国汉字里面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汉字教学时主要对汉字进行分析,把汉字还原到当初的图像,然后对图像进行分析,进而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含义。如在进行量词的教学时,如一片沙滩、一只海鸥等,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沙滩用一片而不是一个,海鸥为什么用一只而不是一条。让学生带着疑问观看教师展示的海鸥、沙滩等图片,进而让学生通过思考悟出原理,知道一般具有爪牙的鸟兽多用“只”来表示。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词组练习。通过分析图形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的含义,并根据字理分析记住字形,进而把汉字的形与义紧密结合起来,加深了学生对汉字本义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利用字理创编故事
字理是不变的是客观存在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应用字理加深学生的印象,需要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如“末”和“未”两个字很容易混淆,如果只是让学生简单观察得出未字第一横短而末字第一横长,就让学生死记硬背,则学生很难记住,在使用这两个汉字时容易出错。为了加强学生的记忆例,教师可以把生字编进故事里来增强他们的记忆力。如有一对双胞胎,老大末字年纪大,戴的帽子比较大,而弟弟年纪小戴的帽子比较小。哥哥年纪大了日子不多了,因此末日快要到了。弟弟年纪小,因此还有美好的未来。通过故事让学生记住了两个字的区别,进而提高了他们的识字效果。
(三)利用直观教具提高记忆能力
小学生年龄小,学习时很容易受到兴趣的影响,因此注意力难以较长时间集中,他们在记忆时以机械记忆为主,对直观的事物感兴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可以利用实物彩图等来吸引学生,进而提高他们的识字效果。如在学习“口、目、日、月”等象形文字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这些汉字的图片,然后再给他们展示这些象形汉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在想象中遨游,增强他们对汉字的辨识和使用。再如在学习火字时,可以给学生出示火的图片,然后再引导学生理解火的功能,进而让学生理解火的含义,同时还为他们以后学习和识字奠定基础。
(四)区分异同比较形近字
中国汉字中有许多是形近字,这些形近字由于偏旁的不同含义相差较远。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形近字的教学时,可以利用字理教学法来比较分析这些形近字,进而取得良好的识字效果。如在在学习“漂”“飘”二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二者的区别,知道小船是在水中借助水的力量而行进的。而飘字则是风字旁,是借助风力而行进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这两个汉字的教学时,可以把这两个汉字的演变历程展示给学生,进而让他们了解这两个汉字的不同。
结语
字理教学是目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比较高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可以利用字理教学的理论依据,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字理,同时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进而激活他们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扩展他们视野的同时通过字理教学领悟汉字魅力。让语文课堂充满知识性和趣味性,进一步提高学生识字的效果,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付蔚男.关于字理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47):20.
[2] 杜建霞.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探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6):69.
[3] 贾立行.小学语文低年段字理识字教学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3):4.
[4] 游婉妍.借字理识字之便,让识字更有趣 ——基于字理识字的汉字教学研究[J].华夏教师,2019,(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