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探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策略与研究
作 者:刘玉鹏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实验中学,山东 青岛 266700)
大
中
小
摘 要:打造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是数学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如何利用好课堂时间传授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是每一位一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教学问题。从构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的目的出发,基于学生基础知识丰富,能力水平提高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思想和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才能让初中数学教育得以创新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多媒体;情景;问题
前言
高效的课堂,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更多的内容,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体制的改革,为当代初中数学教师提供了较好的发展平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先进的教学思想,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牢笼。探究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方法,才能让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越来越好。
一、创设问题情景,构建高效课堂
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给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开放其广阔的平台。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利用填鸭式教学法组织教学。在课堂学习中,初中学生只能被动地配合教师的课堂讲解,接受来自教师的所有数学内容。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得不到培养,也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数学知识探究和问题分析上,过分依赖教师。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要构建高效课堂,教师要关注问题在学生个人学习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借助问题情境的打造,让数学课堂更加开放、更加灵活。学生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就要动脑去思考,积极去融入。用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将学生从被动学习者转变成为主动学习者。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数学学习水平,合理设置和调整问题的难度,有助于初中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积极探索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像在讲解“字母表示数”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入手,设置由易到难的问题。借助多个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接触数学知识。通过思考问题,找到数学知识,了解自己需要在课堂中掌握哪些内容。像“什么是字母?什么是数?字母与数代表的内涵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字母表示数?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优势?”这样的问题,对于学生明确课堂学习重点,建立数学知识体系,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从知识的直接传递者,变成问题的提出者。引导学生结合问题去探索,去思考,获得直接学习经验,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如若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教师可以给学生部分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相互考查,活跃课堂氛围,让问题情境的打造更具有主动性。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构建高效课堂
多媒体设备的应用逐渐普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能够减弱数学学科内容的抽象性。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科的知识相对抽象,学习过程相对枯燥。在课堂中仰赖教师的讲解去掌握和理解全部数学知识,是不现实的,更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除了要传递基本学科知识,丰富传递手段。教师还有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抽象的知识转变成为形象的信息,是符合初中学生思维认知特点的。也能够让学生先获得感性认知,通过理解获得理性认知。正确对待数学课本中的知识,了解数学语言的科学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数学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让学生改变传统的数学学习观念,更能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
像在讲解“用计算器进行运算”这一节内容时,很多教师会引导学生将计算器带到课堂中来,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如何使用计算器。众所周知,计算器是社会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工具。但在数学课堂中学习使用计算器,并不仅限于简单的运算。教师要了解学生认识计算器上的各个按钮,了解每一个按钮对应什么样的运算需求,如何巧妙地利用计算器提高运算效率。在教学时,如果教师只借助计算器实务组织教学,虽然能够让学生快速理解,却大大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借助多媒体设备,将计算器投放到大屏幕上。通过个人操作,学生观摩的方式,让学生以最形象、最生动的方式去接触有关于计算器的一切信息。有利于初中学生建立计算器使用意识,了解计算器功能,产生继续学习的热情。
又如在学习“统计图的选择”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培养学生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能力,促进学生了解统计图的多种类型和每一种类型统计图的特点、优势和劣势。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不同的统计图。让学生针对有关于一组数据的多个统计图,观察、分析、比较、归纳,自主发现统计图的不同之处,能够让课堂教学氛围更加灵动。借助多媒体呈现形象的资源,鼓励学生以课堂为单位或以小组为单位积极讨论。会使课本上整体化的统计图选择内容变得精细化,有助于学生掌握。
三、关注一题多解,构建高效课堂
一题多解,对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辨析能力的提高都有重要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数学学科的逻辑性。记住数学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入手去分析数学题目。做好一题多解训练,能够让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越来越强,也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总是变通着思考问题,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
像在讲解“某人买13个鸡蛋、5个鸭蛋、9个鹌鹑蛋,共用去9.25元。如果买2个鸡蛋、4个鸭蛋、3个鹌鹑蛋,则共用去3.20元。试问只买鸡蛋、鸭蛋、鹌鹑蛋各一个,共需多少钱?”这样的题目,是学习方程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题目。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题目条件和要求内容之间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借助凑整法、主元法、消元法、参数法、待定系数法等不同的手段去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开拓。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利用创新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才能让学生找到数学学习的方向。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形成。面向全体学生组织教学,切实提高整体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闯.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初探[J].读与写,2019,16(29):159.
[2] 韦旭长.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读与写,2019,16(30):133.
[3] 徐建军.探讨如何开展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数码设计(上),2019,(9):77-78.
[4] 赵映艳.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探究[J].考试周刊,2019,(66):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