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开放式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探讨

开放式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探讨

作 者:由 嘉 (山东省青岛第五十三中学,山东 青岛 266034)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开放式教学模式成为更多教师的首选。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利用开放式教学法,不仅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促进课堂互动,有助于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收获更多细节内容。关注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并探究创新的初中业教学手段,是当代音乐教师的关键教学改革任务。

关键词:开放;初中音乐;情境;方法;创新
前言
素质教育的实施,让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学科的教学地位大大提高。音乐教学,不仅是传播民族文化的教学活动,还是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教学实践。利用开放式教学模式组织初中音乐教学,能够燃起学生的音乐学习激情,提高学生的艺术涵养水平。
一、转变教学理念,促进开放教学
正所谓转变意识,是转变实践的前提因素。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转变个人教学意识和教学态度。在音乐教学实践中积极利用开放式教学法,需要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重新认知音乐学科,探究音乐学科内的教学内容。一直以来,音乐学科被当成初中教学体系中的副科。但音乐并不是副科,它的存在,对于其他学科有直接影响,且与其他学科一样重要。
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下,每一位学生都应该通过学校的学习,得到全面且综合的发展。音乐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个人情感,认识生命,了解生活和文化。端正音乐教学意识,将音乐教学和学生的个人素质发展联系在一起,有助于教师探究全新的开放式教学模式。除此之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关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程序或固定的模式。与其他学科相同,教师要关注教学内容内涵的开发。同时,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艺术类的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个人情操。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初中音乐提供了开放的发展平台。利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将音乐理论知识和学生的音乐实践结合在一起,重视音乐教学的多个重点,才能实现培养学生艺术涵养的目标。
二、拓展课外内容,促进开放教学
拓展课外教学内容或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对于初中生来讲,是完全新颖的音乐学习方式。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空间上进行双重开放与拓展。让学生了解音乐在生活中的存在形式,了解音乐艺术的亲民性和普遍性。教师积极打造课外音乐课堂,将课外学习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能够丰富学生的个人音乐实践,解决初中学生音乐学习热情不足,课后音乐活动较少的问题。教师要关注初中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选择具体的课外学习内容和课外音乐实践内容。让学生在兴趣的刺激下变得更加兴奋,乐于学习音乐,乐于参与到课外实践活动中,主动去收集和挖掘有价值的课外学习资源。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组织一些主题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主题的引领下,彰显个人音乐能力,学习与主题相关的音乐作品。传统节日,是组织主题化活动的有效契机。大多数初中学生不喜欢红歌和革命歌曲,认为这些歌曲与生活相距较远,且唱起来过于激昂、亢奋。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红歌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丰富学生音乐体验的重要资源。利用国庆节,引导学生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下感受到国家的强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参加主题化的合唱活动,在合唱中学生由一开始的反感到逐渐融入,再到主动参与。因为他们在合唱中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也认可到了音乐作品传达的价值观。通过音乐实践活动的参与,了解强大祖国,了解革命热情。
三、创新教学形式,促进开放教学
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是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关键环节。在日常教学前,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工作。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和与之对应的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参与到课堂中,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
首先,教师可以尝试情境教学法。过去的初中音乐教学过程较为封闭,教师只关注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在聆听这些与他们生活的时代较久远的音乐作品时,往往感到枯燥无聊,甚至认识不到音乐学习的用处。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情境的构建,帮助初中学生了解每一个音乐作品创作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用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转变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看法。
像在学习《劳动的歌》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知识——号子。欣赏劳动号子的相关视频资料,学唱《杵歌》这首歌。教师要通过课堂中的有效教学,培养学生对家的丰富感受。让学生通过演唱,了解劳动号子的结构特点。同时,激发相关的内心感受。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MTV这样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中的劳动号子和对应的农事劳作,从而更切身的理解号子在劳动生活中的作用,并进一步理解歌曲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继续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情境依靠,了解劳动号子的不同种类与其不同特点。
其次,教师可以选择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音乐课堂中应当存在的音乐理论知识。利用这样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搜集材料,合作探究。在交流中,获取有关于音乐的基础理论知识,并用个性化的方法去消化与掌握,提升个人音乐理论水平。
像在学习《献上最洁白的哈达》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藏族独具特色的音乐旋律,并进行装饰音的准确演唱。所谓装饰音,就是在乐曲或歌曲中装饰旋律的临时音符,多用来丰富曲调,给乐曲增加特色与效果。因为藏族音乐的独特性,装饰音在歌曲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装饰音在乐谱中的表现形式。利用学生学过或者熟悉的音乐作品乐谱,作为学生合作探究的资源。让学生在小组内一起来讨论装饰音的形式、作用、表达效果,并进行准确的演唱,从而感知其在歌曲中的重要作用。这样的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促进了学生的开放学习,在开放化的课堂中彰显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将开放式教学模式作为音乐教学改革的入口。关注课程设置和教学思想更新,让新的方法出现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插上音乐的翅膀,在艺术世界中更好的飞翔。
参考文献
[1]张慧.初中音乐如何构建开放式课堂氛围[J].新课程·中旬,2019,(6):173.
[2]范红艳.初中音乐课堂开放式教学的实践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9,5(8):76. 
[3]刘静.初中音乐开放式教学初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46):99. 
[4]张宗梅.关于开放式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艺术评鉴,2018,(21):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