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讨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讨

作 者:季 卿 (江苏省南京市沿江中学 210032)

 摘   要:笔者认为开展个性化道德教育对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具有重要作用。而我国当下的初中班主任在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着如教学模式陈旧、教学创新性不足、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等问题。基于以上初中道德教育的现实背景,本文先对初中当下的道德教育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再对初中道德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生;道德教育;个性化教学;激励策略   
一、 引言
从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很大的益处。中华民族具有悠长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道德教育核心素养是经过长时间的筛选和沉淀,从某方面可以代表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中庸智慧。在现代较为浮躁的社会中,初中生更应该多从自身方面进行完善,塑造优良的道德品质,这样不但可以学习优良的传统文化,还可以提升自身素养,领悟人生哲理,真正地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新青年。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地实施激励策略及应用方面。                           
二、 国内部分初中的道德教育现状
(一)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模式较为陈旧
第一,一部分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育模式仍旧停留在传统的板书式&班会式教育中,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道德理论,但是时间一长就容易使得学生觉得道德教育越来越枯燥无味。
第二,一些初中班主任每周仅开展一次德育教育工作,甚至有的班主任一个学期仅开展一次或者两次的道德教育课程,时间长久就会导致道德教育工作形同虚设,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不佳。
(二)学生对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第一,初中生迫于学习的压力,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多数情况下是在自习课上学习英语、数学等课程,而忽略了在道德教育方面的学习。
第二,初中班主任在课堂中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对学生在道德教育的意义和道德榜样方面进行引导,无法帮助他们对道德教育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三、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讨
(一)将多媒体德育和传统德育教育工作相结合
笔者认为,老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进入云课堂,将国内知名的初中道德教育课程进行下载或者在线播放,并且结合自己所准备的德育主题,进行"求同存异"式地教学,再尽可能地为学生进行课外补充。如此一来,就可以实现“多媒体德育教学+传统德育教学”整合的创新性教学效果。                                                                具体来说,首先,老师可以从腾讯云课堂或者网易云课堂等互联网渠道搜寻和初中道德教育相关的视频短片,再在课堂中进行选择性地播放和讲解,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理解开展道德教育工作所包涵的内在价值。
其次,在引导学生对所需要学习的道德教育视频进行大致理解之后,再要求学生对这些作品进行有针对性地反思,例如在班会阶段,加强学生对所学德育内容的回顾,并且对学生进行抽查提问,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该次德育教育的学习效果。
最后,老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道德&实践"任务的分配,让学生在接受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完成相对应的实践任务,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地加深学生的道德教育效果,真正地体现出"学以致用"的意义——在德育中深化理解,在实践中重新反思。
(二)在传统道德课堂中引入微课堂式"道德榜样学习"模式 
笔者认为,在当今的互联网信息时代中,初中班主任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入微课堂"向道德榜样学习"的教学模式,来提升道德教育课程的趣味性和高效性。在笔者看来,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播放和道德榜样相关的PPT课件,并且结合"道德榜样故事概述图"来对学生进行分享式地教育,这样更能够让学生快速地掌握相关的道德方法,最后再通过"道德教育模式&榜样学习目标制定"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检验对学生的德育教学情况,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道德教育课程的趣味性。
具体来说,初中班主任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实施: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和本次德育主题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对这些资料先进行诵读,再根据这些资料所反映出的具体道德品质进行梳理,这将会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道德教育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体现出德育教育的价值。                                                                (三)通过制定加分规则,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激励作用
笔者认为,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制定加分规则的方式,将不同的德育方面制定不同的加分机制,激励学生对德育教育的重视。此外,笔者认为老师还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在德育课堂中参与师生互动,实现"个性化教学+德育教育激励+交互教学"三合一的教学效果。
具体来说,老师可以先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对不同小组每周进行不同分数的制定,在每周一对上周的小组道德总分进行评比,对第一名的小组成员进行奖励,例如颁发流动红旗、奖励笔芯等,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对道德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提升学生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四、 结束语
虽然目前我国一些初中班主任在教学方面有所提升,但在如何有效地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和实施激励策略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基于以上现状,笔者从三个角度将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路径进行了论述——可以很好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道德实践能力和道德思维能力,这也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希望对初中的班主任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起到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春,刘杰莲.基于教育行动研究的《新视野初中德育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建构实践与反思[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8,18(09):118-122.
[2]张琳琳.国内初中院校在道德教育模式中的优势互补——浅谈学案和翻转课堂教学有效结合[J/OL].语文广场,2018(10):154-155[2018-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