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以生为本在初中美术课堂管理中的尝试

以生为本在初中美术课堂管理中的尝试

作 者:刘程程 (安徽省合肥市行知学校,安徽 合肥 230011)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在各学科得到广泛普及。在初中美术课堂管理中积极利用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促进以学生为本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不仅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美术知识,还能让美术课堂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而服务。

关键词:以生为本;初中美术;师生;创新
前言
倡导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创新教学思想的重要表现。在过去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少主动参与课堂,缺少主动思考和积极互动的机会。关注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与探究,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形象出现在课堂中,能够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成果。
一、以生为本,积极鼓励
美术学习信心不足,是当代初中美术教学的普遍现象。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落实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促进课堂管理的优化,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美术学习信心的养成。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学生,让学生获得美术学习的成就感,才能使其产生学科学习信心。欣赏,是美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活动,是一种情感化的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借助美术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活跃思维。通过欣赏,获得个性化的感悟,了解美术。在欣赏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行为和语言,及时给予鼓励。积极、主动地抓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激励作为课堂评价的主体,帮助学生增强美术学习动力和信心。而非抓住学生的错误,一再引导纠正。对于学生来讲,教师的一句鼓励和一句肯定,能够转变他们的学科学习态度。给学生未来的美术学习带去强大的力量,也能支撑学生的美术学习信念。
像在"讲解如何欣赏建筑艺术"这一课时,教师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建筑的结构特点。通过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使学生对建筑艺术有初步了解。在本次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不同建筑的构造特点,以及从中国古代建筑中获得人文知识和审美能力,是教学难点。教师要结合课本中的内容,引导学生做必要的欣赏活动。在欣赏过程中,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各类建筑的看法。像天安门、万里长城、承德普宁寺、大理三塔、圆明园、水乡周庄,都是中国极具特色的建筑类型。引导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说出自己的喜好和看法,有利于课堂氛围的活跃化,以及学生个人表达机会的增多。有的学生在欣赏天安门时,说出"天安门,建筑结构十分规矩,符合中华民族和谐理念,但我并不喜欢这种死板的建筑类型"的感悟。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建筑欣赏追求,面对学生所给出的个性化看法,教师要积极鼓励和肯定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欣赏,多表达,肯定学生已经获得的欣赏感悟。
二、以生为本,给予关注
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中心的实践。在过去的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一直将自己视为教学的中心。在课堂中不停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让学生接收自己的审美成果。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很少进行主动探究,也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个性化感受。关注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的艺术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并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一举一动。才能让美术课堂具有情感,具有灵性。在课堂中,教师要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了解教师对自己的肯定,对自己的重视。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占据课堂时间,在课堂中有更多的表现。
像在讲解"三位中国美术家"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多视点欣赏和评述美术作品。了解三位美术大师及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风格特点,学会正确的美术欣赏方法。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查阅、收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课本中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关注《清明上河图》、《群马》、《朱荷》这三幅美术作品以及对应的作者。在课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了解三位大师以及三位大师的作品特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上台做有关于三位大师介绍的汇报。鼓励学生成为课堂中新知识的输出者,突出学生的课堂中心地位。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同学和老师的目光都集中在汇报者身上。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发现个人查阅资料所付出的经历是有价值的,从而产生不同的美术学习感受,建立美术学习兴趣。
三、以生为本,自主探究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管理中利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关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组织,机会的创造以及能力的培养。审美能力培养,是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教学任务,且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美术课堂,是学生接收美术知识,丰富美术文化的重要阵地。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教师要给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氛围和课堂条件。从具体教学内容出发,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提出问题,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积极自主地去探究与解决,能够让学生在思维运动过程中建立相对完整的美术知识体系。这样自己探究得来的美术知识体系,更具有可理解性和可记忆性。
像在讲解"用色彩表达情感"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通过列举大量图片实例,让学生认识色彩的基本知识与相关规律。了解装饰色彩及其在艺术和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色彩,能够利用色彩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图片实例以及颜色应用实例。教师可以将这样的教学资源整理好,在课堂中交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这样的学习资源,自主探究色彩基本知识和使用规律。探究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产生个性化的色彩使用方式。
结语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本的初中为数课堂氛围更加灵活,内容更加丰富,学生的个性得以展现。不断掌握全新的教学模式,用生本理念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创新性。才能让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吸引初中学生,促进新一代初中学生美术素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房兴梅.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美术高效课堂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35):20.
[2]何克昌.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美术高效课堂构建[J].读与写,2019,16(36):200.
[3]孙洪.以学生为本,优化初中美术课堂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4,(25):23. 
[4]窦建平."以生为本"在初中美术课堂管理中的尝试[J].未来英才,2016,(4):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