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城乡结合部小学德育工作初探

城乡结合部小学德育工作初探

作 者:何若春 (重庆市合川区嘉滨路小学,重庆 合川 401520)

 

 
摘   要:城乡结合部小学德育工作初探,从研究背景、现状分析、理论数据提出德育工作实施的必要性。文章从立德树人,继承传统美德;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思想;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把快乐还给学生;让德育回归生活,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形成德育合力等五个方面阐述城乡结合部小学德育工作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三义厚德;德育合力
一、创新德育工作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一)立德树人,继承传统美德
学校结合自身德育优势资源,创新性地提出了"三义厚德、完美人生"的德育模式。"三义"德育是指以中华传统美德为根基的"大义、忠义、孝义"。"大义"——主要是指民主大义、爱祖国、爱人民等是高度思想的统一, "忠义"——主要是指对工作、对朋友要讲诚意、讲道义等,"孝义"——百善孝为先,主要指是一个人道德行为的开端,是对父母长辈的爱心等。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兴盛的"根"与"魂",是优秀的人类精神文化财富。"大义、忠义、孝义"是中国传统美德的精神内涵,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精神价值追求。因此,学校选择了以"大义、忠义、孝义"把传统美德作为学校办学理念的精神统领,从"以人为本,为孩子一生发展奠基"办学宗旨,到"教育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文明一个村社、推动整个社会"作为办学目标,无不渗透着传统美德的因数。     
为了使传统美德扎根学校德育体系之中,学校通过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开发校本教材和研发精品课程,把传统美德融入学校教学之中,全面铺开"三义"教育研讨活动。学校不仅把传统美德贯穿到办学理念、教学体系之中,还以传统美德浸润温馨的校园,无论是校园环境还是班级布置,处处渗透着传统美德的意蕴。
(二)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思想
在继承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学校坚持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三义"教育,培养优良品质。  
近年来,学校结合重要节庆日、纪念日,通过每月确定教育活动主题组织宣传和实践活动。如本学期以"德育在行动,校园小义工"为主题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一是利用赶集日组织学生向村民发放交通安全的宣传单,宣传交通安全知识。二是为推进"我的中国梦"主题校园文化建设,举行了以"我的六一·我的梦"为主题的一系列庆祝活动。三是在重阳节这天,组织捐款并到敬老院进行慰问活动,学生为老人们捶背、捏腿、讲故事与老人们一起包抄手等,培养学生感恩、敬老的传统美德。四是组织了开展"红领巾心向党·学英雄助成长"纪念少年英雄刘文学牺牲五十三周年活动。五是开展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从正确洗手"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六是组织开展"摒弃交通陋习,倡导文明出行"的安全教育活动。七是在假期中要求学生积极参加"美德在家庭,公德入村院,文明伴我行"为主题的"八个一"公民道德实践活动,争当爱心小天使,道德小模范,文明小标兵。
通过这一系列主题鲜明的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养。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把快乐还给学生
一是规范教学行为,狠抓减负提质。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学环境,实实在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扩大学生自由自主的空间。二是尊重学生个性特长,认真开展2+2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结合校实际,利用现有资源,进一步开发校本课程,兴趣小组保证有校本教材、师资、管理制度。通过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个性特长得到了张扬。三是关注传统学困生,用爱心点燃希望。每一个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无限发展潜能的人,我们要求教师要能抛开传统观念的羁绊与束缚,关注学困生,真正树立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的理念,以一种全新的目光欣赏自己的教育对象,用爱心去点燃希望。许多教师把全部心血倾注在这些学生身上,全心全意。善于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从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样的教育唤醒了学困生心灵深处的良知,点燃了他们张扬个性的激情,品尝成功的喜悦,体会成长的快乐。
(四)让德育回归生活,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
教育发生作用的前提,就是取得受教育者在文化、生活、情感等方面的接纳与认同。我们确立了德育工作的原则: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家庭,贴近社会现实。注重六大主题教育,即:"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教育;珍爱生命的国防安全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诚实守信的做人教育;遵纪守规的法制教育;健全心理品质、构筑美好人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样,以关注生命的存在,关注学生发展的情感、兴趣和需求为立足点,将德育目标融化在做人、生活和学习上,让学生在规范行为,养成习惯的实践中,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并将各种体验、情感内化为意志、品质,逐步进入自律的境界。
(五)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形成德育合力
学校为增强德育实效,大力加强与家长、社会的联系,共同促进学校德育合力的形成。
学校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择优选拔优秀教师担任德育干部和班主任。通过教师集体政治学习会、专题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研究会、年级组长及班主任例会、集体备课制等举措,不断提升德育骨干队伍的德育素养和德育工作能力。学校还多次邀请市区著名的德育专家来校开办讲座,组织班主任走出去,开拓视野,提升素养。这些活动既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又营造了浓郁的德育文化氛围。另外,学校德育管理组织积极主动延伸到社区和家庭,协同关工委、家长委员会、校外法制副校长、村居委会组成"三位一体"的管理网络,形成各部门密切配合,步调一致、信息畅通的德育联动机制,形成强大的德育合力,保证了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为扭转家庭教育过于薄弱的局面,学校整合社会资源,创办了"家教大讲堂",普及家庭教育知识,还定期邀请家教专家、优秀家长代表、优秀班主任为家长们介绍家教经验,把学习课堂搬进了家庭。同时学校还通过校讯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这样整合了学校、家庭、社会三大领域的教育资源,形成德育教育合力。
总之。城乡结合部小学德育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才能点燃未来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城乡结合部——电子文献(百度).
[2]"大义、忠义、孝义"解读——电子文献(百度).
[3]《三字经》、《弟子规》——电子文献(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