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策略探究
作 者:李梦漪
(仙游县度峰中学,福建 莆田 351266)
大
中
小
摘 要: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对中学生的人格培养、法律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利用当今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给学生引入意义深刻的时政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充实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和应用,培养高素质的中学生,实现新时代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时政教学;措施
前言
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正是处在情绪情感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良好人格品质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中,教育者在相关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社会,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养成的措施,是让学生懂得保护自我,正确处理突发事件的关键。因此,本文就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展开讨论,提出个人建议。
一、科学选取时政案例,强化理论指导
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素材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要求,要想最大限度上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作为教育者就必须认真观察学生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来设计教学内容。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为了增加课堂活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一些当下流行的话题和案例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掌握正确处理事情的能力。比如,在学习《珍视生命》这一节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命,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生命的诞生”这个视频,让学生明白生命的起源以及它的价值所在,此时再给学生一些具体的时政案例,让学生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例如,针对当代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出现了很多抑郁、自杀等现象,人们选择以特殊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在这些当下流行的案例背后,教师让每个学生回答自己认为“活着”的意义,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生命观指导,让学生能够善于发现生命的奥秘,懂得从生活中体验生命的魅力,以此来培养珍爱生命,同时也珍爱别人生命的品质,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只有拥有了生命,才能为后续的生活学习提供前提保障,才能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才能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开展课堂讨论,促进学生思考交流
随着当下网络平台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络生活中追求新鲜感,很多初中生也试图从网络中获得实际生活中得不到的安慰,这就出现了当今的一系列网络问题。比如“网络诈骗”,我们经常可以从新闻中听说某某学生会见网友,被骗取财产等事件,有的人因此还收到身体威胁等等。因此,很好的针对“网络安全”这个话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给定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正确进行认识。例如,在学习关于“网上交友新时空”内容时,教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平时会在网络上交朋友吗?”有的人回答“有”,有的人回答“没有。”“好,我再问同学们,如果你有一个聊了半个月的网友,约你出去吃饭,此时你会怎么做呢?请大家以小组展开讨论。”在讨论之后,教师邀请学生来发表意见,有的学生回答“我不会去见面,因为网络是虚拟的,大家只在网络上做朋友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去在现实生活中见面。”也有的同学回答“如果我了解他,可能会选取一个人多的地方去见面,毕竟已经成为朋友,见一面增进感情也是可以的。”“好的,同学们,大家有两种观点,一种是选择见面,另一种是不见面,我在这里建议同学们还是尽量不要去,如果情况允许的话,可以选择和朋友一起,自己不要单独去会见网友,以免真的发生危及自身的事情,同学们明白了吗?”“明白。”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学生在心里形成了正确的方向,对这种现象的发生也有了正确的认识,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正确理念形成。
三、模拟案件情景,推进知识运用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方面已经不同于小学阶段,要想真正的让课堂起到教学效果,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有效的活动组织,进一步强化学生在知识应用方面的能力。例如,在学习“预防犯罪”这一节内容时,老师需要先通过相关视频讲解或者课本文字解读等方法,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法律常识,明白哪些事情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哪些事情是正确的,哪些事情是损害他人、受到处罚的。在掌握了基础的理论知识以后,教师在组织学生来模拟时政案件的情境,增强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比如,教师邀请一位学生扮演晚上下班回家的单身女子,一位同学扮演想抢劫的男子。这时候让学生根据情境展开对话。“不许动!把身上的钱和手机全部拿出来!”“好好好,我全给你。”这时有的同学说,可以向周围人求救,没有必要真的拿出来钱财,那么教师就要针对这个思想进行解释:“同学们,在我们单独一个人走路的过程中,尤其是身边没有其他人时,一定要学会舍弃钱财,保全生命,只有生命才是最重要的,明白吗,嫌疑人我们可以通过后续的公安力量将他抓获。”同学们点点头,通过这样的小情境模拟,明白了具体知识的应用,保护了个人安全。
四、观看时政新闻,培养社会意识
《新闻联播》是我们了解各种时政大事的主要途径,对于中学生来说,可能不会专门的去关注政治新闻,所学习到的知识也比较少,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课堂时间给学生播放相关的时政新闻,通过新闻的播放,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我国的法制观念,明白我国有哪些法律,是为什么情况制定的等,从而提升法律意识,扩宽知识面。因此,教师可以适当的在课堂中引入时政新闻教学,让学生以直观、影响力深刻的方式来学习。例如,学习新时代思想时,教材中提到的“和谐与梦想”,教师通过给学生播放时政新闻,让学生正确的了解当代我们中国人的中国梦,以及我们国家取得的一些大的成就,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激励自己做一个爱祖国、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意识的公民。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合理的运用教学工具,强化学生的思维意识和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即可以让学生明白事情的正反面,扩展知识面,又可以加速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思想品德健康、法律意识雄厚的新一代中学生,从而实现教学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曾国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时政教学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9,(52):119.
[2]汪明太.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时政教学的应用研究[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8):212.
[3]任慧.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融入时政教学[J].南北桥,2019,(15):110.
[4]杜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时政教学探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5):59-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