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小学高年级开展春节文 化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和研究
作 者:蓝幸兰
(中山市东升镇高沙小学 528414)
大
中
小
摘 要: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最具凝聚力的因素。在英语教学中,开展春节文化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传统的魅力,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我国春节文化的精髓,使学生树立爱的信念,对强化学生的家庭观念和文化传承意识具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阅读教学;春节;节日文化;传统文化
一、布置学生课前预习,由导学、助学到促学
课前预习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作用不容忽视。制定导学方案用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促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大重要教学策略。而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的内容之多,想让学生在一节课学完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本节课前,笔者设置让学生上网了解有关春节的习俗和饮食,尝试说说相关的英文表达。学生在课前做好学习准备和知识储备,在课堂中老师进行头脑风暴环节的时候就可以大量进行输出,为接下来的阅读教学做好铺垫,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传统节日文化为载体,巧设阅读教学活动
本节春节文化阅读教学课堂中,笔者通过创设各种有效的英语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春节文化。
(一)巧妙设置教学情境
课堂伊始,通过图片和播放歌曲,让孩子们猜一猜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中国新年热闹的氛围。设计用奖励红包的形式进行小组竞赛,让孩子们说说对春节的认识,唤醒孩子们的已知认知,让孩子们自然地进入比较真实的交际情境,进入阅读环节。另外,板书整体看就是一幅春节的场景,各种春节的元素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新年的氛围,在情境中感受文化之美。
(二)合理整合阅读文本
《课标》指出: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笔者以春节的简述——春节的习俗——中国南北方过春节的差异三个维度编写阅读文本,分别以略读、细读、小组合作三种形式进行阅读,最后到拓展——世界的春节,由浅至深,层层递进,一环扣一环,构成完整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从不同维度了解中国春节的相关文化。
(三)任务驱动,指导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思维"动"起来和课堂"活"起来。在阅读文本时,笔者分别设计了三个不同难度的练习,第一篇是快速阅读找出问题的答案;第二篇细读文本判断对错;第三篇是小组合作填表格。学生通过在文中划线找答案的方法、带着问题去阅读、对比法等,运用这些技巧来分析和处理信息,从而获得新知识,即语言的输入、内化过程。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真正做到读中学。
(四)设计活动,实现在玩中学
通过设置一些guessing game,chant等活动,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实现让学生在玩中掌握知识。比如在本节课中,通过让学生贴一贴春联和倒福,再让他们进行对联搭配游戏,让他们明白我们中国人贴对联的习惯是从右到左的顺序,感受到了我们中国的对联有讲究对称押韵的原则。让学生在活动中寻找答案,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来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牢固性。
(五)多媒体辅助教学为课堂画上点睛之笔。
将电影和动画带入课堂,小学生会更加感兴趣,更加专注,也更直观。本节课中笔者在拓展部分给孩子们展示了视频《中国范儿》中的"味不同,年相似",《中国范儿》是中国网精心打造的,采用英文配音、中英双语字幕的微视频节目,它向孩子们展示了中国多个民族的春节习俗、别具一格的饮食特色以及春节的国际化,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感受节日文化中的精髓和传统的家庭观念元素,即春节家人团聚的重要意义,并且了解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融合点,即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世界的认可和融合,春节不单单是中国的春节,也是世界的春节。
三、巧设任务,拓展课后活动
春节文化内涵丰富,通过课堂学生对阅读文本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但要让学生内化、思考、整理所学春节文化知识,达到有效的知识输出并形成自己的观点还需要一些重要任务,所以在课后进行拓展作为教学的补充显得非常必要。本节课课后通过压岁钱的调查活动、新年祝福语的英文表达翻译和"年的传说"绘本阅读作为课堂延伸和补充,学生对春节的相关知识能更全面、更系统地掌握。另外,结合我校家长进课堂体验课程,让做饺子手巧的家委准备好材料,为孩子们展示如何包饺子,让孩子们带上手套进行包饺子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吃上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别有一番风味,毕竟制作节日美食也是非物质文化的一种传承。包饺子体验活动既让学生在玩中学,又品出年的味道!
作为一名中国的英语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英语的学习不单单是为了理解和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更应该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手段。在我们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就应该有意识地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课堂的点滴中真实地感受传统文化和英语学科的双重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梦娟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教育探索,2013(9):23-24
[3] 顾明远 要充分教育对文化的传播、选择、创新功能,人民教育,2016.第14期:1-1
[4] 爱武. 英语文化意识的多元化渗透与培养[J]. 新课程研究,20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