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角色扮演在儿童行为管理教学中的运用 The role playing in the teaching of childrens behavior management

角色扮演在儿童行为管理教学中的运用 The role playing in the teaching of childrens behavior management

作 者:盛 婷 曾素娟 徐冬雪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广东 广州 510140)

 基金项目: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8年医学教育研究课题(2018B-N08010)

 
摘   要:目的:应用"角色扮演"教学法试行《儿童口腔医学》行为管理一章的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和提高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方法: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5级口腔医学本科生62人作为教学对象,该对象正处于学习口腔医学临床专业课阶段。将传统课堂转换成"小剧场"模式,自制调查问卷,通过问诊技巧,医患沟通,治疗方案制定三个环节的角色扮演评价教学效果。学生在完成角色扮演之后,让学生对于"角色扮演"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角色扮演教学法给学生带来的好处,并作统计分析。结果:82.26%学生认为"角色扮演"教学法可以激发学习热情,66.16%学生认为可以提高临床沟通能力,77.42%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团队合作能力,调查数据结果说明"角色扮演"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热情,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将理论知识形象生动地整合到临床实践中,有利于学生的临床思维的建立以及临床沟通能力的提高。结论: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角色扮演"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Abstract:Objective: To apply the "role-playing" teaching method to test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hildren's Stomatology" behavior management chapter, to innovate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training in higher medical colleges. Method: A total of 62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Stomatology in the Affiliated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enrolled as subjects. The subject is in the clinical professional course of stomatology.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was transformed into a "small theater" model, self-made questionnaires, and the role of the role-playing evaluation of teaching through three aspects of consultation skills,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and treatment planning. After completing the role-playing, students will conduc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role-playing" teaching method to understand the benefits of the student role-playing teaching method and make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82.26% of the students thought that the "role-playing" teaching method could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66.16% of the students thought that they could improve their clinical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77.42% of the students thought that they could improve their teamwork ability. The survey data showed that the "role-playing" teaching method can improve. Students' self-study enthusiasm, broaden the knowledge breadth of students, and vividly integrate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to clinical practice,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students' clinical thinking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communication skills.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role play" is an effective teaching mode.
关键词:角色扮演;教学改革;行为管理;儿童口腔医学
Keywords: role playing; teaching reform; behavior management; children's stomatology 
"角色扮演法"教学属于情景式教学法的范畴,是借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将认知与感情、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的被动教育局面的一种教学方法[1]。经过几十年的创新和发展,角色扮演已经成为目前国际上广泛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被用于包括临床教学在内的许多学科教育之中[2]。行为管理恰是对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挑战,不仅仅是临床技能的考察,也是对人文情感的培养。角色扮演是一种生动有趣的互动活动,人们通过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获得一些经验[3]。在面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时,学生能够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对象和教学步骤
(一)教育对象
选择2015级口腔医学本科生62人为教学对象。处于学习口腔医学临床专业课阶段。
(二)具体的实施步骤
1.课前的准备
教师在课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针对行为管理章节中非药物行为管理制定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设定角色扮演的内容情节和角色安排。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n=6~7人),根据中国儿童气质论分类,带着角色查找资料,按儿童气质类型分组,编写剧本,剧本扮演角色小组内决定。可分为问诊技巧,医患沟通,治疗方案制定三个环节。
2.课堂实施过程:
课前每组随机抽取扮演患儿类型,各组选派同学即兴发挥,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老师记录学生存在的缺点以及优点,表演结束后进行评估及教学反馈。同时,没有参加演出的学生也要为表演者打分。这种自评和互评的方式相结合,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效果评价
对"角色扮演"教学法的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62份,调查内容见表1
 
表1  学生对角色扮演法的反馈
 
 
 
 
 
 
 
 
 
                            
 
  
 
 
三、讨论
角色扮演法是美国精神病学家Moreno[4]1966年创建的一种社会心理技术,是让人暂置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对他人及自身角色的理解,从而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目前角色扮演教学法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医学学科教育。相比传统教学,"角色扮演"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锻炼学生接诊时心理素质,应对不同临床情境更加从容淡定。传统教学中,教师授课主要是以PPT中的图片加以呈现,学生只是刻板记忆,当学生进入到临床实习时,面对儿童特殊群体时,尤其焦虑的患儿及家长,在医患交流方面缺乏自信,另外一点就是家长对实习生的信任度很低,学生获得的诊疗机会少,影响临床技能的提高。因此,我们在口腔专业本科中《儿童口腔医学》一门课中应用了"角色扮演法"教学尝试。
"角色扮演法"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通过查找资料,自学相关儿童心理学,了解不同患儿心理行为特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深入自学儿童心理学方面的资料。从心理学方面剖析不同年龄段儿童以及家长得心理特征,以便我们可以站在医生的角度如何理解各种不同类型人物的特征,更好的知彼知己,做到有效沟通。小组内成员随机抽签决定扮演角色,巧妙的环节设计以及教学计划、课程大纲要求以外的自我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为了更好地准备"剧本",另一方也能更好地应对对手制造的突发情境。调查问卷结果显示,82.26%的学生认为这次活动可以激发学习热情。这表明学生对这种教学改革是欢迎的。 
"角色扮演"教学方式通过表演使学生培养语言交流能力与沟通能力以及对特定情景突发事件的灵活应对能力。不仅将医学基本知识有效利用起来,也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促进学生向医务工作者身份转换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29.03%学生认为不能肯定能提高沟通能力,4.84%学生认为不能提高沟通能力,分析认为可能是因为有的同学性格害羞,不自信,不爱表达,学生还不适应这种学习模式的转变,在查找资料的可靠性上不确定,所以在病例的准备过程中,辅导老师可以"有限卷入[5]"。指导老师应该积极鼓励,引导,帮助学生掌握课堂学习与讨论的尺度。
实践证明:"角色扮演"的做法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有效尝试。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就高等医学教育而言,其主要目的是对医生的素质进行培养,因此其不仅需将医学基本知识进行掌握,医疗技术也需进行了解,除此之外 ,还需具备较高的医德和人文素养[6]。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是我们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 曦,刘小静,陈云茹,等.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J].教育教学论坛,2017,7(29):191-193.
[2] 奚百顺,童朝阳,王吉耀,等.PBL结合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在八年制急诊临床见习中的运用 [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04):381-384.
[3] Thaman RG,Arora AK. Adopting role plays/skit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of clinical respiratory physiology[J]. AdvPhysiol Educ,2012,36(4):358-359.  
[4] 王杨,乔莉娜,李德渊.角色扮演教学法在提高临床技能中的作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18,7(28):221-222.
[5] 胡洁琼,张玉峰,黄翠,等.角色扮演法在口腔临床医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J].现代医学,2012,40(1):39-42.
[6] 杨庄靑,王常安,杨晓娟,等 .浅谈角色扮演教学法应用在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04(36):7112-7113. 
作者简介
盛婷 口腔医学硕士,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