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语文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分析

小学语文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分析

作 者:陈斐玲 (兴宁市永和中心小学,广东 梅州 514571)

 摘   要:在新课改的教育改革背景下,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已经不足以适应当下的学生需求与课堂教学。相比单纯的注重知识量的积累与增长,现代教育理念所提倡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理论创新能力,互动式教学模式作为重视学生主体性特征的教学模式应用而生,并迅速地在实际教学中得到了普及。本文以互动式教学模式为研究基点,深入探讨了其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前言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教学关系,是新课标改革中所提出的教育改革核心要点之一。通过良好的课堂互动与课后交流,建立合作型交流,不仅体现出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也提升了学习的实际效率。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而言,如何生动的将传统文化精华传递给青少年儿童是每一位老师所要细心考量的重要教学任务。在这样的境况下,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发展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内容与特点
互动式教学摒弃了传统"填鸭式"的生硬教学模式,让课堂不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的主场。其核心特点在于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愿望,让他们能够自发自主的对学科学习进行思索与创新。教学游戏、课堂活动与情景小剧场等具有创新性与灵活性的教学方式,都是互动式教学常用的手段,这些新颖的互动形式可以让学生激活自己的发散式思维,对知识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主体思考。长远来看这种教学模式所达到的效果,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学习思维的成长,具有影响深远、重要深刻的长期良性影响。
另一方面,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小学语文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语文学习的整体过程也是这些能力的综合性体现过程。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好动爱玩、想象力强等年龄特点,以活动和游戏为主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能够更好的契合孩子们的成长特征,重点培养其语文学科综合能力。互动式教学模式不仅为教师的教学多元化提供了有效的实用手段,也改善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从思维和现实两个层面达到了教育进步改革的基本目的。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应用
(一)营造互动环境,提高学生积极性
语文课堂作为知识传授的重要阵地,教师应该保持其课堂氛围在严肃中不失生动,在紧凑中不失节奏;而不是为了追赶课时,将课堂变成知识记诵考核的严苛训练场。只有在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下,教师与学生之间才能形成良性互动,学生们对语文学习才能具备积极性与自主性。这种轻松愉悦课堂氛围的营造,离不开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烂熟于心与教学环节的精妙设计,同时也需要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一个精准的把握。轻松的互动环境下,学生们不仅能够真正放松的对教材中的内容展开思考,同时也可以完全发挥其发散性思维特征,结合生活实际与课外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来反哺课堂。这种良好的互动环境下,教师们不仅可以切实改变"填鸭式"和"一言堂"的传统僵化模式,同时也为学生们的主动思考提供了良好的课堂基础。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的设计过程中虽然能够以风趣幽默的方式对实质性教学内容的相关问题进行讲授,但是其讲课的风格和课件形式应该尽量趋向于小学生的审美特征与心理特点,而不是跨越了年龄成长层次与阅历,这种教学设计不仅无法营造合适的教学环境,还会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不足等问题。
(二)改善互动方式,加强学生参与性
在教学互动方式上,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教师应当采取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在整体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例如在三年级课文《大自然的声音》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以课堂演示性教学的方式,安排每个小组自发的找寻并模拟一种你认为最好听的大自然的声音,依次在讲台上进行展示。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将课文内容以生动的方式剖析并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同时通过课堂演示的互动形式,对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表达与表演能力都进行了锻炼。而互动式教学所达到的主要效果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能够自主的进行思考,以自身兴趣来带动学习活动,而不是通过教师安排的任务来推进教学进程。这种学习状态很好地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而且对于学生在语文学科之外的个人成长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助推作用。
(三)建立互动平台,激发学生创造性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与师生互动都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在课堂上多媒体的应用与课堂外自媒体的交流,在技术的支撑下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建立了新的平台。例如通过图像与视频的播放,教师将原本枯燥的课堂教学内容以信息技术手段转化为易于学生接受的生动内容,这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性内容的了解,也带动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在课后教师通过多样化媒体形式,可以在家长的监督下与学生形成在线互动,及时的交流课堂学习中的疑难要点,夯实了语文学习的教学成果。互动平台的建立与打造,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利用学生的好奇性与游戏性心理特征,形成沟通反馈机制,激发学生的主动创造能力,提升教学质量与实际效果。
结论
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不仅更加符合小学生的成长特点与心理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信息化等综合手段,积极建立互动平台,让语文学习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这种方式来点燃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包日娥. 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探析[J]. 亚太教育,2016(28):33.
[2] 廖雪花. 浅论互动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生物技术世界,2013(08):97.
[3] 钱瑜. 论互动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J]. 成功(教育),2012(1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