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依托名师工作室,扎实拖进综合 实践活动主题有效实施
作 者:潘春波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外国语学校 325000)
大
中
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制作、服务、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义务教育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其他科目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综合实践可没有讲台,没有常规的班级授课形式,但更多的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它的本质在于: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开放式的综合应用实践活动中,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有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通过切身的身心体验,从而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多方面的协调发展。它强调的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取新知的体验的过程。真正的综合实践应该是非常务实,结果不一定热热闹闹,但过程却有价值。它能弥补我们文化教育脱离实际、追求分数、做题机器的缺点;自理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甚至是创新能力都能得到体现。依托潘春波浙江省名师工作室,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有效实施,我们生成了一些基本路径。 一、基于校园活动体验职业魅力
2017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综合实践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从活动方式的角度进行分类,提炼出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四种方式。其中"职业体验"要求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境生活的真切理解,发现自己的特长,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职业体验的关键要素包括:选择或设计职业情境;实际岗位演练;总结、反思和交流经历过程;概括提炼经验,行动应用。
然而,安全问题成了学校的首要问题。学生组织学生外出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往往担心学生的安全,万一出事故,会有很多麻烦。
如语文之旅"一站到底"挑战赛时,发现活动中呈现出非常多的体验岗位,于是想到借力校园主题活动,融合职业体验,让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参与职业体验活动。
工作室成员赵晓阳的《"一站到底"挑战赛职业体验活动》涉及到活动形式的设计、题型的设计和选择、活动场地的布置、主持人选择、现场组织等过程。在和学生讨论如何开展活动的过程,发现本次活动涉及到非常多的"职业岗位",如活动策划师、摄影师、音响师、保安、文案师、评委等职业角色,本活动旨在让学生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发现自己的专长,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生涯规划能力。赵老师的"一站到底"案例实施是一个完整的实践过程,具体如下(节选):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1、说出你熟悉的职业及工作特点
2、学生描述自己的特点,思考我适合哪种职业
(二)头脑风暴,明晰岗位
1、讨论:本次活动可能会出现哪些职业岗位?
2、明确:活动策划师、摄影师、音响师、安保人员、主持人、评委、舞美师、剧务等。
(三)在线搜索,了解职业
1、引导:在以上这些职业岗位中选出你自己喜欢的岗位,说说你对此职业岗位的认识?需要学习哪些职业技能?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去了解?
2、明确:通过调查、访谈、上网搜索等方式,了解职业要求。
(四)选择职业,组建小组
1、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体验的职业岗位
2、组建职业岗位体验小组并选出组长
3、小组讨论,明确职业体验任务
4、组内自主质疑,组外虚心请教,逐步形成最优活动方案
课外实践:
(一)"策划师"在行动
1、召开活动策划会:
(1)头脑风暴
思考一:我们采用什么形式?怎么选拔参赛队伍?
通过策划师们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目前江苏卫视益智类节目《一站到底》非常火,如果采用这种形式,用两两PK的形式,选出最后的"站神",肯定会很吸引人。于是,借用《一站到底》的名号和形式,把这次活动命名为"语文之旅一站到底"挑战赛。
思考二:我们的参赛队伍怎么选拔?
大家一致认为,最快捷方便的一种方法,现场笔试的形式,每个班级选派语文高手参加选拔,在通过笔试,选出入围现场赛队伍。
(2)策划书出炉,并做好分工
2、选拔参赛队伍
每个班级派出若干名语文高手参加,以团队的形式参加现场挑战赛。整个选拔活动经历了设计试卷、现场测试、试卷批改、结果公布四个环节。为了现场赛更加的有气氛,还要求每个团队准备自己的海报,在比赛前进行展示。
在此基础上,为了增加校园气氛,策划师们还想到,在全校范围征集活动标语,用自己的原创标语装点会场。
3、确定主持人
主持人则通过面试来确定
(二)"评委"在行动
评委的主要任务是设计现场赛的试题及现场解答,考虑到可能现场会因为答案的分歧出现争吵,决定邀请语文组老师担任现场专家评委。
(三)"剧务"在行动
剧务的主要任务是联系学校领导、确定比赛场地、制作比赛道具、撰写获奖奖牌等
(四)"舞美师"在行动
舞美组都是美术和电脑的高手,他们连夜设计设计舞台背景并联系广告公司,制作舞台背景,制作活动横幅等
(五)"安保人员"在行动
安保人员组觉得自己对现场秩序的维持不是很有底,于是特地采访了学校保安,学习维持秩序方法,还向总务处申请隔离警示带等必须用品。
(六)"主持人"在行动
主持人的主要任务是撰写比赛台词、确定现场服装、化妆等事项
(七)"摄影师"在行动
摄影师组同学纷纷向家长申请相机或手机并向学校摄影老师求教
(八)"音响师"在行动
音响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校申请音响使用,检查机器是否正常,还要下载活动音乐。
……
赵晓阳老师的职业体验活动,充分说明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是无限的。教师必须要具有明确的课程资源意识,可以向学校活动借力,结合学校活动开展职业体验活动,还可以向社区和家庭、家长借力,让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开展职业体验活动,也可以通过做家政、做手工、做义工等一系列的"做"引领学生的"悟",从而让学生拥有丰富、深入、有益的人生体验。
二、基于"生活+生长"拓宽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要出发,主动参与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并践行价值信念。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也会不断地调整自我认知和理念,一节课或一个活动,就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如工作室成员黄灵颖的《我会文明祭祀》设计:
板块一:结合自身实际,梳理清明祭祀所做的事,知道文明和不文明。
1. 同学们,明天就是清明节了。每到清明节,我们总是会和家人一起上山扫墓,祭祀先人。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明天,每位同学都能和家人一起"文明祭祀"。(板贴:我会文明祭祀)
2. 请你回忆一下,往年清明节你们家人扫墓祭祀时,都做了些什么事呢?小组内轻轻讨论一下。
生自由发言,师板贴,文明和不文明分2边,用不同的颜色写。
3.分清文明和不文明
大家清明祭祀时做过的事情可真不少。可这并不代表每一件事都是安全文明的,同学们,请你仔细看一看,这里的哪些事情是不文明不安全的。
预设:烧纸钱、点蜡烛和香、放鞭炮,污染环境,甚至会引发火灾。
(课件出示图片)每年的清明节全国范围内总会发生一些大大小小的火灾。就广西梧州一起火灾,就烧了300亩森林,相当于十几个丹霞路小学的面积了。据统计,去年全国清明期间共发生1991起火灾。这都是因为这些不文明的祭祀行为。(板书:不文明)
板块二:组内合作讨论,如何劝阻家人不文明的祭祀行为
1.既然这些行为是不文明的,我们就必须抛弃和禁止。让我们从劝阻自己的家人开始吧。(出示表格)小组成员一起来完成这张表格,请记录员记录。小组讨论:有什么方法来劝阻家人的这种行为。讨论之前,老师送你们几点温馨提示(出示课件):轻声讨论;认真聆听;
2.小组内讨论,师巡视指导
3.反馈讨论结果
交流时,请带上黄老师送给你们的温馨提示:发言的同学大声回答,其他同学认真聆听。
预设:
(1)告诉家长们放鞭炮的危害(板书:宣传,追问:可以用哪些方式来告诉他们呢?图片、画画、口头、写话)
(2)还有其他方法吗?
提醒他们不买鞭炮,如果买了,可以没收或藏起来。(板书:监督——阻止、没收)
(3)口头宣传,
①情境模拟:现在我来当奶奶,谁来试着劝阻我不要烧纸钱。
孩子们可能说不好,词穷。
②方法展示:不着急,我们听听别人是怎么说的,借鉴一下。
播放视频
你们从视频里学到了什么?
评价:对,这个小朋友还懂得运用法律来劝说奶奶,这样更有说服力。
③文字出示
老师,现在把这段文字送给你。
国家法律有规定:如果因为祭祀,引起森林火灾,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并处高额罚金及赔偿经济损失。
我们都要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
④现场练说
请你用上这段文字和同桌练习,一个当奶奶,一个是你自己。
小结:晚上回家我们就可以实践啦!
板块三:小组再次讨论,将文明祭祀做细致
1.不文明的行为我们努力抛弃,文明祭祀我们争取做得更好!
(出示表格)小组讨论,想想文明祭祀除了做这些事情,还能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呢?想想好点子。再次提醒大家:轻声讨论、认真聆听。
2. 生自由发言,精彩的地方板书强调。
预设:献花——花从哪里来?种、摘。
祭拜——说说心里话
种树——考虑公墓还是私墓
总结:同学们,今天晚上回家你就可以开始行动了。文明祭祀从你我做起,从身边人做起,让我们争当文明之风的践行者,为文明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带上评价表,结合清明节活动,给自己量化评价或写活动体会。
黄老师在实践本案例的过程中采用了范例引领法。当学生困惑时,教师能出示一个优秀范例,让学生经历"感知——模仿——创新"的过程,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会文明祭祀》活动中,想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劝阻家人扫墓时不要鞭炮,烧纸钱是重点,孩子们会想到收集图片、画画、口头劝告、写话等方式劝阻。其中口头劝告最实用,但是有难度。所以在解决这一难点时,降低难度,给予一个实用的视频示范,并提供文字,孩子们就很快掌握了方法。并通过现场练说进行落实。
三、基于PBL下的学本课堂问题实践
我们学校很多综合实践老师不是专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任课教师,存在没有按主题研究的思路来上课,有时是结合学科单元学习的综合性实践学习内容开展综合实践学习指导。所以,设计的问题就会比较零散、随意,很多学生就很弄清到底要学习什么?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提炼,发现问题,提炼问题为课题,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产生,或者选好可以研究的主题来开展系列的学习,如果一个科学兼综合实践学科的"学本课堂"的教师,他在设计问题时,可能没有一个系统的思考,想到什么就设计什么,不理睬是综合实践学科的课型特点,很零散按照科学学科课堂教学来设计问题,结果只是解决科学中问题,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放性和融合性的答案。整合学科来完成实践活动,没有建立任何的联系,学生操作目的性就欠缺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操作,这样没有课型的问题设计,只会让学生的学习移入迷途,也让参与取经学习的教师,不知道怎么规范综合实践学科的"学本课堂"的问题设计,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工作室成员刘康康的《我的教室我设计》的主题实践。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班级学生在教室里上课,课间在教室里看书、玩耍的情景。
师:孩子们,你们在学校学习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里,在这里,我们结识了许多朋友,学到了许多知识,懂得了许多道理,在这里健康、快乐地成长。(这些都是同学们在教室里上课,课间在教室里玩耍的照片)
2.交流课前调查
班级内进行交流课前的观察感想、图片等。
3.导入课题
师:教室就是我们共同的家。你们爱我们的家吗?想不想让我们的家变得更漂亮、更温馨?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来,咱们响亮地喊出我们的口号:我的教室我设计!(同时板书:我的教室我设计)
(二)引导探究,发现问题
1.了解布置教室的要求
师:新学期开始啦,学校大队部要举行一次"最美班级"评比活动,想不想在这次评比活动中取得好成绩?(想)
师: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次评比的基本栏目要求。
课件出示学校教室布置评比基本栏目要求:
师:在这个评比活动中,我们教室要布置哪些栏目?大家一起说。
(板书:公告栏、展示栏、安全栏、卫生角、图书角、植物角、中队角)
2.借鉴他人可取之处
(1)看看其他教室的布置
师: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前几天老师参观了其他学校的一些教室,并把精彩之处拍摄下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把你看到的内容大声说出来?
(课件展示图片)
(2)说说你喜欢的栏目和原因
师:孩子们,看来这么多的图片,能说说你喜欢哪一个栏目?为什么喜欢?(顺便解说每个版块的内容和用途。)
预设:
生:我喜欢图书角,因为很有书香味……
师:你觉得图书角可以布置哪些内容?
公告栏: 标题、班级公约、功课表、作息表、班干部分工表、学生一日常规(提醒)
展示台:标题、各科优秀作品作业、奖状等(鼓励、欣赏)
安全栏:标题、宣传标语、警示标志(注意安全)
卫生角:标题、宣传标语、值日安排表(宣传、提醒)
图书角:标题、宣传标语、精选图书(人均图书两册左右)图书推介宣传海报、读书卡(推荐、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植物角:标题、宣传标语、有绿色植物两盆以上(责任感、热爱大自然、陶冶情操)、养植物的知识
中队角:队徽、队歌、中队名、中队口号、中队知识(少先队员十知道等)、中队活动照片(宣传)
教师及时进行点评。
预设:你说得很有道理!老师也有同感!是啊,这个栏目的作用真大!这个栏目有这样的作用,谢谢你提醒了我们!
(板书:实用、美观、提醒、鼓励、宣传)
小结:孩子们,布置教室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实用、美观,每个栏目起到宣传、鼓励、提醒等作用。
3.开展"大发现"活动
师:经大家这么一说,相信有的同学们一定有了不少的灵感,下面让我们将目光投向我们的教室,你感觉我们的教室哪些地方还需要重新设计?请看任务要求。
开展小组活动,并出示活动要求:
温馨提示:
1.组长带着自己的组员观察、讨论。
2.记录员拿出信封里的第一张表格
3.把讨论的结果用关键词把它记录下来。
4.可以离开位置观察,在4分钟的时间完成观察记录
(1)组长带着自己的组员,观察、讨论完成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我们的发现 第( )小组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师:其他小组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或建议么?
(学生在汇报中,师生一起确定各栏目的大概位置)
(三)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师:大家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有了这么多的发现。那么你们有信心去改变、装扮它们吗?下面就让我们当一回设计师,你们小组想设计一个怎样的布置方案?我们来试试用草图表达自己的想法。
1.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1)出示温馨提示:
①组长组织交流,保证每个人都发言。
②小声讨论,小组内同学能够听见为宜。
③草图设计时,栏目内容可以用"□"、"○"、" " 来表示,在图形里写上栏目内容名称。
(2)课件出示草图设计的范本,简单介绍说明
(3)小组轻声讨论,确定所选栏目,请组长上来拿走自己小组所选的栏目。
(4)出示表格,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我们的创意第( )小组
(5)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评价要点: 抓"实用和美观"、内容清楚丰富、标题摆放的位置怎样?标题取得怎样?)
预设:
师:我们要学会欣赏别人,夸夸他这一小组哪一部分填写得特别好。
师:有什么建议吗?
2.小组修改,再展示
师:孩子们,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根据刚才一些同学提的建议,赶快把自己的表格完善一下吧!
再次展示修改以后的创意设计。
(四)活动总结,拓展延伸
师小结:每个小组都设计得很好,我们把掌声送给自己。今天这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布置教室有做到实用、美观。每个栏目各有自己的作用(提醒、鼓励、宣传)。(出示表格)下节课我们要制定栏目设计方案。准备工具和材料,合理分工,发挥小组的智慧,群策群力,出色完成自己小组的任务。预祝同学们在这次教室评比活动中取得好成绩!
刘老师基于PBL下的课堂过渡环节的问题设计,根据不同教学知识点和学生学习能力要求,开展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过渡到操练或行动实践环节的问题设计,从而达到更精准地解决问题为目的。
过段环节的问题设计是"学本课堂"中的重要环节,一个好的问题可以让整节课更加灵动,学生参与更积极。在《我的教室我设计》的过渡环节刘老师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
(1)第一、二环节的过渡问题:新学期开始啦,学校大队部要举行一次"最美班级"评比活动,想不想在这次评比活动中取得好成绩?( 这个过渡问题直接把学生从"说一说"转变到"做一做"当中,让学生动口动手参与活动。)
(2)第二、三环节的过渡问题:大家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有了这么多的发现,那么你们有信心去改变、装扮它们吗?(这个过渡问题的设计自然而然地引发下一阶段的任务,而在完成这个阶段的任务之前,又需要学生去制定布置方案,从而让整节课的活动无缝连接。)
四、基于多元目标让实施更有效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时时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选取综合实践课内容时,应从学生接触的生活世界出发,从学生熟悉和关注的社会实际中选取主题,把学生所学的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建立与生活目的的联系,是学生产生情趣,这是维系学习的原动力。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从身边熟悉的食物入手,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体会社会进步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请看工作室成员陈长春老师的多元目标案例《节约用水 从我开始》。
(一)情境创设,踏上水资源的"探秘之旅"
1. 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
视频课件播放公益广告: 如果我们再不珍惜水资源, 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
教师请学生说一说对这则广告的理解。 教师适时板书课题: 节约用水。
2.回家在楼道口发现贴着-张大大的停水通知,学生观看通知。
(PPT出示通知)
3.反馈交流:通知上说了什么?遇这种情况,家里会有哪些变化?如果通知上说的是长期停水呢?
4.播放:地球上的淡水资源视频
5.小结:地球上水总量是大的,但能被我们人类利用的水资源却少之又少,节水应该——从我开始(补充课题)
(二)交流讨论,了解自来水的"来龙去脉"
1.讨论:自来水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用完后,生活污水又到哪里去了?
咱班潘景曜同学带领小组做了一个《水库之水变身生活用水的调查研究》,咱们请他小组向大家介绍一下调查心得。
汇报展示PPT内容及活动图片。
2.观察:PPT展示自来水生产及污水处理的部分数据(简略),你有什么发现?
表1 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见下页左上侧)
表2 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制(根据所使用的消毒剂确定检验项目)
3.讨论:小组合作研讨自来水生产和水处理的程序。
4.小结:自来水并非自来,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很多的人力物力,污水处理过程复杂,代价高,直接排放污染环境,我们日常的水消耗对环境和生活有影响。为自已,为他人,为环境,需要节约用水。
(三)小组合作,计算用水的"点点滴滴"
1.引入:你怎么知道每月家里用了多少水呢?
2.观察:同学们今天都带来了家的水费缴费单,拿出米看看,上面有哪些内容。
3.归纳:板书学生在单据上发现的共通的内容,并解释起码、止码、每吨水多少钱等。
4.计算:根据水费缴费单计算家里每月的人均用水量。
5.交流:小组交流月人均用水量,发现差异,反思为什么会存在差异。
(四)对比发现,分享节水的 "锦囊妙计"
1.展示:同时出示班内2个同学的家庭水费单(两家水费差别比较大),让学生观察,说说为什么会有差异。
2.呈现:陈鑫磊同学节水行动的过程。他为什么这样做?这些方法能节水吗?你还有更好的节水妙招吗?
PPT出示陈鑫磊同学介绍他的节约用水方法。
3.交流:小组内交流我家的节水妙招,写在白纸上并贴到黑板上。
4.整理:全班汇集各组的节水小妙招,整理形成我们班的家庭节水妙招集锦。
5.选择:每位同学选择适合自己家庭情况的2-3条小妙招,回去进行对比试验(选择2个星期进行对比)。
(五)课后延伸,实施家庭用水的"精打细算"
小组合作,课后制作家庭一周节水的计划表。学生向家长宣传,完成一周节水计划(做好无节水妙招的对比试验),并记录节水成效。
陈老师的《节约用水,从我开始》可以看出,水是人类生命的摇篮,是万物成长的乳汁,水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在学校的日常生活里,有些孩子会遗忘关水龙头,造成浪费水的现象。这一探究性活动的设计源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在学校里,经常可以看到水龙头在滴答滴答地流水,低年级的学生还会在水龙头旁玩水、打水仗,节水教育迫在眉睫。通过参与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生活中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关注我们身边的水资源。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自觉节约用水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保护水资源的环保理念。同时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做到与科学、技术、数学整合,进行跨学科融合,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体现STEM教育的理念。
五、基于校内基地开展项目活动
温州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以"1+X+Y"的方式,促成了学校内各类基地的开设。对于我校而言,学农实践基地就成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花果园"。
然而这些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学生的认知大多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因此开展基地项目活动,我们追求达到以下效果:
1.开展完整的种植体验活动,让学生感知蔬菜瓜果的完整成长经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制作、服务、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义务教育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其他科目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综合实践可没有讲台,没有常规的班级授课形式,但更多的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它的本质在于: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开放式的综合应用实践活动中,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有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通过切身的身心体验,从而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多方面的协调发展。它强调的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取新知的体验的过程。真正的综合实践应该是非常务实,结果不一定热热闹闹,但过程却有价值。它能弥补我们文化教育脱离实际、追求分数、做题机器的缺点;自理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甚至是创新能力都能得到体现。依托潘春波浙江省名师工作室,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有效实施,我们生成了一些基本路径。
一、基于校园活动体验职业魅力
2017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综合实践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从活动方式的角度进行分类,提炼出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四种方式。其中"职业体验"要求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境生活的真切理解,发现自己的特长,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职业体验的关键要素包括:选择或设计职业情境;实际岗位演练;总结、反思和交流经历过程;概括提炼经验,行动应用。
然而,安全问题成了学校的首要问题。学生组织学生外出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往往担心学生的安全,万一出事故,会有很多麻烦。
如语文之旅"一站到底"挑战赛时,发现活动中呈现出非常多的体验岗位,于是想到借力校园主题活动,融合职业体验,让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参与职业体验活动。
工作室成员赵晓阳的《"一站到底"挑战赛职业体验活动》涉及到活动形式的设计、题型的设计和选择、活动场地的布置、主持人选择、现场组织等过程。在和学生讨论如何开展活动的过程,发现本次活动涉及到非常多的"职业岗位",如活动策划师、摄影师、音响师、保安、文案师、评委等职业角色,本活动旨在让学生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发现自己的专长,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生涯规划能力。赵老师的"一站到底"案例实施是一个完整的实践过程,具体如下(节选):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1、说出你熟悉的职业及工作特点
2、学生描述自己的特点,思考我适合哪种职业
(二)头脑风暴,明晰岗位
1、讨论:本次活动可能会出现哪些职业岗位?
2、明确:活动策划师、摄影师、音响师、安保人员、主持人、评委、舞美师、剧务等。
(三)在线搜索,了解职业
1、引导:在以上这些职业岗位中选出你自己喜欢的岗位,说说你对此职业岗位的认识?需要学习哪些职业技能?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去了解?
2、明确:通过调查、访谈、上网搜索等方式,了解职业要求。
(四)选择职业,组建小组
1、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体验的职业岗位
2、组建职业岗位体验小组并选出组长
3、小组讨论,明确职业体验任务
4、组内自主质疑,组外虚心请教,逐步形成最优活动方案
课外实践:
(一)"策划师"在行动
1、召开活动策划会:
(1)头脑风暴
思考一:我们采用什么形式?怎么选拔参赛队伍?
通过策划师们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目前江苏卫视益智类节目《一站到底》非常火,如果采用这种形式,用两两PK的形式,选出最后的"站神",肯定会很吸引人。于是,借用《一站到底》的名号和形式,把这次活动命名为"语文之旅一站到底"挑战赛。
思考二:我们的参赛队伍怎么选拔?
大家一致认为,最快捷方便的一种方法,现场笔试的形式,每个班级选派语文高手参加选拔,在通过笔试,选出入围现场赛队伍。
(2)策划书出炉,并做好分工
2、选拔参赛队伍
每个班级派出若干名语文高手参加,以团队的形式参加现场挑战赛。整个选拔活动经历了设计试卷、现场测试、试卷批改、结果公布四个环节。为了现场赛更加的有气氛,还要求每个团队准备自己的海报,在比赛前进行展示。
在此基础上,为了增加校园气氛,策划师们还想到,在全校范围征集活动标语,用自己的原创标语装点会场。
3、确定主持人
主持人则通过面试来确定
(二)"评委"在行动
评委的主要任务是设计现场赛的试题及现场解答,考虑到可能现场会因为答案的分歧出现争吵,决定邀请语文组老师担任现场专家评委。
(三)"剧务"在行动
剧务的主要任务是联系学校领导、确定比赛场地、制作比赛道具、撰写获奖奖牌等
(四)"舞美师"在行动
舞美组都是美术和电脑的高手,他们连夜设计设计舞台背景并联系广告公司,制作舞台背景,制作活动横幅等
(五)"安保人员"在行动
安保人员组觉得自己对现场秩序的维持不是很有底,于是特地采访了学校保安,学习维持秩序方法,还向总务处申请隔离警示带等必须用品。
(六)"主持人"在行动
主持人的主要任务是撰写比赛台词、确定现场服装、化妆等事项
(七)"摄影师"在行动
摄影师组同学纷纷向家长申请相机或手机并向学校摄影老师求教
(八)"音响师"在行动
音响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校申请音响使用,检查机器是否正常,还要下载活动音乐。
……
赵晓阳老师的职业体验活动,充分说明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是无限的。教师必须要具有明确的课程资源意识,可以向学校活动借力,结合学校活动开展职业体验活动,还可以向社区和家庭、家长借力,让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开展职业体验活动,也可以通过做家政、做手工、做义工等一系列的"做"引领学生的"悟",从而让学生拥有丰富、深入、有益的人生体验。
二、基于"生活+生长"拓宽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要出发,主动参与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并践行价值信念。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也会不断地调整自我认知和理念,一节课或一个活动,就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如工作室成员黄灵颖的《我会文明祭祀》设计:
板块一:结合自身实际,梳理清明祭祀所做的事,知道文明和不文明。
1. 同学们,明天就是清明节了。每到清明节,我们总是会和家人一起上山扫墓,祭祀先人。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明天,每位同学都能和家人一起"文明祭祀"。(板贴:我会文明祭祀)
2. 请你回忆一下,往年清明节你们家人扫墓祭祀时,都做了些什么事呢?小组内轻轻讨论一下。
生自由发言,师板贴,文明和不文明分2边,用不同的颜色写。
3.分清文明和不文明
大家清明祭祀时做过的事情可真不少。可这并不代表每一件事都是安全文明的,同学们,请你仔细看一看,这里的哪些事情是不文明不安全的。
预设:烧纸钱、点蜡烛和香、放鞭炮,污染环境,甚至会引发火灾。
(课件出示图片)每年的清明节全国范围内总会发生一些大大小小的火灾。就广西梧州一起火灾,就烧了300亩森林,相当于十几个丹霞路小学的面积了。据统计,去年全国清明期间共发生1991起火灾。这都是因为这些不文明的祭祀行为。(板书:不文明)
板块二:组内合作讨论,如何劝阻家人不文明的祭祀行为
1.既然这些行为是不文明的,我们就必须抛弃和禁止。让我们从劝阻自己的家人开始吧。(出示表格)小组成员一起来完成这张表格,请记录员记录。小组讨论:有什么方法来劝阻家人的这种行为。讨论之前,老师送你们几点温馨提示(出示课件):轻声讨论;认真聆听;
2.小组内讨论,师巡视指导
3.反馈讨论结果
交流时,请带上黄老师送给你们的温馨提示:发言的同学大声回答,其他同学认真聆听。
预设:
(1)告诉家长们放鞭炮的危害(板书:宣传,追问:可以用哪些方式来告诉他们呢?图片、画画、口头、写话)
(2)还有其他方法吗?
提醒他们不买鞭炮,如果买了,可以没收或藏起来。(板书:监督——阻止、没收)
(3)口头宣传,
①情境模拟:现在我来当奶奶,谁来试着劝阻我不要烧纸钱。
孩子们可能说不好,词穷。
②方法展示:不着急,我们听听别人是怎么说的,借鉴一下。
播放视频
你们从视频里学到了什么?
评价:对,这个小朋友还懂得运用法律来劝说奶奶,这样更有说服力。
③文字出示
老师,现在把这段文字送给你。
国家法律有规定:如果因为祭祀,引起森林火灾,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并处高额罚金及赔偿经济损失。
我们都要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
④现场练说
请你用上这段文字和同桌练习,一个当奶奶,一个是你自己。
小结:晚上回家我们就可以实践啦!
板块三:小组再次讨论,将文明祭祀做细致
1.不文明的行为我们努力抛弃,文明祭祀我们争取做得更好!
(出示表格)小组讨论,想想文明祭祀除了做这些事情,还能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呢?想想好点子。再次提醒大家:轻声讨论、认真聆听。
2. 生自由发言,精彩的地方板书强调。
预设:献花——花从哪里来?种、摘。
祭拜——说说心里话
种树——考虑公墓还是私墓
总结:同学们,今天晚上回家你就可以开始行动了。文明祭祀从你我做起,从身边人做起,让我们争当文明之风的践行者,为文明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带上评价表,结合清明节活动,给自己量化评价或写活动体会。
黄老师在实践本案例的过程中采用了范例引领法。当学生困惑时,教师能出示一个优秀范例,让学生经历"感知——模仿——创新"的过程,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会文明祭祀》活动中,想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劝阻家人扫墓时不要鞭炮,烧纸钱是重点,孩子们会想到收集图片、画画、口头劝告、写话等方式劝阻。其中口头劝告最实用,但是有难度。所以在解决这一难点时,降低难度,给予一个实用的视频示范,并提供文字,孩子们就很快掌握了方法。并通过现场练说进行落实。
三、基于PBL下的学本课堂问题实践
我们学校很多综合实践老师不是专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任课教师,存在没有按主题研究的思路来上课,有时是结合学科单元学习的综合性实践学习内容开展综合实践学习指导。所以,设计的问题就会比较零散、随意,很多学生就很弄清到底要学习什么?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提炼,发现问题,提炼问题为课题,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产生,或者选好可以研究的主题来开展系列的学习,如果一个科学兼综合实践学科的"学本课堂"的教师,他在设计问题时,可能没有一个系统的思考,想到什么就设计什么,不理睬是综合实践学科的课型特点,很零散按照科学学科课堂教学来设计问题,结果只是解决科学中问题,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放性和融合性的答案。整合学科来完成实践活动,没有建立任何的联系,学生操作目的性就欠缺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操作,这样没有课型的问题设计,只会让学生的学习移入迷途,也让参与取经学习的教师,不知道怎么规范综合实践学科的"学本课堂"的问题设计,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工作室成员刘康康的《我的教室我设计》的主题实践。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班级学生在教室里上课,课间在教室里看书、玩耍的情景。
师:孩子们,你们在学校学习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里,在这里,我们结识了许多朋友,学到了许多知识,懂得了许多道理,在这里健康、快乐地成长。(这些都是同学们在教室里上课,课间在教室里玩耍的照片)
2.交流课前调查
班级内进行交流课前的观察感想、图片等。
3.导入课题
师:教室就是我们共同的家。你们爱我们的家吗?想不想让我们的家变得更漂亮、更温馨?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来,咱们响亮地喊出我们的口号:我的教室我设计!(同时板书:我的教室我设计)
(二)引导探究,发现问题
1.了解布置教室的要求
师:新学期开始啦,学校大队部要举行一次"最美班级"评比活动,想不想在这次评比活动中取得好成绩?(想)
师: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次评比的基本栏目要求。
课件出示学校教室布置评比基本栏目要求:
师:在这个评比活动中,我们教室要布置哪些栏目?大家一起说。
(板书:公告栏、展示栏、安全栏、卫生角、图书角、植物角、中队角)
2.借鉴他人可取之处
(1)看看其他教室的布置
师: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前几天老师参观了其他学校的一些教室,并把精彩之处拍摄下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把你看到的内容大声说出来?
(课件展示图片)
(2)说说你喜欢的栏目和原因
师:孩子们,看来这么多的图片,能说说你喜欢哪一个栏目?为什么喜欢?(顺便解说每个版块的内容和用途。)
预设:
生:我喜欢图书角,因为很有书香味……
师:你觉得图书角可以布置哪些内容?
公告栏: 标题、班级公约、功课表、作息表、班干部分工表、学生一日常规(提醒)
展示台:标题、各科优秀作品作业、奖状等(鼓励、欣赏)
安全栏:标题、宣传标语、警示标志(注意安全)
卫生角:标题、宣传标语、值日安排表(宣传、提醒)
图书角:标题、宣传标语、精选图书(人均图书两册左右)图书推介宣传海报、读书卡(推荐、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植物角:标题、宣传标语、有绿色植物两盆以上(责任感、热爱大自然、陶冶情操)、养植物的知识
中队角:队徽、队歌、中队名、中队口号、中队知识(少先队员十知道等)、中队活动照片(宣传)
教师及时进行点评。
预设:你说得很有道理!老师也有同感!是啊,这个栏目的作用真大!这个栏目有这样的作用,谢谢你提醒了我们!
(板书:实用、美观、提醒、鼓励、宣传)
小结:孩子们,布置教室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实用、美观,每个栏目起到宣传、鼓励、提醒等作用。
3.开展"大发现"活动
师:经大家这么一说,相信有的同学们一定有了不少的灵感,下面让我们将目光投向我们的教室,你感觉我们的教室哪些地方还需要重新设计?请看任务要求。
开展小组活动,并出示活动要求:
温馨提示:
1.组长带着自己的组员观察、讨论。
2.记录员拿出信封里的第一张表格
3.把讨论的结果用关键词把它记录下来。
4.可以离开位置观察,在4分钟的时间完成观察记录
(1)组长带着自己的组员,观察、讨论完成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我们的发现 第( )小组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师:其他小组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或建议么?
(学生在汇报中,师生一起确定各栏目的大概位置)
(三)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师:大家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有了这么多的发现。那么你们有信心去改变、装扮它们吗?下面就让我们当一回设计师,你们小组想设计一个怎样的布置方案?我们来试试用草图表达自己的想法。
1.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1)出示温馨提示:
①组长组织交流,保证每个人都发言。
②小声讨论,小组内同学能够听见为宜。
③草图设计时,栏目内容可以用"□"、"○"、" " 来表示,在图形里写上栏目内容名称。
(2)课件出示草图设计的范本,简单介绍说明
(3)小组轻声讨论,确定所选栏目,请组长上来拿走自己小组所选的栏目。
(4)出示表格,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我们的创意第( )小组
(5)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评价要点: 抓"实用和美观"、内容清楚丰富、标题摆放的位置怎样?标题取得怎样?)
预设:
师:我们要学会欣赏别人,夸夸他这一小组哪一部分填写得特别好。
师:有什么建议吗?
2.小组修改,再展示
师:孩子们,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根据刚才一些同学提的建议,赶快把自己的表格完善一下吧!
再次展示修改以后的创意设计。
(四)活动总结,拓展延伸
师小结:每个小组都设计得很好,我们把掌声送给自己。今天这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布置教室有做到实用、美观。每个栏目各有自己的作用(提醒、鼓励、宣传)。(出示表格)下节课我们要制定栏目设计方案。准备工具和材料,合理分工,发挥小组的智慧,群策群力,出色完成自己小组的任务。预祝同学们在这次教室评比活动中取得好成绩!
刘老师基于PBL下的课堂过渡环节的问题设计,根据不同教学知识点和学生学习能力要求,开展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过渡到操练或行动实践环节的问题设计,从而达到更精准地解决问题为目的。
过段环节的问题设计是"学本课堂"中的重要环节,一个好的问题可以让整节课更加灵动,学生参与更积极。在《我的教室我设计》的过渡环节刘老师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
(1)第一、二环节的过渡问题:新学期开始啦,学校大队部要举行一次"最美班级"评比活动,想不想在这次评比活动中取得好成绩?( 这个过渡问题直接把学生从"说一说"转变到"做一做"当中,让学生动口动手参与活动。)
(2)第二、三环节的过渡问题:大家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有了这么多的发现,那么你们有信心去改变、装扮它们吗?(这个过渡问题的设计自然而然地引发下一阶段的任务,而在完成这个阶段的任务之前,又需要学生去制定布置方案,从而让整节课的活动无缝连接。)
四、基于多元目标让实施更有效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时时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选取综合实践课内容时,应从学生接触的生活世界出发,从学生熟悉和关注的社会实际中选取主题,把学生所学的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建立与生活目的的联系,是学生产生情趣,这是维系学习的原动力。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从身边熟悉的食物入手,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体会社会进步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请看工作室成员陈长春老师的多元目标案例《节约用水 从我开始》。
(一)情境创设,踏上水资源的"探秘之旅"
1. 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
视频课件播放公益广告: 如果我们再不珍惜水资源, 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
教师请学生说一说对这则广告的理解。 教师适时板书课题: 节约用水。
2.回家在楼道口发现贴着-张大大的停水通知,学生观看通知。
(PPT出示通知)
3.反馈交流:通知上说了什么?遇这种情况,家里会有哪些变化?如果通知上说的是长期停水呢?
4.播放:地球上的淡水资源视频
5.小结:地球上水总量是大的,但能被我们人类利用的水资源却少之又少,节水应该——从我开始(补充课题)
(二)交流讨论,了解自来水的"来龙去脉"
1.讨论:自来水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用完后,生活污水又到哪里去了?
咱班潘景曜同学带领小组做了一个《水库之水变身生活用水的调查研究》,咱们请他小组向大家介绍一下调查心得。
汇报展示PPT内容及活动图片。
2.观察:PPT展示自来水生产及污水处理的部分数据(简略),你有什么发现?
表1 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见下页左上侧)
表2 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制(根据所使用的消毒剂确定检验项目)
3.讨论:小组合作研讨自来水生产和水处理的程序。
4.小结:自来水并非自来,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很多的人力物力,污水处理过程复杂,代价高,直接排放污染环境,我们日常的水消耗对环境和生活有影响。为自已,为他人,为环境,需要节约用水。
(三)小组合作,计算用水的"点点滴滴"
1.引入:你怎么知道每月家里用了多少水呢?
2.观察:同学们今天都带来了家的水费缴费单,拿出米看看,上面有哪些内容。
3.归纳:板书学生在单据上发现的共通的内容,并解释起码、止码、每吨水多少钱等。
4.计算:根据水费缴费单计算家里每月的人均用水量。
5.交流:小组交流月人均用水量,发现差异,反思为什么会存在差异。
(四)对比发现,分享节水的 "锦囊妙计"
1.展示:同时出示班内2个同学的家庭水费单(两家水费差别比较大),让学生观察,说说为什么会有差异。
2.呈现:陈鑫磊同学节水行动的过程。他为什么这样做?这些方法能节水吗?你还有更好的节水妙招吗?
PPT出示陈鑫磊同学介绍他的节约用水方法。
3.交流:小组内交流我家的节水妙招,写在白纸上并贴到黑板上。
4.整理:全班汇集各组的节水小妙招,整理形成我们班的家庭节水妙招集锦。
5.选择:每位同学选择适合自己家庭情况的2-3条小妙招,回去进行对比试验(选择2个星期进行对比)。
(五)课后延伸,实施家庭用水的"精打细算"
小组合作,课后制作家庭一周节水的计划表。学生向家长宣传,完成一周节水计划(做好无节水妙招的对比试验),并记录节水成效。
陈老师的《节约用水,从我开始》可以看出,水是人类生命的摇篮,是万物成长的乳汁,水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在学校的日常生活里,有些孩子会遗忘关水龙头,造成浪费水的现象。这一探究性活动的设计源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在学校里,经常可以看到水龙头在滴答滴答地流水,低年级的学生还会在水龙头旁玩水、打水仗,节水教育迫在眉睫。通过参与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生活中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关注我们身边的水资源。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自觉节约用水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保护水资源的环保理念。同时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做到与科学、技术、数学整合,进行跨学科融合,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体现STEM教育的理念。
五、基于校内基地开展项目活动
温州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以"1+X+Y"的方式,促成了学校内各类基地的开设。对于我校而言,学农实践基地就成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花果园"。
然而这些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学生的认知大多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因此开展基地项目活动,我们追求达到以下效果:
1.开展完整的种植体验活动,让学生感知蔬菜瓜果的完整成长经历。
2.借助完整的种植体验活动,感受农作物的自身特点以及学农事、做农作的精耕细作的特性。
3.建构完整的种植体验学习,领悟"锄禾日当午"的劳动艰辛,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工作室成员杜丽君老师的《小小李时珍"问学"体验香满园》是学生亲近百草园的快乐体验活动。通过课程先行方式,学生对中草药产生广泛的兴趣。随后通过校内校外的一系列体验学习活动,从而感受中医药的博大精深,从而在杏林芬芳的德育综合实践活动成长。
措施一:生活课堂杏林香 本草栽种田间忙
绿葵实践基地内的百草园种植,一直以来有学校直聘的农民伯伯来打理,孩子们日常主要负责过程记录以及成果采摘。然而这样的过程却缺失了内涵发展: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农耕文化消失殆尽,剩下的只是徒有其表的科学记录。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逐步打通"田间+课堂"这一学习模式。孩子们根据拓展性课程的开展,每周进入绿葵实践基地,开始与锄头、农家肥、土壤的亲密接触。犹记得绿葵实践基地的水稻园,孩子们看着泥泞的田地,既有跃跃欲试的冲动,也有内心打鼓的犹豫。踏入农田,冰凉之意袭上心头:"老师,农田太软啦,我要摔倒啦!……""哈哈,太好玩了……"
《我是小小李时珍》课程的性质是中草药德育课程,因此在绿葵实践基地学习过程中,对中草药的多方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以"田间+课堂"的学习模式,将"图片-实物-干制品"进行了一系列的展示,并指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中这些常见中草药的外形、特征、使用方法、适应范围等。
这样的学习方式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他们不再只是"看客",而是真正地开始认识中草药。
措施二:阳光课堂双元行 博学中医家与堂
综合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学生综合素质形成和提高的教育方式和环节。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活动的愉快感受中健康成长,在交往的良好体验中塑造自己,使之形成完整的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我们开始架构阳光课堂,布局中医内容学习的"家+堂"形式。
1、"家课堂"——你家,我家,生活之家即课堂
"家",是所有课程学习的起点。中草药文化的前年传承,呈现出民间中草学的发展与科学中医的蓬勃。所有孩子们的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家学习模式。我们让孩子们带着自己感兴趣的中草药知识问卷,问爸爸妈妈、问爷爷奶奶、问左邻右舍。问与学,在"家课堂"得到充分落实。
《如何使用铜称》这一"家课堂"的学习主题,孩子们就意犹未尽。铜称长啥样?在学校里,每个孩子一问三不知,因为现在是电子秤的时代,克数、单价、总价一一呈现。然而这个问题拿到"家课堂"一问,答案瞬间揭晓。
颤巍巍地拿着秤杆,左右手之间忽然失去了协调,这是众多孩子使用铜称的初体验。然而随着家课堂的深入,孩子们看着微课《铜称的使用方法》,又有家长的亲情指导,他们拿起铜称的模样就有了。这就是家课堂的无限魅力。
2、"堂体验"——诊堂,药堂,处处皆是学习之堂
校园里没有专业的中医学人士教孩子们搭脉问诊,然而生活周边却是人才林立。为了让孩子们亲临现场,体会望闻问切的神奇之处,感受药堂中草药打包的巧妙之处,我们以"包包中草药"作为堂体验的内容开展了双元学习。
孩子们带着任务,到周边各药堂亲身体验,并以《学习包包中草药》微课为辅,开展独特的体验。一张油纸,在小手指尖悄然幻化成灵动的精灵,呈现出多彩的魅力。这魅力来自孩子们,来自从旁指导的家长们,更是来自中华五千年的博大精深。
措施三:真实体验形色味 古今传承问与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过三个月的学习、体验,《我是小小李时珍》课程体验活动正式拉开序幕。为了让全校学生感受中草药的魅力,我们将各个班级设计为场馆体验。
低年级段为中草药主题馆,分别包括蒲公英馆、金银花馆、胖大海馆、甘草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胖大海馆,让学生通过品味的方法,来区分味道鲜明的黄连、甘草、花椒、藿香。这个场馆也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看着前面队员红脸吐舌的模样,开怀大笑,虽有怯意,但又舍不得放弃。
中年级段为名医大家主题馆,分别包括李时珍馆、孙思邈馆、华佗馆、扁鹊馆、张仲景馆、屠呦呦馆这六个场馆。四年级的扁鹊馆和张仲景馆、屠呦呦馆是突出对中草药的包扎和称重。这是中医医学的基本功,但队员们都乐此不疲,有的队员展现出自己良好的功底:铜称使用特别棒,包扎工作特别精美。
高年级段为中医经典书籍主题馆,《本草纲目》馆、《神农本草经》馆、《急备千金要方》馆、《千金翼方》馆、《黄帝内经》馆和《金匮要略方论》馆。且看"搭脉"——望闻问切,每个孩子们都煞有其事地进行搭脉。
潘春波综合实践名师工作室提倡学员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有效实施观念的转变,可以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得到充分地体现和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