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在群文阅读基础上开展小学作文教学

在群文阅读基础上开展小学作文教学

作 者:王伴利 (湖南省衡南县咸塘联合学校 421173)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著名特级教师陆志平明确指出:“学校的语文教育要突出重点,就是要重读写.”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这些要求背景下,引进群文阅读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让群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真正地满足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阅读和写作要求,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本文就在群文阅读的基础上谈一谈如何开展作文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作文教学;读写结合
前言
随着我国文化水平的提高,我们越来越重视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它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时期,有助于提升他们语言的理解能力。在当今时代,我们对学生阅读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他们却缺乏书籍的阅读能力。所以,老师将群文阅读同写作相结合,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训练,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以提升。
一、利用群文阅读打破单元限制,实现写作资源的重组
群文阅读教学是通过一组群文的学习,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情景,通过大量的相关、相近、相似或相反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掌握系统化的阅读方法,在探索中阅读,让孩子的写作能力得以提升。它打破教材单元限制,更是学生进行写作资源重组和资源融合的有效途径。要想达到群文阅读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教师就要针对写作主题或者是阅读教学主题进行群文阅读的组合,选取相同类似的文章组成群文阅读,从而实现有效教学。比如在写作过程当中,事物的观察对于学生写作细节用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猫》这一内容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好的观察方法,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基础,教师就可以选取相似的文章组成群文阅读。可以将钱钟书的《猫》、老舍的《母鸡》、等几篇文章组成群文阅读,引导学生通过群文阅读观察作者对文章当中动物的细节描写和刻画,让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观察动物的,并了解总结观察的有关知识。其次,教师可引导学生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巧妙表达,老舍的《猫》在作者的眼中是可爱,可通过朴实的语言和矛盾的语言文字来体会。《母鸡》作者描写了对母鸡的看法变化,以这种情感的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作者对母鸡的敬佩。教师把两篇文章进行有效整合,通过这一群文阅读学习之后,教师就可以着手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通过各个角度、各个层面进行细节描写,运用朴实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情感。利用群文阅读的探索乐趣,激发孩子们阅读与写作的兴趣,逐步形成群文阅读与作文教学的教学模式。 
二、引导学生进行读后仿写,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
要想群文阅读成为写作的助推剂,我们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通过群文阅读来积累写作词汇,积累优美的写作素材,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根据大量的阅读来适当的进行文本仿写,在写的过程中将知识内化成自己所有。因此,在群文阅读要求下的教学,我们教师就不能单纯的片面依赖教材,而应该针对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和运用,促使学生更深入的掌握主题性的内容,形成一定的有意义的客观态度和观念。本人在教学中,以文本内容为点整合教材内容,促使教材成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资源库。
如:《桂林山水》和《记金华的双龙洞》两篇文章是同一个单元的。首先,在教学中,这两篇文章可以一起教,这样学生就可以分别阅读这两篇文章,感受两者的叙事情感。其次,让学生大声朗读两篇文章的不同,进一步感受作者的不同写作技巧。再一次,让学生从欣赏的角度仔细阅读文本内容,品尝文本传达的情感,丰富语言的美等等。最后,鼓励学生模仿他们喜欢的句子与某个吸引力他们的桥段,可以结合身边实例,所见所感,也可以直接以学校、家乡为为例来进行仿写,它鼓励学生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内化为写作材料,突出学生知识的内化。
三、促进学生思维互动,让学生将读写转化
阅读体验多样化,是个人对阅读知识个性的感知。阅读知识本身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情境性,社会性等。有时候,学生的阅读体验需要通过教师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来完成。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建立思维互动的平台,使学生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鼓励学生灵活地进行阅读和写作。
例如,文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反映了母亲和父亲对“我”的成长和发展的态度。教师可以组织“家庭生活讨论活动”,让学生思考父母在生活中的样子。父母的种种行为都是为了什么?自己面对父母的各种态度又是怎么表现的?从学生自己开始,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中相互交流。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也是一样的,一点点的生活故事唤起了学生对父母的爱。然后鼓励学生以“父母亲”为主题进行写作。通过让学生进行阅读对比,联想实际,并且通过讨论实现了语言的口头表达,接着再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进行文本创作,实现了语言的书面表达。如此,教会了学生读与写的转化。
四、鼓励学生善于借鉴,实现写作创新 
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还不丰富,在写作上会出现词穷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就可以通过群文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拥有大量的写作材料,并且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借鉴这些材料,将这些写作材料为“我”所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协同创新。比如在进行群文阅读的时候,教师要明确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的目的,重视知识的积累,在具备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要学习群文阅读中作者的写作思路,将这种写作思路变成自己的写作思路,并且进行思维的加工,进行写作结构的创新,从而达到群文阅读和作文写作的双向联系和演变,加强作文教学。 
结语
总言之,群文阅读是大量阅读的实现路径,也是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在开展群文阅读的基础上,我们教师更应该做的是将读与写相结合,引导和鼓励学生应用阅读中习得的知识,从而将知识内化,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黄燕红.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融合的教学策略[J].教书育人,2017(25). 
[2]白俊庭.群文阅读与写作实践有机结合的研究[J].亚太教育,2016(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