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以文促情 ——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以文促情 ——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作 者:杨双满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皂郊学区兴隆学校 741002)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对整个语文教学的开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念还没能完全革新,阅读教学模式还比较陈旧,这就使得学生学习效率不高,无法得到长远的发展。本文就立足于小学语文实际教学,探讨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意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有效策略
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在于有效的阅读教学,语文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的阅读效率得到提高。可是现如今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还不够全面,重视度也还不足,导致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侧重于对阅读文本的内容分析,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变革迫在眉睫。
一、现状分析
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阅读教学方法的单一和学生学习方法还不够恰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大都采用"整体的解读到分段解读,再记忆并背诵重点句子、词组或是段落"这样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没有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引起重视,也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枯燥的授课模式谈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课堂,是属于教师的课堂,不是属于学生的课堂。教师过多地分析文章,没有留给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分析文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没有进行深度的阅读,如何能全面发展呢?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让学生走入了阅读学习的误区。学生以背诵文章知识为主,忽略自身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更谈不上对阅读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了。
二、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既需要学生的内化动力,也离不开外部的环境。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能够有效促进阅读教学的开展,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环境的创设不仅限于学校,还包括家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教室内创建"图书角",让学生捐献出家里闲置的图书,放在班级的"图书角"。学生在"图书角"可以交换阅读书籍,从不同的书籍中获取不同的知识,收获不同的阅读感受。教师还可以定期举办图书阅读交流大会,让学生交流阅读感受,以此创设出良好的阅读环境。此外,还要加强家校合作,引导家长为孩子购买阅读书籍,并放下手机、关掉电视,陪孩子一起阅读。良好的阅读氛围为孩子进行有效阅读提供了保障。
(二)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热爱
小学生因其年龄特点,就会对身边新奇的事物产生好奇,教师在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热爱时就可以抓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投其所好,实现教育目标。因此,教师在选择阅读文本时就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筛选,看文章的内容是否新奇有趣。《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就是一本能培养学生对阅读热爱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海底世界的视频,学生在视频中直观地欣赏海底的风光,感受海底世界的新奇。在学生对海底世界产生好奇和兴趣的基础之上,教师再拿出《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告诉学生:"更加新奇美丽的海底世界就藏在这本书中,我们一起去书中感受海底世界的美轮美奂吧!"如此一来,学生就会迫不及待地想要进行阅读,长期积累下来,学生爱阅读的良好习惯就能逐渐培养起来。
(三)读写结合,夯实知识
"读"为"写"之基石,"写"为"读"之践行,阅读与写作本就是相辅相成、共生共赢的两个部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在阅读的基础之上提高的,也是检验学生阅读效果的最佳途径。小学阶段,主要通过精读课内文章和泛读课外文章这两个途径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对课内文章而言,教师要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之上讲授基本的阅读技巧与方法,并使学生掌握。小学语文教材都是经过精心编排的,每一学期有八个单元的课文,每一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的。这些精心挑选的课文分门别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就要抓住教材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层层递进地进行教学。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除了完成课堂教学目标,还要引导学生去欣赏文章的优美词句,去品析并理解这些优美词句,去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在每一篇课文学习完成以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合理地分成几个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对该篇课文的写作特点和结构进行讨论分析,再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在交流之后进行总结,对学生掌握得不够准确的地方予以纠正和指导。如通过对《美丽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这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掌握写景文章的写作结构和技巧。教师在课文授课结束以后,可以布置小练笔的作业,结合课文写作结构仿写一篇写景的文章,落实写作技巧的掌握。
泛读课外文章就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在阅读中获取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教师可以放宽泛读文章的范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课外书籍。课外读物的题材得到拓宽,学生的知识就能从众多的题材中得以丰富,有效补充了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有效将课堂阅读活动延伸至课外。学生的生活经验就能从课外读物中获得弥补,一改短缺的局面。学生在各类文章中体验到不一样的情感,也就会对生活更加热爱。
结语
小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开始得到培养。为了学生能够形成高超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阅读对自身未来生活的重要性,并挖掘多种教学方法,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还需不懈探索,利用多种途径和教学手段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真正实现阅读能力提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玲.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设计研究[J].学周刊,2018(35):123-124.
[2]张冬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8(35):130-131.
[3]彭艳.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J].课外语文(下),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