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学生轻松地动起笔来 ——三年级习作教学点滴
作 者:万纯雅
(山东省单县南城第一小学 274300)
大
中
小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即在老师的教导下,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感悟或者学习趣事亦或者美食美景用文字记录下来,优美的文章既是吸引阅卷老师的发光点,更是留给学生将来生活的保管财富之一。学生进入三年级,普遍感到写作的困难,其中的原因有两个:其一,从写话到写段,字数要求有了提高;其二,对语言有了要求,已经从单纯的写话到具体的描写。往往觉得自己无事可写,无从下笔。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 一、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在三年级的教材中,有不少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安排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最好不要把它们割裂开来的。通常,每个单元的习作教学中,我都采取让学生先交际,后习作的教学方式。如第三单元"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说说我自己",是与本次习作紧密相连的。在这一次口语交际的活动上,刚开始,学生们都显得羞涩,不敢大胆地向别人介绍自己,有的学生也不知道介绍自己的什么。这时,我率先进行了自我介绍的示范,通过从外貌、穿着、性格、爱好以及优缺点方面进行介绍,成功地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很快的,学生们都变得有话可说,开始了同桌间的交流,还有的学生大胆上台进行自我介绍,我让其他的学生对其作出了评价和补充。有了这次口语交际的听、说、评的活动的基础,让学生找到习作要写的素材,再加上老师的适度指导,学生对于完成这次习作就感觉容易多了。
二、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细节
习作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三年级下册习作的主要要求之一就是内容要具体,要把习作内容写得具体就 要靠学生对事物细节的认真观察。比如,《语文园地一》要求学生写家乡的一处景物,就要引导学生亲身去体验、观察,通过看、听、感受等方式,仔细观察此处景物的形状、特色、地理位置等,实地感受,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从而学会观察的方法,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好习惯。通过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学生就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来就比较容易了。
三、借助相关课文指导学生仿写
指导学生仿写,主要是仿写相关课文的思路、结构及表达方式。要求学生仿照课文,将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写清楚,学习力课中的结构安排,然后把经过部分写详细、写具体。本学期第四组课文《争吵》的课后小练笔就是让学生写写和同学发生过的一件事情,刚好课文写的也是同学之间发生的事,我就指导学生仿写课文的写法,把自己与同学间的真实事件写出来。最后,大部分同学都很巧妙地将自己与同学间发生的事套进课文里面,不仅语句通顺,还有较简单的心理描写。但有小部分学生却只是把课文人物的名字换成了自己和另一个同学的,再把课文内容缩短,就当成自己的作文交来了。所以,在知道学生仿写的过程中,还要不停地提醒学生,仿写不是抄袭,而是将自己经历的真实事件仿照范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写出来。仿写能帮助学生降低难度,培养写作兴趣。
四、善于激励学生习作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第二学段"习作"的其中一条要求是"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对于起步习作而言,乐于表达比表达效果更重要,习作信心比习作结果更重要。在三年级的习作教学中,我常鼓励学生大胆写下自己想说的话,尽量让他们自由发挥,并爱护他们的所说所写,只要他们勇于表达,每一句话对于我来说都是珍贵的。这样,也能消除学生对习作的为难情绪。我们当然要看到学生习作中的缺点,可我们不能一味地批评和指责。毕竟学生不是作家,而我们老师也不是评论家,即使再差的一篇习作,都会有它耀眼的亮点。尤其是在作文的起步阶段,我们不能以高年段的要求来评价我们的学生。习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词不达意、错别字多等问题也不能操之过急,只要学生有习作的愿望,能努力地把它写出来,就应该给予肯定。
总之,写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教师必须通过实实在在地教学积累,在作文评价标准不降低的情况下,让学生语言思维得到充分地训练,能力得到实在地提高,让学生在习作是都能轻松地动起笔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