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导无定法,贵在得法 ——初中生物课堂导入方法论
作 者:张雪芬
(福建省南靖县第四中学 363601)
大
中
小
摘 要:课堂导入是决定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因素,是否能够有效、有趣的导入关乎着学生对课堂的投入情况。往往好的课堂导入既能够引趣,又能够启思,还可以交底、埋伏和铺垫下文。在追求课堂效益的教学之路上,我们发现“教无定法”。同样,课堂的导入也是没有固定方法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如何得法,如何施法。本文笔者以初中生物教学为例,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梳理了下文集中课堂导入方法。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导入;导入方法
引言
如果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开始就“单刀直入”告诉学生这节课主要学什么,那么学生一开始就没有了求知欲望,已经知道的事情,何能引起人的兴趣呢。所以,课堂的开头是非常关键的。就如同写一篇作文一样,好的开头往往能够让人有读下去的“冲动”,但是如果平淡如水、千篇一律的开头就对人没有什么吸引力了。当然,课堂导入并非仅仅指课堂开始的几分钟,每一个知识点间的过渡同样需要导入,这种导入是嵌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的。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抓住课堂导入这一衔接点,让学生对课堂充满未知、充满好奇、充满兴趣。
一、设疑和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心,我们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比如设置悬念性质的导入,或者故事性导入,以悬念吊住学生的胃口,以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将更多精力放在课堂上。生物本是也是一门比较神秘的学科,涉及了很多学生未知的自然现象,人类未解的自然之谜,这些就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兴趣的起点,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围绕这些展开新课,相信,学生定会集中精力于课堂。
譬如教学《血流的管道——血管》这一节知识时,我们可以结合学生日常关注点,设计一个问题串:我们都知道人的身体里有非常多血管,这些血管的工作是什么呢?血液是怎样流动的?血液流动的动力从哪里来呢?血液是否可以朝着一个方向流动呢?通过设置疑问,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有弄清楚问题的欲望,此时我们再导入新课,学生定会带着问题听课,带着问题学习,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二、演示和实验导入,增加直观效果
初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材内容涉及了大量实验,这些实验在我们教师演示操作后,都可以将抽象的生物知识具象化。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将实物、标本、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用于课堂导入,学生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学习内容也会非常关注。课堂学习气氛得以有效调节,教学自然呈现和谐态势。一朵鲜花、一棵小苗、一只虫子、一张挂图,都可以成为教师课堂导入的重要工具,学生会在教师具体操作中,建立知识兴趣点,增加认知深度。
例如教学《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这一知识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视觉的形成这一知识,笔者就进行了如下小实验导入:同桌之间互相看对方的眼睛,先靠近再拉远,先观察瞳孔的变化,再观察对方眼睛里是否有个自己?接着谈话导入,人眼也能照相,我们常用的照相机就是根据眼球的结构制作出来的。请同学们对比交流,说一说照相机和人眼球结构和功能相似处。然后深入设疑:“照相机能利用这些结构拍出美丽的相片,而眼睛又是怎样利用这些结构看到色彩斑斓的世界呢?”接下来让我们继续探究视觉的形成相关知识吧。通过此类小实验导入,学生既对实现现象感到惊讶,又觉得课堂学习是妙不可言的。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实验参与度,同时也为下文学习做出了铺垫,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之中,更有针对性的学习。
三、图片和视频导入,激活课堂
多媒体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多媒体应用与课堂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多重感官,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形象化,从而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掌握重难点知识。多媒体与其他教学方法最大的区别在于多媒体不仅可以播放音乐、图片,同时还能播放视频,影片等内容,同时唤醒学生多重感官,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将精力投放至课堂学习之中。因此,我们生物教师也应该合理应用多媒体导入新课。
例如在教学《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这一知识时,我们可以先播放电影《后天》的一段视频,让学生先观看视频,然后思考:在上个冰河世纪结束的时候,恐龙灭绝了,而人类幸运的存活了下来,那么如果又一个冰河世纪来临,人类还可以幸免于难吗?接着多媒体出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份报告:目前世界上每一分钟都会有一种植物灭绝,每一天都会有一种动物灭绝。以多媒体视频和图片资料调动学生的感官意识,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当学生被视频震撼之后,我们再导入新课内容:其实这些数据足以让我们想象“后天”终究会来,只是什么时候来的问题,如果我们人类还不采取一些环保措施的话,无论是地球上的何种生物都可能惨遭“灭顶之灾”,包括我们人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希望通过学习,让我们有更好的办法保护环境。
显然,这样的导入是非常有利于让学生将全身心投入课堂,快速跟随教师的节奏思考问题。这样的课堂导入不仅激活了课堂氛围,同时也真正打开了学生智慧的大门,更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堂导入知识导入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每一节课的引子,并不是课堂的全部,我们教师既要认清课堂导入的作用,同时也要科学应用多种方法进行个性化课堂导入,以导入的内容为引子,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能够真正融入课堂,在课堂上一探究竟。
参考文献
[1]刘桂秋.有效教学概念新探——综合有效教学观之下的有效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8(09).
[2]张永青.初中生物学课后作业有效设计的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