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职书法教学策略探究
作 者:王长东
(平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 德州 253100)
大
中
小
摘 要: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我国文明发展的历程,是我国得到国粹之一。近些年,书法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书法培训机构、艺术团体也是层出不穷,书法也作为中小学的教学内容之一,但是在中职教育中书法还是被忽视。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要进一步加强书法教学工作。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首先分析了中职书法教学的意义,并提出了中职开展书法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书法教学;策略
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在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磨炼学生性格等方面具有积极地作用,书法还蕴含着许多的文化内涵,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一朵灿烂的奇葩。书法是艺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受到中小学教育的重视,并且开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作为培养职业人才的摇篮,中职学校也要对学生开展书法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对书法的了解,使学生能够书写出规范、整体、美观的汉字,同时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一、中职开展书法教学的意义
中职开展书法教学具有许多意义,首先,可以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在现代社会,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汉字的书写成了一大问题,许多学生写的字不规范、难以识别,具备一定的书法能力,写出美观、整洁的汉字是一个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必备的素质,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有着很好的帮助。其次,书法蕴含着深刻的内涵,不仅仅是书写,它还是一门高深的艺术,蕴含着文学、历史、哲学、美学等,书法教学对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帮助,也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让人的整体气质上升一个档次。最后,书法教学,对传承书法文化,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也是现实的紧迫要求,前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说:“书法的发展,教育是基础,是根本。”
二、中职开展书法教学的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术,使书法教学形象化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第一驱动力。对中职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的学习相对普通的高中生来说比较差,学习习惯也不好,他们的专注力比较差,如果不采取兴趣教学的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活力,能够融合文本、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将复杂的教学内容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扩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果,在书法教学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例如,书法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几幅优美的书法作品,比如欧阳询的楷书《九成宫醴泉铭》,东汉隶书《曹全碑》《张迁碑》《乙瑛碑》,以及最负盛名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些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俊逸,我还给学生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进行优美的视听享受。此外,我还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仓颉造字》这部纪录片,让学生了解汉字是如何从图画当中一步一步演变到今天的汉字的,并且介绍了各种书体的艺术特征,提升了学生对书法的了解程度。
(二)实施分层教学,使书法教学精准化
古语有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做任何事情,都要讲求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只是用蛮力,反而会起到负面的作用。书法作为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不仅涉及了理论,也有实践,那么学生之间的差异就体现得更为明显。目前,中职书法教师在教学时对学生都是采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对字帖进行临摹,所讲解的内容也是差不多的,对学生反而是不公平的。
因此,教师要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使书法教学更加精准化,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组教学,因材施教,比如有的学生在儿童时期就报了书法特长班,有一定的书法基础,对书法的感悟能力比较强,如果教师还是让人家学习基本的书法知识是对学生时间的占用与扼杀。对一些对书法一窍不通的人,教师要加大引导和专门辅导,特殊对待,可以利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之间进行帮扶。
(三)组建兴趣小组,使书法教学多元化
书法是我国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承载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书法的种类也比较多,大家的兴趣点也是不同的,兴趣程度也是不同的。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多样化需求,尊重学生的兴趣特点,组建兴趣小组,让学生自主学习书法,自主研究书法,并且将书法学习延伸到课外生活当中,甚至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跟特长。
例如,笔者班上有的学生喜欢楷书、有的喜欢行书、还有的喜欢草书,我就让学生自由组建了兴趣小组,喜欢楷书的人都颜真卿和欧阳询的喜爱程度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学生在课下进行交流,一起练习书法,甚至和其他班的学生一起成立了书法社,形成了良好的书法学习氛围,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总而言之,书法教学在中职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中职书法教师,要认识到当前中职书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创新书法教学方式与方法,为学生的书法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其文.中职书法教育简谈[J].现代教育,2013(08):87.
[2]顾琛.中职书法教育探微[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4(12):95-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