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培养策略
作 者:张 晶
(吉林省德惠市郭家镇中心小学,吉林 德惠 130314 )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具有更强的必要性。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写作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将读与写结合在一起,共同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写作;表达;语言
前言
读与写,都是小学语文的重要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将两大重点有机结合在一起,用读去促写,用写去促读,有助于学生读写能力的共同提高。读写结合模式的应用方法,是当前一些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读写结合,促进学生全面理解阅读文章表达方法
理解阅读文章,明确阅读文章所讲解的内容,所应用的方法,所表达的情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读与写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有效的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以此丰富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方法,提升其写作水平。阅读学习和写作学习的关系,正如诗人杜甫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深入地阅读文章,发现其中的奥妙,有助于其个人写作水平的提高。以读促写,阅读正是写作的重要前提。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法,有助于学生获得多样化的范文与写作和参考模式。
《盘古开天地》是一篇与神话故事密切相关的阅读文章,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文章引导学生分析其表达方法,促进学生了解新的写作切入点。在文章中,盘古倒下后,身体的各个部分变成了美丽的宇宙。作者的写作方式可谓十分奇特,想象力丰富。在文章中又用了大量的排比句,使文章内容的表达更有气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将自己喜欢或有较大感触的句子画下来,简单写下自己的体会。在班级讨论过程中,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阅读体会。以开放的讨论为基础,让学生发现句子的特点及排比句,每一个句子的句式十分相似。引导学生提取出其中的句式,像“你的…变成了…为我们,你的…变成了…为我们…”借助这样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做随机练笔。让学生赋予这样的句式任意一个话题,写出个性化的表达内容。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仅能够通过特殊的表达方式理解阅读文章所传递的情感信息,还能将排比句式纳入到自己的表达方式中去,提升其写作能力。
二、读写结合,促进学生全面体会文章语言特色
表达方式和表达手段,是学生表达思想的具体策略。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自己所习得的语言知识应用起来,彰显个人语言特色,形成个人写作风格。写作,不仅要懂得如何去表达个人思想、感情,还要解决如何去写,写什么内容的重要问题。写作的过程,就是应用各类字词句的过程。篇章的结构,字词句的顺序,都会影响到读者的阅读感受。在教学过程中促进读写结合,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文字阅读,获得感性认知。在感性认知过程中提炼出个人表达习惯的特色化语言,通过个人思维运转和创造性加工,让同样的语言发挥出不同的效果。
像老舍先生,这位著名的语言大师,在个人写作过程中有极具特点的语言使用方法。小学阶段,学生会接触到《北京的春天》这样的文章。老舍先生用极具北京特色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北京春节的民风和民俗。展示了传统节日带给人们的温馨和美好,表达着自己对春节的喜爱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文章的总分结构十分明显,甚至在每一段落中都有明确的关键句。在描写除夕时,会先点出“除夕真热闹”。接下来,从不同的角度,像声音、色彩、味道去表达春节热闹的形式。老舍先生的语言,通俗易懂,更接地气,具有俗白风格。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这一语言特点。根据自己的理解,从感官入手去描写另外一个传统节日。学习名家的语言构造方法、组织方式,提升个人的写作能力。用朴实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情感,会让写作内容更耐人寻味。解决当前小学生写作学习中假、大、空的首要问题,促进学生用个性化的文字表达个性化的情感。
三、读写结合,利用阅读留白提高学生想象力
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让学生的阅读体验更加多元化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阅读文本中的空白点,或根据个人教学情况调节教学内容设置空白点,给学生提供想象的平台。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已有的信息,有根据地去想象。天马行空的想法,会让阅读学习过程更加立体化。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是有尽头的,但想象是无尽头的,情感的表现也是没有尽头的。利用空白,及时组织学生做想象力锻炼,或做小练笔活动,能够让阅读文本的内涵丰富起来。也能让文章中的故事情节更有意思,人物形象更加高大。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部分阅读文章具有极强的想象性,很多能够被诸多文字表达的内容,因文章结构问题被作者一带而过。教师可以抓住这样的内容,引导学生放开个人想象力,填充进更多的故事情节。像《女娲补天》这一课,其中的“五天五夜”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用“五天五夜”概括了女娲炼石的过程。但女娲是如何在五天五夜之内完成练石的,没有人知道。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将这五天五夜拓展开来。想一想女娲是怎样开始练石的,练石时遇到了哪些困难,一天有多少时间在练石。被圣火烤着的时候,她是什么样的感受,怎样克服了多种困难,练好了补天的五彩石。在做这样的想象写作练习之时,学生所想象的内容,贴近于女娲这个人物形象。在写作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感受女娲为民造福的精神,不仅让写作能力得以升华,还让阅读学习成果更加丰富。
结语
综上所述,在借助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组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读与写的关系。利用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吸取语言,在写作过程中有效表达思想。切实提高当代小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郑璟.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培养策略分析[J].数码设计(上),2019,(8):126-127.
[2]金华春.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探究[J].魅力中国,2019,(27):280-281.
[3]梅丽君.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9,(7):78.
[4]贺彩凤.谈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教学开展[J].新课程·上旬,2019,(6):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