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的节奏训练方法探讨

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的节奏训练方法探讨

作 者:潘建静 (苍南县灵溪镇第一中学,浙江 温州 325800)

 摘   要:传统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们音乐素养的教学并不十分重视,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单一的教学模式及枯燥的教学氛围开展音乐教学,对于学生们音乐实践过程中音乐节奏能力的培养有所忽略,导致初中音乐教学实践质量及效率低下,不利于学生们综合音乐素养的培养。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实施节奏训练的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的节奏训练方法,笔者针对节奏训练教学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实践;节奏训练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实施,现阶段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成为了初中教育教学过程重较为重要的学科内容。教师在开展初中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应实施多元化的创新教学模式锻炼学生们的音乐节奏,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养,转变传统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促进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及教学水平的变化。
一、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节奏训练教学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中节奏是决定音乐感情基调、构成音乐灵魂的重要存在。在音乐的整体构成中节奏属于第一重要的要素,对于塑造音乐形象具有较为积极地意义。在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锻炼及培养学生们的音乐节奏能引导学生们掌握音乐的节奏感,促进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但当前的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较为严重的教学问题存在,影响着学生节奏感及综合音乐素养的培养。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们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音乐教学内容与学生们的年龄、学习需求等不相符、音乐课堂的教学形式及教学模式较为单一[1],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摇滚音乐、抒情音乐较为感兴趣,对于音乐课本中的歌曲的学习兴趣不高,加上传统课堂教学中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处于被动接受音乐知识的状态中,不利于学生们综合音乐素养的培养,导致初中音乐教学水平低下,学生们节奏感较差的现象出现。
二、 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的节奏训练方法
(一) 激发学生们的音乐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音乐课堂的节奏训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入学生们群体中了解学生们喜好音乐的类型,从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入手,通过设置节奏感较强、深受学生们喜爱的音乐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在愉快、积极及自由的学习环境中掌握其中的节奏。还可以通过跟着歌曲拍打节奏的形式让学生们进行学习,转变传统的节奏训练模式,促进学生们深入歌曲中体会其中的节奏感,强化节奏感的理解及感受,帮助学生们认识到歌曲中表达的思想感情[2]。
如教师可以引入初中生较为感兴趣的《光辉岁月》、《喜欢你》、《告白气球》等,首先在教学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依次播放这些歌曲的前奏,要求学生们猜测,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当学生们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是自己的喜欢或熟悉的歌曲后提升了自己的音乐学习兴趣。教师继而再通过引导学生们一边跟唱一边利用肢体拍打节奏,进行节奏的训练教学,让学生对节奏教学的了解更加的透彻,在跟唱及打节拍的过程中感受到节奏的强弱、快慢及长短等变化,促进学生们更好的掌握音乐学习知识点及节奏感。
(二)利用奥尔夫教学法培养学生们的音乐节奏感
奥尔夫教学法属于音乐教学过程中一种较为高效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属于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及带领者,在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下引导学生动起来、促使学生主动融入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动脑、动手、动脚等,促进学生们在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掌握音乐作品中的节奏感。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通过一些手上的动作、脚上的活动、肢体协调的变化活动等自己打拍子。在这一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随机播放不同风格的曲子让学生们结合曲子的曲调自己找节奏,在学生们节奏感训练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节奏感的提高[3]。
如在进行节奏训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机播放《歌唱祖国》、《校园的早晨》、《辽阔的草原》、《划船曲》及《渴望春天》等音乐,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听到的音乐做出节奏的调整,通过节奏训练实培养学生们的节奏感,促进学生们掌握不同歌曲风格下的节奏感,提高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水平。
(三)实施多元化的节奏训练方式,提高学生们的节奏感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通过多元化、创新及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节奏感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四步节奏训练法,即读、击、唱、合等环节,并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及深的教学过程深化学生们的节奏感。首先读这一环节主要是要求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对节奏谱进行阅读,阅读环节属于训练节奏感最为基础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牌子的变化进行节奏的演示,也就是边读边拍,以此让学生们掌握节奏规律及强弱等特点,促进学生们协调性及节奏感的提升[4]。第二环节唱朱啊哟是指唱出节奏,主要是对多声部额演唱;而第三环节主要是将前面的读和唱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性的训练;最后将读、击及唱等结合在一起进行一个完整的节奏训练。
三、 结语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节奏感的培养,通过实施激发学生们的音乐学习兴趣、利用奥尔夫教学法培养学生们的音乐节奏感及实施多元化的节奏训练方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们的节奏感及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方晓霖. 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的节奏训练方法分析[J]. 考试周刊, 2018,17(38):175-175.
[2]王艺澄. 对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方法的探讨[J]. 北方音乐, 2017, 37(24):117-117.
[3]章旭. 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问题的研究[J]. 赤子(上中旬), 2015, 26(1):213-213.
[4]张进. 针对初中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实践研究[J]. 北方音乐, 2018, 38(5):18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