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偏远农村小学教学点艺术教育的现状
1、执行课程设置走样, 艺术教育被严重忽视。
不少偏远农村小学教学点仍然把音乐课、体育课、美术课为主的艺术课看成是可开可不开的“小课”。即使在课程表上体现了规定的音体美课时量,但在执行中,有的被敷衍了事,严重“缩水”,音乐课两节变一节,体育课四节变两节,即使上,音乐也成了唱歌课、体育成了自由玩耍的课、美术成了单一的图画课。个别学校教学点甚至取消了音体美课,堂而皇之的变成考试学科课程,被语数外等所谓“主课”占用,有的干脆让学生自习。
2、专业师资严重匮乏,学校、教师艺术教育理念淡化。
在农村偏远小学教学点,艺术教育师资严重不足,大多数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完全由语、数等“主课”教师兼教,而且现有受应试教育严重影响的任课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态度、学识水平、业务能力等方面与艺术教学的实际需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必然出现执行课程走样、变调现象,加之很多学校教学点学校对艺术教育不重视,教师必然把艺术课看作“小课”,必然导致教师的艺术教学工作无压力,无动力,应付了事。
3、学校教育办学经费不足, 艺术教学设备严重短缺。
目前,农村偏远小学教学点艺术教学设备的配置,虽然在“普九”的工作中得到了改善,期间虽对部分器材陆陆续续进行充实,但远远满足不了教学需要,有的仪器设备使用时间过长或使用不当,导致部分艺术教学设备损毁现象较为严重,又因为办学点学生人数少(上级按在校学生数下拨公用经费),教育经费无力及时充实缺配教学设备,所以导致艺术教学工作不能正常开展。甚至没有设备,无从开展。
4、艺术教育缺乏长远计划,艺术教育的评价、测试体系相对滞后。
多数教学点艺术教育缺乏长远计划,只是为迎接上级组织的各类艺术比赛,组织少数“出类拔萃”的特长生进行活动,艺术教育成了个别学生的“特权”,成了学校艺术教育“亮点”,大多数学生被剥夺了本该属于自己的教育权利。学校教学点多数没有制定一套完善可靠,行之有效的,激发教师责任心,能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师艺术教育工作业绩的评价体系,致使教师被动应付。
5、社会关注度不够, 学生家长认识不足。
在偏远农村,社会只关注学校的智育质量,学校安全因素,忽视学生的成长过程。特别是部分学生家长的思想封闭,观念陈旧,文化素质低,知识面窄。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只关心孩子“主课”的学业,认为自己的子女既不是歌唱家的“材”,也不是当画家的“料”。音乐和美术、体育,孩子学与不学,教师教与不教,没有多大关系,以至轻视甚至阻碍孩子学习音、美、体。对于学校的一些相关的艺术活动,家长也不支持,有的甚至阻碍反对。
6、安全“高压线”束缚艺术教育,使学校、教师诚惶诚恐、如履薄冰。
教育部虽出台了有关学校学生安全责任相关法规,但学生的人身安全依然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因艺术教学活动造成的事故,学校被告上法庭的屡见不鲜。因此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深感危机重重,学校生怕学生在活动中出现安全问题,宁肯少活动或不活动,以明哲保身,但求无过。
二、关于加强偏远农村小学教学点艺术教育的几点建议
1、加强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
学校要重视现有音、体、美教师和特长教师的选用和培训,采用脱产专职培训和自学成才、业余进修、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加强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一方面,可以通过严格的考试和考核,从小学中选拔一些思想政治素质好,并具备一定音美体知识的年轻教师到师范院校进行专业学习培训,充实音、体、美教学力量。另一方面,对偏远农村人员较紧张的教学点采取“走教”、“支教”、“巡回教学”、“流动授课”、“定点联系”、“对口辅导”等多种形式,彻底解决农村学校艺术教师短缺、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
2、 加强硬件建设,提高实施艺术教育的物质基础。
音乐、体育、美术器材的配置是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顺利实施艺术教育的物质基础。我们应抓住巩固“普九”成果的契机,进一步促进学校的硬件建设,利用有限的教育资金,购置各类音、体、美教学器材,使学校的音、体、美器材配备成规模、上档次。3、 开齐、开足、开好艺术课,确保课程不“缩水”。
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音乐、体育、美术等艺术课程。不能像以前那样把艺术类课程当成是可有可无的“小课”,也不能走走形式每周上一节不专业的“游戏课”,不能只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而应重视学习过程的获得强调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更注重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因为这些因素都是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
4、广泛开展艺术教育教研活动,逐步完善艺术教育评价机制。
学校的艺术教育,只有面向全体,广泛普及开展起来,要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就必须转变教师及社会、家庭教育观念,要转变教师的“以分论英雄所谓主科教学”的应试观念,就必须转变对教师的陈旧落后的教育教学评价观。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的导向评价机制关系到艺术教育的优劣成败,出台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5、建议有关部门,不断完善保障机制,增强育人机制。
解除学校及教师在艺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后顾之忧,为教师安心放心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保驾护航是当前首要解决的当务之急,只有出台更灵活更宽松的政策,更有利的经济保障体系。才能行之有效的实施艺术教育。
6、通过学习借鉴国内外成功的艺术教育范例,促进偏远农村小学艺术教育健康发展。
借鉴是走向成功的捷径,学习国内外先进范例,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洋为中用,他为己用,在不断探索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小学教学点这一留守儿童“特区”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教学路子。
总之,为使基础教育全面均衡发展,仍需教育同仁共同努力,让艺术教育之光普照进每一个孩子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