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作 者:李 勇
(贵州省仁怀市第一中学,贵州 仁怀 564507)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更新教学,纠正教学问题,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发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利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思想去解决这些教学改革阻碍,对于学科发展和学生进步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改革;高中物理;教学;学生;思想
一、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分析
(一)物理学习兴趣不足
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课堂气氛过于死板,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普遍存在。教师在讲解物理知识时,会发现部分学生存在走神问题、漫不经心问题、学习态度问题。这些学生没有把物理知识重视起来,以致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参与感不足,兴趣不足。与其他学科相比,物理知识的抽象性较强。学生不明白物理学习的意义,很难建立物理学习兴趣,使课堂成为教师一人滔滔不绝的场地,影响了物理教学目标的实现。加之部分教师总是照本宣科的让学生阅读课本概念和物理知识,不关注课堂中的互动交流,导致学生兴趣低下。
(二)物理学习方法低效
物理学习方法不得当,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多高中学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物理学习方式,使得物理学习难度加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懂得探究适合自己的方式,总是依赖教师,接受教师传递过来的知识和方法。一味地模仿,影响了最终学习效果。教师的引导没有起到有效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完全的被动者。学生没有内在驱动力,面对物理知识,只知道死记硬背。面对物理题目,只知道利用教师所给的模式去套用、去解决,没有主动分析题目和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获取多样化的解题技巧和方法之后,大多数学生并不会对物理题目进行分类和总结。在下一次遇到同样问题时,仍然没有办法高效解决,还需从头思考。
(三)物理操作练习匮乏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当前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很少有教师开展丰富的实验教学活动。一是受到学校实验基础设施不足的影响,二是受到教师个人教学思想的影响。在当前高考内容中,实验所占分值并不多。很多老师和学生向分数看齐,忽视了物理实验活动的开展与参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能在课堂中得以锻炼,同时,其物理思维也难以通过实践得以开放。不仅影响了个人的物理学习效果,还影响了物理学习内容的整体性。
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改革对策
(一)创新课堂氛围,激发物理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兴趣,一直是学生最好的引导者。要高效组织教学,就要关注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点。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将物理知识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结合在一起。以学生为本,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主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去思考问题。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权。给学生机会,以互动的方式参与到课堂中来。也鼓励学生提出建议,在课堂中与学生做平等和谐的交流,培养起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与物理学习信心。
像在讲解“弹力”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画出力的方向。知道弹力大小的决定因素及胡克定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与学生积极互动。通过复习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互动“力的定义是什么?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能够举出一些外力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的例子吗?”用问题带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根据自己之前已经学过的知识,参与到课堂中来,建立本节课的物理学习信心。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入生活实例,像用力挤压海绵,海绵发生形变,松手后恢复原状、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断裂,无法恢复原状。让学生结合这样的生活现象去思考其中的物理知识,有助于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提高,也能让高中学生关注生活。
(二)传授高效方法,提升学生自主性
高中物理教学,不只要向学生传递学科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在掌握个性化学习方式的过程中,逐渐成长为能够自主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的学习者。在课堂中有效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针对同一类型的物理问题进行归纳,针对不同类型的物理问题进行分辨,才能提高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让学生自主完成归纳与总结任务。在归纳和总结中,找到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更深层次的物理领悟。
在高中阶段,引导学生总结直线运动问题、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等,让学生摸清这些问题的思维模板与正确的解决方法。像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及常用思维方法,主要有解析法和图解法。学生建立起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够在未来的学习中快速分辨题目类型,找到正确的解决方式。
(三)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强化动手操作能力,需要教师将实验引入到课堂中。在实验具有积极教育价值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实验去观察物理知识,获得物理理论,理解课文中抽象的文字表达,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知识使用熟练程度。
像在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这一节内容时,实验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带领学生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需要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位移与速度的关系三个角度入手带领学生完成探究任务。在教学中,教师准备足够的实验资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动手操作、记录数据、完善操作过程、明确操作要点,有助于高中学生物理学习体验的创新和最终学习效果的优化。
结语
综上所述,在加强高中物理教学创新力度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个人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参与创新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渐改变自己的物理学习思想。用教师和师生的改变,推动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以及师生的共同进步,才能让物理学科的教学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季清华.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读与写,2019,16(27):193.
[2]杨应斌.浅谈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方法[J].数码设计(下),2019,(9):49.
[3]吴大远.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读与写,2019,16(26):170.
[4]孙良成.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新课程·下旬,2019,(8):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