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

作 者:娄伦维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木瓜镇水银小学,贵州 遵义 563217)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通过有效的阅读,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开阔视野,同时也能够逐渐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增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对阅读教学的重视。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通过阅读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其在写作技巧上的进步,同时写作的训练也能够推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语文综合水平的增强。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的模式作出了相关分析,希望能为有关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对策
前言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两个部分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是教师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核心内容。通过阅读量的积累,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引发学生多方面的思考,促使其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逐渐具备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而有效的写作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实践应用中更加深入地掌握相关表达方式的内涵和精髓,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由此可见,在语文阅读的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小学是学生语文基础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更加重视阅读教学的开展,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在写作中学习阅读,在积累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为其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一、根据课文进行仿写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教育教学的专家学者经过精心筛选的、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具有重要帮助的内容,因此,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应当与教学大纲的目标相符,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学习不同作者优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例如,在学习了课文《找春天》后,文章将春天看作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采用拟人的手法,将春天描写得有趣而生动。“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一句从视觉的角度描绘了美丽的春天,使得作者笔下的春天显得更加灵动,而“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一句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春天,使得春天的形象变得更加饱满,从而带给读者别样的感受。当讲解完课文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开展仿写,选择一个自己喜爱的季节,然后根据这个季节明显的特征来描绘出一幅绚烂或静谧或柔和的画面,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典型词句进行积累,例如“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叮叮咚咚”等,通过反复的阅读与长期的积累,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词汇,从而能够在准确表达的基础上不断增强语言的艺术性和美感。
二、指导学生开展读后感写作
读后感是读者在阅读文章后内心产生的波澜和触动,进而将自己内心的感触和情绪记录下来,抒发自身的感想。坚持写读后感,能够引导读者以更加认真的态度来阅读文章,同时注重揣摩作者的意图,对文章中的词句、段落和结构等进行分析,不仅能够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还能够有效锻炼其思维能力,使阅读行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因此,在小学阅读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开展读后感写作,帮助学生通过阅读不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例如,在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后,通过对课文背景的介绍以及相关历史资料的学习,学生能够做到对圆明园毁灭前后的大致了解。此时,再让学生开展分组讨论,根据文章的结构和内容,进一步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简练的语言准确地说明了圆明园的毁灭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以及学生从作者的文字中感受到了什么。当学生们经过热烈的讨论后,每个人再独立开展读后感的写作,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加充分地抒发出对于珍贵文物毁灭的痛心以及所得出的经验教训,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体验生活,书写日记
书写日记是学生积累写作经验的重要途径,而当前小学生在书写日记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日记内容的选择。许多学生认为自己的一天十分平淡,并没有什么值得记录的内容,因此为了完成教师的任务, 常常敷衍了事。这样的情况不仅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可能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造成不利影响。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读写结合的模式,使书写日记的过程变得充满趣味。例如,在学习了《黄山奇石》后,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在放学后对自己家附近的石头进行观察,可以是小区里的石头景观,也可以是喷泉池里的石头装饰,抑或是路边的、草丛中的小石子,只要学生用心观察,充分发挥想象力,总能够发现石头中的趣味性。在结束了有趣的观察后,学生就可以将这一观察活动作为当天日记的主题,同时还可以模仿课文《黄山奇石》的结构,使学生既能够学会观察,从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找到乐趣,同时也可以运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来完成阅读任务和生活日记的书写,达到多种效果共赢的目的。长此以往,学生能够发现,教材中的优秀篇章的作者也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获取灵感,善于从细微处捕捉生活的美好,并将其加工成文字性的艺术,进而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和积累的习惯,在语文的阅读与写作中不断得到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对于构建新型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加强引导学生开展读写结合的训练,实现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魏丹.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9,(9):84.
[2]殷艳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63):69.
[3]齐文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4):248. 
[4]杨华星.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人文之友,2019,(14):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