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声乐表演艺术数字化教学与管理模式的优势

声乐表演艺术数字化教学与管理模式的优势

作 者:孔晓飞1 夏 芳2 李 (1.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330032 2.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330043 3.郑州西亚斯学院 451100)

本文系2016年江西高校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声乐表演艺术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创新思考》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608496)

摘   要:随着社会与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声乐人才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声乐人才的竞争是声乐知识、技能、素质、能力、观念等方面的综合较量。培养具有专业特长的声乐人才是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认为数字化教学管理模式具有诸多优势,必然是现代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管理模式;高校;声乐教学;优势

声乐艺术是关于声音的艺术,具有不确定性、抽象性的特点,并且声乐教学语言的模糊性、晦涩性等表现,引起声乐歌唱主、客观听觉的差异性。当务之急是运用新兴科技快速完善相关的课程教学体制,把日益成熟的计算机制作技术和多媒体模式应用到教学工作中,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教学管理成效。人才质量的培养是我国声乐表演艺术发展的核心,高校学生受集中学习时间短、声乐知识技能等方面基础薄弱、入校专业起点较低等方面的影响,使得传统高校声乐教学管理模式下学生长期存在专业艺术实践能力不足、创新能力缺乏、专业综合素质较差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声乐表演艺术数字化教学与管理创新势在必行。
一、 数字化有利于声乐教学形象化、直观化
数字化教学是把投影仪、电脑、录影机、摄像机等众多先进技术设备巧妙地应用到常规的声乐教学中[1]。这类新型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知识系统的建立、信息技术素质的培育,并且对时间创新意识的启发有着深远的影响。运用数字现代技术,以三维动画的形式反映出歌唱过程、呼吸流向、深度、声流线等多种歌唱运动状态,教学中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模拟图形放大、凸显、固定歌唱的关键部位,在慢镜头中展现复杂的歌唱动作过程;利用高清图像处理声音中“挤压与支撑”、“生硬与尖锐”、“空虚与直白”等缺点以及适当运用数字图形模拟解决声乐教学中一些直观形象演示的难点,用以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歌唱运用方法[2]。
相较于音乐学科的其他科目,声乐教学是一种更加抽象的教学。除了外在的声乐歌唱与表演之外,其他的歌唱器官,如歌唱中呼吸的支撑、律动的方位、声音的高位置、空腔下的共振、声音的前后、明暗或者软硬的音色,都不再是直观可现的。因此,也印证了“声乐是音乐学科中最难教和最难学的科目”这句话[3-6]。艺术声音的创造是高师声乐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学生若要唱出动人的歌声,首先要了解发声的原理、人声的状态、各种发声器官的效能等基本要素。在固有的声乐教学中,对于机体运动状况和发声器官等内容的讲解大多以学生的声音生理结构为基础,使用图片和挂图精心制作的口头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学生们只能了解到很少的歌唱以外的内容。然而,数字化声乐教学的应用,改变原本抽象、难学的声乐观念,使其具体化、简单化、丰富化以帮助学生更好运用正确地歌唱方法。
二、数字化有利于学生声音的客观化及课堂教学与管理的延续
声乐教学和培训,有针对性地注重学生声音的记录,电脑屏幕上比较分析声音波形,然后通过听觉和视觉反映的讯息来调整自己的歌喉状态,从而使声乐教学过程进入耳与眼结合的可见性视觉图像阶段。
在声乐教学与管理中,评价优美歌曲的主要标准通常是以圆润、柔和、轻松、流畅、明快、清透等方式呈现,然而,学生唱歌时声音状态的感受与听者声音效果的感受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在声乐的教学和训练中,学生歌唱的缺点由声乐教师在课堂上纠正,但仅仅依靠课堂上有限的训练和指导难以形成准确的声音观念,并且课堂上学生缺乏直观性参考,致使他们失去了唱歌的感觉。因此为改善这类教学状况,便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的录音手段和声谱波形进行整理分析;记录下显示声音分析中的声谱波形数据;然后处理、编辑或控制声音,利用数字声谱分析等软件分析声谱波形数据,通过以上数字化教学手段,能够看到学生们表演现场声音的强弱、力量和音色的改变,不仅使演唱的声音具有可视性,也让他们听见自己歌唱的真实声音。因此实行正确和客观的声音评估和后期针对性加强练习,能为学生们建立了一个更科学具体的参考标准和参考图像。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数字化来获得准确的歌唱形式,建立良好的歌唱感觉,从而在声乐课堂中长期保留这种感觉,强化和稳固艺术嗓音状态,使声乐课堂教学具备连续性的特点,以不断提高高校声乐教学的水平和成效。
三、 数字化有利于学生舞台驾驭能力和声乐表演能力
目前,高师声乐教学存在两个突出问题:第一,学生在实践中很少有表演的机会,舞台演出经验不足,音乐表达不够全面;第二,由于传统声乐教学主要以声乐教师为主,用简谱即兴演奏、伴奏的能力差且不够规范,一旦舞台上使用标准的钢琴伴奏谱和伴奏乐队,便会显露出无法跟上伴奏、节奏混乱、走调等问题。通过利用数字化声乐教学中的伴奏和录像功能,可以及时记录和播放学生现场演唱的过程,教师和其他学生可随时转换成“挑剔”的观众,学生可通过观众对其歌唱的评价反馈、细致反复观看其舞台表现并自我分析,从而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歌唱的优势和劣势。这种有针对性的纠错练习,有助于学生实现更加良好的演唱效果。利用数字手段巨大的信息存储和处理功能以及査阅数据的便捷性特点,我们通过对世界从古至今多种类型音乐,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国内外著名音乐人和不同风格流派的代表作品和各种声乐材料以及有助于学生形成敏感的问题意识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前瞻性音乐、图片和文献进行仔细筛选和区分,并将核心的相关内容制作成数字课件存储在计算机数据库中,供声乐课堂教学和学生在线访问使用[7]。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将国内外的科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起来,找出不同领域声乐教师的学校教学、风格、层次和特点的声乐教学片段进行比较,或者利用远程教学系统激励学生不断挑战探索的积极精神,以提高其处理声乐作品和各种音乐表演的技巧与能力。
综上所述,为了充分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步伐,实现声乐教育的现代化,从而使高校声乐教学主体和教学水准与国际融合,有必要采用数字化声乐教学来提高声乐教育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爱军.数字化教学手段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19(29):153-154
[2]皇甫华丽.数字化技术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3(04):125-128.
[3]韩宝强.音的历程———现代音乐声学导论[M].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4]徐颖.高校声乐艺术指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大众文艺,2019(08):179-180.
[5]金玮.艺术指导专业中声乐艺术指导的现状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16):185-191.
[6]王荣.试论声乐专业的数字化教学拓展的思考[J].戏剧之家,2019(29):179.
[7]胡爱华.高校声乐教学对学生演唱能力培养分析[J].明日风尚,2019(20):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