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关注核心素养,课本剧表演让山区农村初中生作文“有米可炊”

关注核心素养,课本剧表演让山区农村初中生作文“有米可炊”

作 者:张美玲 (清远市清新区石潭镇第二初级中学 511890)

摘   要:课改"先学后导——激活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经六年的实践,已在我山区农村初中学校生根发芽,并在实践中成长。这一模式主要是针对课内文章进行的,作文这一块就缺失了。而我校试行"开展语文专题活动——参与语文专题活动——叙说语文专题活动——抒写语文专题活动——评改作文"五步记叙文写作教学法,是我校在推行清新区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先学后导、激活课堂"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新型作文教学模式。其中反响最好的语文专题活动是课本剧表演,有效解决大部分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本剧表演;作文"有米可炊"

一、现状分析
(一)核心素养的要求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报告》(教育部 2016年)将核心素养总结为"全面发展的人"。怎样全面发展呢?综合表现为发展学生人文底蕴、培养科学精神、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从而健康生活,做一个有责任担当、有实践创新的人。
而课本剧表演是关注我山区农村初中学校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
(二)我们的作文课堂
针对课内文章的课改一般都是实行"先学后导——激活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作文的课堂课改模式却是缺失的。
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众所周知,作文分数占考试分数的41.67%,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但在很长一段时间,老师学生大都对作文课不怎么重视。作文课有时形同虚设,老师往往布置一个题目,而并未对作文题目或者题材进行深度挖掘,启发学生作文思路。另外,受中考作文的影响,作文课上所讲的都是如何让改卷老师给高分,训练如何审题、谋篇布局、细节描写等写作技巧。做了那么多训练,结果要么随意写几句;要么就空套结构,内容勉强凑够字数。要么抱怨:老师,我没东西可以写,我不知道要写什么?更有甚者,碰到写作文就直接放弃俯身睡觉。据抽样了解,我山区农村学校2018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作文平均分27.4分(作文总分50分)。很明显,原先的课堂,既不符合核心素养对中学生的要求,也不符合课改激活课堂的要求。成绩差,可想而知。
(三)作文实践中的困惑
实践告诉我们,这样的课堂确实不再合适了。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多阅读,加上审题、谋篇布局、细节描写等写作技巧的训练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写作需求。所以传统的作文课堂必须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改革。
学生居然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教学一度陷入了困境。"老师该怎么办?"
二、寻求对策——课本剧表演
如何提高山区农村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水平?我认为当前必须解决我校学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只有充实写作源泉,方能让学生有事可写,有感而发,有情可抒。
在课改实践的过程中,为了突破当前我校课改的瓶颈,我校在推行区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试行"开展语文专题活动——参与语文专题活动——叙说语文专题活动——抒写语文专题活动——评改作文"五步记叙文写作教学法,其中反响最好的语文专题活动是课本剧表演,有效解决大部分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问题。
(一)"课本剧表演"的定义
什么是"课本剧表演"?就是把课文中叙事性的诗文组织学生编排和表演,以戏剧来表达文章主题的形式。
(二)"课本剧表演"的重要性
"课本剧表演"是我校推行的作文课改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载体之一。
青春期的初中生,自我表现欲较强,但合作意识有待加强。这与《语文课程标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加强合作、探究"的要求矛盾。而"课本剧表演"很好地做到这一点。
实践证明,学生倾情演绎一出课本剧,符合核心素养的综合要求。不仅可以营造良好课堂气氛、培养同学们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而且能锻炼胆量、丰富想象力、有效提高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综合能力。
(三)实践成果简介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很多学生在课文的理解程度和作文素材的选择上都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尤其是在作文的选材上,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选材作品。
1.从八年级(上)《背影》一课,启发的优秀人物类作文选材作文简介。
《背影》一课,以往启发过很多学生仿写背影来写人物类作文,而我班在学习并进行课本剧表演了《背影》一课之后,在紧接着的一次作文课堂,我班一名专门负责道具准备的女生,从用太空泥制作父亲皱纹的角度,以皱纹为线索,在作文中从不同年龄段讲述父亲衰老的过程。还有一位扮演父亲的男生,从课本剧中,对父亲这个角色的领悟和演绎,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父亲的经历和心理变化过程,催人泪下。
2.从八年级(上)《藤野先生》一课,启发的优秀仿写叙事类作文简介。
在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中,比较有课本剧表演意义的在于鲁迅先生的跟藤野先生交流的几次心口不合的部分,难度在于学生如何把握作者心理,而言语表情又不能完全表露,本次表演,不局限于课本内容,可自由发挥分别表现表演双方的心理状态。我班一位男生,在本次课本剧表演后,以同样的心理过程,叙述了自己和好伙伴直接一波三折的相识故事,故事生动,情节有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实践证明,"课本剧表演"是我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是激活课堂的良方,使我山区农村初中学生写作"巧妇有米可炊",把作文修改成"美味的饭食"不再是一种奢望。我坚信,如果"课本剧表演"这一活动抓得好,我农村山区学校作文课改将翻开新篇章。
参考文献
[1]漆增宏.高中作文课教学的现状及低效原因分析[J].北方文学:下,2015(10):192-192.
[2]丁超.作文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青春岁月,2012(06).
[3]朱智贤.演一演,语文课可以更精彩[J].新智慧,2018(18).
[4]魏星,皮如玲.基于核心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2018(11).